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住改商”纠纷的司法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住改商”现象的产生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住改商”是指业主将住宅用途的房屋改作商业用房或办公用房使用,该现象的产生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上世纪80年代,我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经济尚不发达,就居住状况而言,当时的主要问题是解决住宅紧张问题,住宅楼一般不会另做它用。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分工更趋精细化,共同过失犯罪成为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我国现行刑法不承认共同过失犯罪,致使该类犯罪案件在司法实践当中,面临着"无法可依"、有违罪刑法定的尴尬.透过一起过失致人重伤案,可见共同过失犯罪乃客观存在之现象,立法尽快明确规定共同过失犯罪及其责任承担的原则,以不断完善我国刑事法...  相似文献   

3.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放缓的现象。本文根据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以及国际经济学中的国际收支理论,从国内市场消费的萎缩和净出口的下降造成了我国民收入的下降的角度,解释了经济增长出现放缓的现象,进而了解在我国经济增长出现放缓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金海平 《河北法学》2007,25(9):99-103
由于制度的上优越性,合作社在国内外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与公司、合伙等典型企业相区别的经济组织.但不同的是,合作社是具有社团性、非营利性、人合性和法人性的组织.一直以来,我国理论界对于合作社的性质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我国新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规定了合作社的性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理论上的混乱现象,该法并没有完全回答合作社的性质问题.  相似文献   

5.
骗取婚姻证现象与立法缺失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茂国 《行政与法》2007,(9):109-111
实践中存在骗取婚姻证现象,但我国现行婚姻立法中并无该问题的具体处理规定,从而在实践中造成诸多困惑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完善我国婚姻立法入手,对该现象做出明确而具体的处理规定。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律冲突及对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律冲突及对策论吕忠梅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立法已逾千件,因为理论认识、立法体制及立法技术等诸多因素,导致我国为数众多的经济法律法规发生适用上的不协调、矛盾、抵触等经济法律冲突现象,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法功能的有效发挥。目前,我国法学理论及实践中,关...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经济无限繁荣,无论是资源还是市场,都出现了越来越集中的经济现象,引发我们不断进行思考,本文的主旨就是针对世界各国对于市场经济下的零售商业,进行理论分析,并分析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之法律规制进行总结、阐述,进而对我国如何对现行的零售商中突出的滥用优势地位提出自己的完善措施,达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最终目的。现代社会经济无限繁荣,无论是资源还是市场,都出现了越来越集中的经济现象,引发我们不断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过劳死"一词缘自日本,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日本经济迅速繁荣的重要时期,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淘汰所产生的压力,导致人们身心极度疲劳直至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生,日本引入"劳灾"认定,在事后予以补偿。我国工伤认定中并未引入这一概念。2004年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开始实施,2010年对该规定进行了修订。巧合的是,这两次立法不久,我国发生了华为员工胡新宇、普华永道员工  相似文献   

9.
公司犯罪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各种形式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迅猛发展起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但是,任何新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不可避免地伴生出新的经济犯罪,公司犯罪便是公司这一新经济现象出现后的副产品。它严重阻碍了公司法律制度的健康发展。鉴于公司犯罪在我国是一种新的经济犯罪现象,理论研究成果尚属空白,本文拟在比  相似文献   

10.
刘四平  何辉 《法制与社会》2011,(35):223-224,266
村委会选举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然而,目前在我国农村村委会直选中或多或少存在“贿选”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无疑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造成“贿选”现象的主要原因集中表现为村民政治素质低下、经济利益诱致,选举机制不完善以及经济能人对政治地位的需求驱动等。为此,必须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加强选举宣传教育,理顺利益链,加快立法工作、完善选举程序、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经济能人的政治引导、规范其从政之路。  相似文献   

