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推进两岸经济合作与一体化发展,形成日益紧密的经济共同体,可以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有助于推进两岸和平统一,但并非两岸和平统一的充分条件。而且,发挥两岸经济关系对两岸和平统一的促进作用需要相应的主客观条件,至少需要两岸双方的共同政治意愿与积极行动,以便在共同利益不断增进的基础上建构国家认同。民调显示,近年来的两岸经济合作,在“反独”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因施行时间较短且尚未充分展开等因素而不足以证实或证伪其在“促统”方面的作用,并面临制约因素。而国家认同的形成,乃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关键。因此,必须确立正确的合作理念,坚持特定的推进原则,选择适宜的推进方式,以提升两岸经济合作的政治效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两岸经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但也存在难以纾解的结构性矛盾,而这些结构性难题的产生并非单纯的经济问题,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制约已成为当前两岸经济关系的主要矛盾。因而,纾解之道也不能就经济论经济,应究其根源,从多维度、多层面去思考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3.
两岸文化的深入交流合作需要两岸民众的共同参与,融入百姓寻常的生活,体现可及性与普遍性,并使之常规化。扩大两岸文化交流的民间参与,应是未来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着力点。两岸政治、经济、结构、文化理念、文明素质等正处于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转型期与现代化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两岸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两岸科技合作不断深化。知识产权协调保护是区域经济、科技合作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要求。随着两岸经济、科技合作的快速发展,解决两岸知识产权协调保护问题的紧迫性日益强烈。本文拟就两岸科技合作的特点与趋势作归纳分析,进而对建立两岸知识产权协调保护机制的步骤和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是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中备受各方关注的重要问题.准确界定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内涵是成功构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关键。两岸打破隔绝以来,经济关系迅速发展,但很长时间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一直处于间接单向、受阻失衡、机制缺乏的状态。随着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发展和两岸经济合作内在动力的不断积聚,  相似文献   

6.
唐桦 《台湾研究》2011,(3):11-15,22
自从两岸开放以来,两岸在教育、医疗、卫生、新闻、艺术、宗教、公共安全等社会各领域的交流十分频繁,在交流人数、项目、层级、内容、效果等方面都有相当的拓展。“两岸医疗卫生合作协议的签署,显示两岸合作已从经济领域拓展到了社会公共领域,两岸合作的议题在扩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全球产业链变动、大陆本土产业链崛起、美国“长臂管辖”影响等背景出发,研究了两岸产业融合的新特征:(1)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心呈现“东升西降”走势;(2)内外双循环融合驱动机制正在形成;(3)两岸产业链韧性受国际环境干扰,影响两岸产业链融合的深化。本文认为,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及区域经济进一步整合的大势下,两岸产业链从浅层融合向深层融合进阶的过程,也是两岸产业链顺应国际经贸格局演变的重构过程。只要抓住大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机遇,排除外在因素的干扰,两岸产业链深度融合仍是两岸经济合作深化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当前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创新的空间与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两岸经济合作机制是经济全球化与两岸经济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WTO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与空间,但当前两岸政治关系对这一空间构成了严重挤压和约束。两岸应在遵守WTO规则基础上吸收近年来国际上次区域经济合作方式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形式。目前厦门——高雄与厦门——金门已有较好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基础,两岸先行共建厦门——高雄、厦门——金门跨关境自由贸易区应是突破当前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创新瓶颈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张冠华 《台湾研究》2012,(4):5-9,33
2008年以来,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与积极进展,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亮点之一。当前,全球经济正发生深刻变革,两岸经济社会都在步人新的重要转型期,如何通过加强和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在促进双方金融业发展的同时,更有效支持两岸经济特别是两岸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世界各国或地区争相发展文化产业,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分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规范和辅助文化产业发展。目前,两岸在规模发展、文化贸易、产业聚落建设等方面已各具特色,相互交流与合作也呈现增长势头,但不可忽视双方在创新能力、国际竞争以及微观的企业发展上出现的问题。未来两岸将加快服务业合作,以服务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势必成为两岸经济和产业合作的新亮点。本文将对两岸文化产业的起源、发展及合作现况进行梳理,为未来推动两岸进一步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郑鸣  庄金良 《台湾研究》2012,(1):27-31,56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标志着两岸经济金融的交流合作正式进入“制度化”时代。在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两岸经济主体对征信服务的需求将呈现多层次、多样化、跨地域的特点,客观上要求两岸在征信领域开展合作,搭建信用信息沟通平台,为两岸经贸和金融合作提供保障机制,进一步推动落实ECFA后续协议的实施。另一方面,与台湾相比,大陆在征信体系建设方面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12.
