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面对公务用车“零增长”、北京私家车限购“摇号”的特殊市场环境,国兴汽车服务中心仍实现较好的营业收入。  相似文献   

2.
“哪个ICT(信息通讯高科技)公司会成为下一个像新浪或甲骨文那样举足轻重的公司呢?”法国人方克纳在美国硅谷思考着这个问题。之前,他在硅谷从事企业管理和投资工作已有8年。“可能现在还不是,但5到7年后, 北京会成为世界IT科技的首都。”方克纳这样预测,并把目光投向了北京。 2006年5月,在北京科博会期间,中国和欧洲通讯高科技峰会在北京举办。“这是首个在中国举行的聚焦中国和欧洲范围内顶尖ICT创新型公司的峰会,”作为发起人和组织者,方克纳告诉记者。峰会的主旨是给中国和欧盟国家之间的信息通讯高科技企业以及投资者之间提供一个沟通的圆桌。  相似文献   

3.
如今,甲客成了有车族的一个流行词。"甲"是指汽车外壳,"客"是对一类人的统称,甲客表示利用私家车车身赚取广告费的聪明车主们。郑州女孩赵晓婧堪称"甲客教母",她看到满大街的公交车身都涂上了广告,便突发奇想:那么多私家车干嘛闲等着呢?很快,这个财智女孩就为一辆辆私家车穿上了漂亮的"广告马甲",并让别人的车子为自己带来了财源。  相似文献   

4.
幽默四则     
像北京人 阿三打拼了多年,终于在北京买了房子.把户口也迁到了北京,虽然他也是一口京片子了,但别人就是说他不像北京人。  相似文献   

5.
双休日,与朋友三四邀约到西岭雪山 休闲。到达目的地,但见山下停车场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轿车,并不断有“拖家带口”的轿车进场停泊,朋友老丁自以为是地发感叹:“你瞧这公车私用真够凶呵!”朋友大刘道:“你别老眼光看问题,我看这些车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私家车。”朋友大刘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上班,也算是这方面的知情人。他告知说,这两年,成都私家车消费发展相当快,1992年,全国私家车保有量仅37000多辆,如今光成都地区的私家车也不下此数。曾经只是主意人与政府官员具有“享受权”的轿车,如今正驶进越来越多的私人家庭…  相似文献   

6.
他卖掉了上亿元的豪宅捐资办学,成了没有住家、没有私家车,每天坐公车的老人。  相似文献   

7.
赵苗苗  熊蕾 《人权》2002,(6):27-29
2001年,当欣民结束了他在美国克罗拉多州立大学丹佛分校三年的交流学习,回到中国时,他惊奇地发现中国大陆青年基督徒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和我一样,” 这个25岁的北京  相似文献   

8.
刘子情 《中国减灾》2012,(1X):24-25
<正>一路向西一切均源于一部名为《搭车去柏林》的纪录片。片中主人公从北京出发,只依靠陌生人的帮助,搭车88次,最终抵达柏林。胡蓓蕾看后难掩兴奋,将其中一句话刻在了心里: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胡蓓蕾祖籍江苏,一岁时随打工的父母搬到乌鲁木齐,一直在那儿生活到19岁。他考上南京师范大学,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个要求严谨和细致的专业其实不适合他有些天马行空的性格。他的学  相似文献   

9.
“在台湾的书店,马克思的书只有一排;而在北京,却有那么大一柜子。”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学生黄佳平说。这个夏天,他参加了“2009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先后去了西安和北京。在离开北京的前一天,他特意冒着小雨到西单图书大厦买了一套《资本论》。  相似文献   

