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世纪之交,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就在于我们党所面对的时代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从世界经济发展态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  相似文献   

2.
林彬 《唯实》2006,(11):6-9
冷战结束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并未终结,反而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出现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美国19世纪的“天定命运”和边疆学说、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化理论和70年代以来盛行的全球化理论,作为三种典型的非正式意识形态,其隐蔽性和欺骗性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个幽灵,全球化的幽灵,在世界游荡。”可口可乐、好莱坞大片、因特网等等,都是全球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事实。”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如是说。到21世纪,全球化会以新的广度和深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性质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敏 《共产党人》2006,(11):35-36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经济全球化成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世界各国日益被融入到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中。明晰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对于我们全面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脉络,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在新世纪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潭瑜 《新视野》2007,1(6):80-82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存在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化。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全球化浪潮中,处于经济、政治和文化互动催生的社会转型中,在这样一个时代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必然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在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等方面改革创新,以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是首先形成于西方的新概念。通常认为,它是指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日益紧密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提出“经济一体化”概念。1985年,T·莱维提出了“全球化”一词,以此来概括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的巨大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提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其扩展到其他领域,包括文化领域,提出了“文化全球化”的提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参与自由贸易的人口比例已上升至80%以上。全球化进程以及它对当代世界格局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亟需我们正确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必然过程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客观基础是分工国际化的逐渐深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  相似文献   

8.
李敏 《发展论坛》2001,(8):60-61
全球化加快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它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大,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全球化尤其是经济的全球化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必须正确面对它,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认真研究这些趋势,对于我们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优势,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三个新的发展趋势:经济的全球化、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和科技革命的国际化。   一、…  相似文献   

9.
人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依据邓小平的论述,把和平与发展视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然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科索沃战争的爆发以及美国对我驻南使馆的袭击事件发生后,学术界出现了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疑虑,由此衍生出如何分清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中的主流和逆流?如何看待世界全球化与多极化?如何看待军事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勿庸讳言,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世界主题面临着实践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刘中原 《世纪桥》2011,(11):69-7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整个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动,一些国家的政党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世界政党政治趋于活跃。然而政党政治的活跃没有使政党间陷于意识形态的争夺,相反,政党政治中出现了意识形态淡化的趋势。本文着重分析了政党政治中意识形态淡化的原因,以及意识形态淡化对政党政治本身会有哪些影响。根据这些分析,提出了我们在政党政治中,既要避免政党意识形态化,但同时又不能放弃政党的意识形态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上的西化运动先后经历了晚清戊戌维新、世纪之交的"五四"运动以及20世纪30年代全盘西化、80年代扬西贬中的中西文化大讨论四个阶段。西化思潮为当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双重影响:西化与反西化思潮并存。唯有具备全球化思维,承认世界多极多样性,贯彻和平发展战略,推动中国产业、企业利用国际舞台转型升级,方能坚持中国模式和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2.
刘军 《理论学刊》2006,1(1):15-18
20世纪90年代,苏联模式的实践终结了,然而这一实践对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发展却起了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可以说,这是20世纪苏联模式留给21世纪走向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给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在21世纪初融入经济全球化留下了富有时代意义的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当代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遇到了严峻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胜利前进,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亟须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证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巨大的创造性和朝阳一般的先进性,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报刊、电视、广播、出版和因特网上“第三世界”一词出现甚少,用不同语言重复最多的一个词叫“全球化”。始于西方而广为流行的看法认为,全球化即“资本对世界的最终征服的进程”。这种全球化,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一近十年来,这种全球化使全球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在四个方面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这一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有着紧密的联系。世界历史理论实质上已经涉及到全球化问题,它向人们展示了全球化的前景。在当今世界中,世界历史理论对于世界的发展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分析和观察当代全球化,从而使我们合理的应对全球化。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全球区域经济合作也取得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动机、地域分布及组织形式出现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格局,给民族国家带来新的机遇,也提出新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积极应对全球性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潮流,将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一项重要任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合作始于二战以后。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7.
晓忠 《世纪桥》2003,(2):1-1
2003年是中共十六大召开后的第一年,我们要在继续深入学习报告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加以具体贯彻。其中,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强调理论创新的同时,明确提出了进行制度创新的任务。 经济全球化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发明显,在21世纪初正在不断向深广方向发展,真可谓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之出现了全球化的创新浪潮,因此,研究全球化的发展,必须研究全球化的创新,尤其是在我国,要解决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根本问题,不仅要推进理论创新,还要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推进制度创新,因为一个好的理论只有转化为一个制度,才能真正地发挥有效的作用。我们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世界历史”理论以来,已经整整一个半世纪。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马克思的这一极其深刻的理论被人们所冷落。20世纪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使这一理论所蕴涵的内在意义日益凸现出来。深刻认识马克思这一重要理论的当代意义,正确理解“世界历史”对当代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和制约,弄清中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代特色,是现实给我们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9.
胡德平 《理论文萃》2005,(5):23-30,11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西方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官僚制行政范式受到极大的挑战。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掀起了旨在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政府治理范式运动,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和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引起最多思考和争论的两个概念,两者在现实世界的磨擦碰撞,不仅决定着它们自身的发展,也成为影响和改变整个世界历史命运的重要参数。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社会主义曾经作出积极的历史回应并取得一定成果。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