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城市暴雨内涝频发,防治形势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建设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所导致。对此,应当把城市内涝防治工作摆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位置,通过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建立现代化城市内涝防治体系,不让城市内涝成为一种新的"城市病"。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条例》,对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和管理,整合和利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资源等作出了规定。条例根据杭州市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实际,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规划、测绘、市政设施等相关部门制定城市地下管线信息数据的交互  相似文献   

3.
陈航 《辽宁人大》2009,(2):21-21
一座城市,形象如何,“容貌”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水平的高低。早在1992年,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就制定了《大连市城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2008年,常委会对条例进行了再次修改。修改后的条例,对市政设施的规划建设、监管养护、产权归属、维修职责等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彰显了科学文明管理城市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河北省地下水管理条例》日前经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条例将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地下水管理实行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划定地下水开发利用红线,严格考核管理。条例规定,取用地下水的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要求编制水资源论  相似文献   

5.
《新疆人大》2014,(2):44-44
近日,《重庆市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经重庆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设立配套设施建设承诺书制度。规定开发企业对配套设施建设作出承诺,并自预售当日起在销售现场显著位置张贴公示。小区道路、绿化、给排水、供电、供气等基本生活配套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验收,确保新建住宅能满足购房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62号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5年6月12日国务院决定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勘察、设计单位未依据项目批准文件,城乡规划及专业规划,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深度要求编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责令限期改正;  相似文献   

7.
新闻点击     
《公民导刊》2011,(9):3
郑州:力克看病难看病贵日前,提请河南省郑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的《郑州市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草案二次审议稿)》规定,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医疗卫生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并接受监督;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落实医疗卫生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加强对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和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称,一个城市地区医疗卫生设施的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8.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了进一步加强主城区洗车场(站)的管理,维护城区环境卫生,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重庆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规定,现就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巴南区城区范围内洗车场(站)的规划设置及经营管理通知如下:一、设置城区洗车场(站),应当符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合理布局,规范设计,配套建设并符合下列条件:(一)地点适宜,不影响交通;(二)环境整洁,进出道路经硬化处理;(三)泥沙存积及排污设施符合有关技术标准。二、禁止在城区主干道上设置洗车场(站)。临时占用其他城区道路设置洗车场(站),必须经所在  相似文献   

9.
<正>黑政办发〔2014〕3号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为提高城市应对内涝灾害能力,加强排水防涝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要求,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保障民生为核心,以构建适应城市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为目标,以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为重  相似文献   

10.
《山西政报》2013,(15):8-11
晋政办发[2013]8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要求,进一步加强我省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提升城市内涝防治能力,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62号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5年6月12日国务院决定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勘察、设计单位未依据项目批准文件,城乡规划及专业规划,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深度要求编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  相似文献   

12.
《殡葬管理条例》(下称《条例》)颁布实施以后,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对《条例》的个别条款把握不准、词语理解不清的问题。现就个人的理解提出一些意见,供参考。一、关于制定殡葬设施建设规划《条例》第七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殡葬工作规划和殡葬需要,提出殡仪馆、火葬场、骨灰堂、公墓、殡仪服务站等殡葬设施的数量、布局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此条是《条例》第二章“殡葬设施管理”的第一条,也就是说在殡葬设施管理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规划。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  相似文献   

13.
代表微语     
<正>提高城市内涝防治能力我省受台风暴雨影响显著,城市内涝风险高。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城市内涝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排水防涝设施不够完备、应急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建议:一是全面普查雨水管网、内河水系、水闸泵站等排水防涝设施现状,划定内涝风险区,构建“一城一策”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二是建立联排联调机制和排水防涝应急指挥体系,整合管水权限,搭建集监测预警、自动控制和水力模型预报于一体的水系科学调度平台。  相似文献   

14.
<正>市政协委员贾瑞辉在发言中,就强化我市雨水资源收集与利用建议:1.加大宣传,强化意识。要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管理理念的根本转变,建立雨水利用的新理念。在全社会强化雨水收集利用的认知、重要意义和处理后雨水的用途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将城市雨水收集利用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强化公众的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5.
张彤 《北京观察》2011,(8):36-36
目前我国城市对待雨水还主要采用简单、落后的排放模式,这种方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免出现大雨大涝、小雨小涝甚至不该涝的也涝,以及严重的径流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虽然近十年来,北京市在雨洪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大多还是停留在理念或一些示范工程、局部设施的建设上,没有规划形成整体的滞蓄系统,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7月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批准《三明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主要围绕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和建设、保护和管理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定。《条例》在制定思路上,注重"四个突出":一是突出地方特色。规定园  相似文献   

17.
汪广丰 《群众》2022,(15):56-5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治理内涝作为保障城市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导致城市内涝时有发生。内涝防治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必须在工程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应急处置等各个环节把牢关口,系统建设并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提升内涝治理水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市县     
<正>海口新建小区须配建学校为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海口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海口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对新建住宅小区配套教育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监督管理作出具体规定。根据规定,新建住宅小区达到配建中小学校、幼儿园规模的,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配建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将配套教育设施建设纳入改造方案,落实中小学校、幼  相似文献   

19.
每月快递     
《浙江人大》2012,(11):77-79
宁波拟立法保障公交优先日前,宁波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宁波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修正案(草案)》,对公交优先作了具体翔实的规定。修正案(草案)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对公共汽车客运行业的发展给予扶持,在规划用地、设施建设、道路通行、资金投入等方面保障公共交通优先,并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和价格机制,鼓励公众选择公共汽车出行。草案还提出,建设工程在编制项目设计方案时,  相似文献   

20.
二○一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宁政发[2015]2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1总则1.1为在城市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全面提升南京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制定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1.2本《标准》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吸取有关公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