11.
渠邕 《时代法学》2007,5(3):90-100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及汇率制度选择问题成为国际经济中的持续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中国经济已经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人民币汇率及汇率制度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长期面对的常态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不应仅限于以往研究中的币值低估与否,是否违反相关国际公约等方面的单一研究模式,而需要在相关国际法框架下,从经济、政治及国际法等多角度加以综合研究,以制定相应的长期应对策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内法上相关制度的完善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外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外经贸法治建设基本经验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8年以来,我国利用对外贸易成就巨大,其经验主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有效利用外资的关键;健全的法治建设是引进外资得以成功的有效保障。经验告诉我们,在制定利用外资的法律和政策时,要把外国经验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在立法、执法和司法过程中既要注意保护外资的合法利益,又要有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即,要正确把握充分利用外资与注意国家经济安全的"度"。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构成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财政资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对人民币汇率的一项主要指责是将所谓人民币汇率低估与中国对出口产品的补贴挂钩,指责人民币汇率构成WTO法上的补贴,并以提交国际或国内解决相威胁。通过WTO《反补贴协定》对财政资助的规定进行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既不构成WTO《反补贴协定》第1条第1款(a)项规定的财政资助,也不符合《反补贴协定》例示性清单的例举,不构成我国对出口产品的财政资助和出口补贴。美国这些举动的意图不排除是通过施压欲收到不战而胜的效果,但我国应对这些举动进行跟踪研究,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4.
董箫  吴向荣 《河北法学》2007,25(10):190-196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受我国"走出去"政策的推动,近年来我国的海外投资无论在金额上还是地域分布上均呈现方兴未艾的趋势,如何对海外投资进行有效保护随之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大量存在并继续增加、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不断出现并试图对国际投资保护有关事项进行全面规范的情况下,传统的外交保护方法是否仍能在国际投资保护中发挥作用?国际投资保护中外交保护的行使应具备哪些条件?其对我国的海外投资保护具有怎样的作用?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陶伦康 《现代法学》2011,33(3):84-90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生活,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责任,也同样是公民的责任。以低碳经济的基本理念为立足点,可以对我国公民个人环境行为监管的立法现状进行剖析。同时,根据消费行为学的观点,深入阐述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公民个人环境行为监管法律体系的构建路径,即加强对消费品购买行为的监管,鼓励适度消费;加强对消费品使用行为的监管,助推节约消费;加强对废弃物处置行为的监管,确保洁净消费。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爱民 《河北法学》2008,26(7):125-1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外直接投资发展速度很快,但我国的海外投资立法明显滞后于海外投资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我国海外投资立法存在的缺陷亦日趋显现,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的海外投资活动。因此,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的当务之急应是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我国海外投资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迅速填补调整海外投资各环节的法律空白,完善现有法律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陈斌彬 《法律科学》2005,23(5):123-128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货币主权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近来,我国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断遭到西方国家的指控和非难。但是,从国际法的视角看,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是行使国家货币主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方式,符合IMF和WTO协定等国际法律文件的规范性要求,具有“合法性”。西方国家指责我国的汇率政策违反IMF和WTO协定是站不住脚的,干涉了我国的货币主权,而且缺乏国际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药品回扣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它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它在中国的泛滥不能单从中国医生的职业道德上来探讨。药品回扣产生于市场经济社会中,因而它的产生有其深层次的经济性原因。人的私欲是人性之一,药品回扣的利益瓜分就是这种私欲的最直接的表现。医疗的公益性决定了药品回扣的消除只能以利治利,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同时,健全相应的医疗制度,在法律规制下铲除药品回扣这一社会毒瘤。  相似文献   

19.
论市场规制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行法对于政府治理经济的职权定位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权力框架中,或者以类似"宏观调控"的表述加以笼统概括而缺乏明晰的界定、类型化的区分与配套的制度约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的经济职权应重构为宏观调控权、市场规制权和公共投资管理权。其中,市场规制权以其内蕴的调整方法的直接性、调整内容的法定性和调整领域的特定性而自成一体。深入把握规制权的合法性问题并合理构建规制权的法律,不仅事关政府公共职能的适当发挥,同时更益于切实维护市场机制与私权。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但目前其发展还面临着融资渠道狭窄、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体制滞后和政策环境不利等诸多障碍.美国实施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的模式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现存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我国在引进和实施这一计划时,需要政府、中小企业和投资者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以促进计划的有效开展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