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一系列反腐的新部署、新观点和新举措,开创了法治反腐的新局面。法治引领治腐、防腐,规范、制约权力,对腐败问题零容忍,每一项都直接遏制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法治是实现我国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法治是人类法治成果的组成部分,同样以控制权力和保障权利为基点,但是具有不同的范式构成。社会主义法治在推进过程中必然面临需要我们正视的各种障碍。由于我国传统上属于人治国家,因此法治的社会心理缺失,政府权力弱化、司法权威不高、程序正义观念缺乏等现象客观存在。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国应从政府治理、司法改革等多个角度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图景。因此,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认真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这一深刻论断。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图景。因此,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认真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这一深刻论断。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图景。因此,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认真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这一深刻论断。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蓝图。因此,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认真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对当前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正确把握和系统概括。三个全面的判断开启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式深刻变革的崭新篇章,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奋斗目标,阐释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全新部署,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形成和提出的新思路新论断新部署新设计新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必须认真领会、深入阐释、系统梳理、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这一深刻论断。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图景。因此,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认真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要求这一深刻论断。在依法治国方略提出17年之后,党的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无疑为未来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出新的图景。因此,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就要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认真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0.
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走什么道路,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道路决定命运,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我们的法治道路有四层含义。是法治道路,不是人治道路;是中国的道路,不是别国的道路;是社会主义道路,不是资本主义道路;是传承发展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坚持这个法治道路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维护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针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其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措施和手段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和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及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2.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具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是破解农村发展现状和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各项事业成功的保证。推动当下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关键在党。在当前改革处于攻坚的时期,面对全新的任务和挑战,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也是中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一。为此,要坚持思想建设的重要地位不动摇,确保正确改革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加强党风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发展廉洁政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管理表述变为社会治理,是中国社会治道之变。鉴于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根基,其中法治思维是社会治理基本思维模式,法治方式是现代社会的最优治理方式。所以法治型社会治理体制的构建是社会治理范式的历史性飞跃,它是民主加法治的完美组合升级版,是社会治理的简单化智慧,可挈领提纲的制度性化解问题,其终极目的是善治的达致。需明了的是,法治型社会治理模式是立足于法律主治的治理模式,承载着民众对生活世界幸福的美好向往,但它绝不是公民幸福的全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新的部署。我们应乘势而上,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铜仁地区农村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共产国际与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和福建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使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发展到了顶点。新史料表明:召开此次全会及提交全会选举的中央政治局组成人员候选名单,系中共临时中央1932年12月提出;全会通过的《政治问题决议案》亦为共产国际所起草。在福建事变中,中共与十九路军的合作不成功责任主要在共产国际。博古、李德等对福建事变的态度,主要是受共产国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它事关人民群众生活是否幸福安康和能否维护尊严,关乎改革开放成果能否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也关系到社会是否和谐、公平和正义。进一步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收入分配相对公平;要完善税制,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要消除行政性行业垄断,控制垄断行业收入;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制度;要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此次会议通过的《决定》是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思路、大战略、大举措、大突破,是指导我国改革发展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加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干部教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客观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重要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9.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同危害已久的“左”倾指导方针的决裂,从思想、政治、组织上全面进行拨乱反正,不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30年来改革开放的新成就,更加充分地证明了这次会议的确是摆脱困境、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决定性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陈云不论在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恢复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是在完善执政党党风建设和提倡培养成千上万的年轻干部等方面,都展现出其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远见识、磊落胸襟、求实精神和公道正直的优秀品德。这些也反映在他的一些批示和所处理的人民来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