10.
焦裕禄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短短的42年,却感动了几代中国人。时至今日,他还是一面镜子,让相当数量的党员干部汗颜。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8,(5):44-44
复苏奥林匹克精神,源自一个梦,做梦的是皮埃尔·德·顾拜旦。经历了1870年失地丧师的普法战争,身为法国人的顾拜旦希望他的同胞们能健体强身,以期为国御侮。为了满足这个强国之梦,他呼吁恢复古希腊人崇尚运动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1993年,一部叫《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剧火爆一时,将出国热真切地展示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虽然此前,已悄悄兴起了出国潮,但那还是一些红男绿女的专利,他们或者有钱有权、或者有名望有学历。出国热真正从轻波微澜演变成沧海巨浪,是从1993年开始的。  相似文献   

13.
金芳 《中国减灾》2011,(22):4-6
2011年8月的最后一天,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儿子,天堂飘满蒲公英》得以付梓,作者孙军坐在北京通州家中的电脑前,耳畔仿佛响起了印刷机的隆隆轰鸣,而内心深处他在思念着一个人。这个人叫孙笑天,是他的独子。10年前孙笑天因为白血病离开了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4.
因为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待过,朋友同事相聚,总难免会问到这个问题:上海好?还是北京好?上海人和北京人哪个更靠谱?笑曰: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5.
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自1979 年第一次访华以来已经多次来中国访问,听说最近几年他来北京都要求住在北京贵宾楼饭店朝西的房间。这是为什么呢?2004年11月13日我带着好奇、带着疑问,终于在他率日本防卫厅青年军官代表团访华结束的时候,在采访他时找到了答案。 记者:桥本先生您好!欢迎您来北京,感谢您接受采访。您还记得这是第几次来北京访问吗?为什么最近几年来北京您都要求住北京贵宾楼饭店朝西的房间呢?听说您还是摄影家,您通过这个窗口都拍到了什么? 桥本:谢谢!1979 年我第一次来中国,仅今年已经是第三次来北京了,至于一共来了几次一时记…  相似文献   

16.
冰山 《传承》2009,(23):31-31
他卖掉了上亿元的豪宅捐资办学,成了没有住家、没有私家车,每天坐公车的老人。黄昏时分,田家炳站在华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门口拍照。老人似乎还不习惯媒体目光的探视,在摄影师的摆布下,他的身体  相似文献   

17.
“来到福尼特,定会有收获”的广告语在北京家喻户晓,但是,多年以来名噪京城的北京福尼特家具城的幕后老板却是一个神秘人物。直到这个神秘的资本大鳄坐在法院的被告席上,北京福尼特公司的法人关老板出庭作证时,得知操纵了他六年的幕后老板“刘平”,就是镣铐加身的中国气象局风云公司下属副经理“刘付臣”时,他禁不住在法庭上咆哮如雷。而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刘付臣竟然在短短几年里玩掉国家13亿元,犯下了挪用资  相似文献   

18.
1986年11月,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美国纽约证券交易公司总裁约翰·凡尔霖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结束后,邓小平接见了这个美国证券大亭,并赠送了他一张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发行的股票。两天后,他列上海静安证券交易所进行过户。  相似文献   

19.
吴铭能,是一位来自海峡彼岸的北大博士生,一个钟情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年轻人。不久前,在美丽恰人的北京大学勺园研究生公寓,笔者如约见到了他。这位沉稳、持重的台湾学于在北京已生活、学习了三年,对北京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北京是个神圣的谈吴铭能现就读于古典文献专业,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中等身材,略黑的脸庞,看起来很有文人气质。来北京之前,这个千年古都在他心中是个神圣的谜,是他崇拜、向往的地方。万里长城、十三陵、琉璃厂、周口店……这些古迹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召唤着他。他讲起一件小事,说明他初到北京的兴奋与…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期间,CBC网站介绍了一位名叫David Tool的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办奥运的事迹。Mr.Tool是一位美国退役军官。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来北京旅游,立刻就爱上了北京。2001年Mr.Tool正式来北京定居,在一所大学担任英语教授。Mr.Tool在北京看到很多错误百出的英文标识,他对此痛心疾首.并上书当时的文化部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