朱磊 《台湾研究》2013,(3):19-23,29
近年来,两岸金融合作在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大陆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增强、人民币跨境使用势头强劲的背景下得到较快速发展,进入2013年更是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进展。两岸金融合作步伐加快,既是两岸金融主管部门共同努力沟通协商的结果,也符合台湾方面金融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有利于台湾建设以人民币离岸中心为重要内容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由市场自主需求迈向官方推动阶段。在此背景下,两岸金融合作步伐不断加快,逐渐从自发的民间交流升至制度化层面。当前,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凸显,在海峡两岸投资和贸易实现双向互动并促进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之际,台湾亦能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两岸需大力提升金融业合作水平,在互利双赢基础上,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两岸金融合作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当前海峡两岸正在透过制度化合作以推进两岸经贸活动的正常化与自由化,但进展缓慢,集中体现在两岸贸易、两岸投资、两岸产业合作仍然面临较高的政策壁垒,未能充分展开,而有助于两岸整体层面合作进程推进的两岸区域合作仍未能启动。造成两岸经济关系存在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爆发并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与格局及诸多国家(地区)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影响与冲击到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两岸贸易出现大幅衰退,台商对大陆投资显著减少,大陆台资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与此同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两岸经济关系结构的调整及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会,为海峡两岸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创造了机会。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的形势下以及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协商与经济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两岸经济相互依存性发展态势的定量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相互依存理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各经济体,一般会因各自特定的经济发展条件与政策.在彼此交流交往中形成一定态势的相互依存性,进而影响到彼此经贸政策与制度性合作的进一步安排。就两岸经济关系发展态势而言,有研究指出,近20多年来两岸经济体在潜在的互补性发展条件基础上.受全球化力量的驱动,不断突破两岸政治关系的约束,  相似文献   

17.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的两岸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即ECFA)。毫无疑问,两岸经济关系从此将进一步向更为全面、双向、常态化的方向发展,并由此进入到机制化与制度化发展阶段,这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ECFA签署之后,两岸关系的扩大和深化是必然之势,但由于方方面面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发生深刻变革、两岸经济步入新的转型升级期形势下,两岸经济关系也在发生着一场重大变革。一方面,两岸经济关系基本实现了常态化、制度化、机制化,正逐步向自由化推进;另一方面,两岸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两岸继续保持互补互利总体格局的同时,部分产业发展出现一定的趋同性、竞争性。于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关于推动两岸产业分工,避免重复投资与恶性竞争的呼声日益增大,在两岸产业合作中推动产业的合理分工布局问题逐步提上两岸议事日程。但两岸产业合作的合理分工布局的概念与内涵为何,目前两岸及各界对其认知并不尽一致,本文试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唐桦 《台湾研究》2013,(5):11-15
两岸正在逐步进入一个普遍交往的时代,政治互信、经济依赖、文化交流和利益分化都在呼唤两岸走向共同治理。良好社会资本的存在是构建治理模式的基本前提,信任、规范、网络是两岸治理机制中的社会资本要素,两岸治理增加了两岸社会资本的存量。两岸合作治理是解决两岸公共问题的一种方式,其实践机制包含有价值形态、组织形态、政策形态和资本形态,共同参与两岸公共事务,实现两岸人民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改革步步深入,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愈受社会关注。经济与政治,一个经济基础,一个上层建筑,彼此千丝万缕,血脉相通。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政改问题,或许能帮助我们理出一些有价值的思路。 人们为什么偏好“做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