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最根本的就在于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作为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全体职工的认可信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为准则。企业精神不应是企业决策层“闭门造车”的随意杜撰、主观想象,要求职工追求和信仰某条口号或警句,这样的企业精神不能全面概括企业长期形成的理念特征,容易使职工有“强制感”。企业精神也不应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团体及个人都适用的、笼统的口号,这种口号式的“企业精神”,决不会产生精神动力,更不要说具备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2.
企业发展的人文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理论自80年代初传入中国以来,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局面。最普遍的理解是所谓的“三层次说”或“四层次说”,前者把企业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后者把它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不同的层次都有其相应的内容;有人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也有人把企业文化看成是企业职工的群体意识;有人用人本主义管理或人情化管理来概括企业文化的实质,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意味着非理性因素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占主导地位,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向东方管理思想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民营科技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成立,从事技工贸、技农贸一体化经营的科技机构或科技先导型企业。“民营”既是与传统的“国营”相对而言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大概念,也是对其共同拥有的全新经营机制的高度概括。统计资料表明:到1997年底,我省6783家民营科技企业中,国有企业有443家,占6.5%;集体企业3354家,占49.8%;股份制企业1564家,占23%;私营、个体企业1117家,占16.5%;其它企业(三资、联营)305家,占4.5%。这不但构筑…  相似文献   

4.
企业精神是企业职工实践活动在思想精神上的升华。它反映的是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然而,前一段时间大兴“企业精神”之风吹过之后,有些企业对自己所提炼与概括的“企业精神”,却历史地把它搁置起来了,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这些企业对企业精神的内涵和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有的把企业精神与企业经验等同起来,因而重总结,不重视弘扬。勿庸置疑,企业精神与企业经验确实存在某些共同之处,但它与企业经验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企业经验反映的是人们对于企业建设发展规律的认识,企业精神反映的则是一种思想和精神境界。从它们的作用来看,企业经验着眼于对今后工作的指导,而企业精神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精神支柱,用来激励和鼓舞职工。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企业已逐步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面临着竞争和挑战。企业环境的这些根本性变化,把企业精神建设问题提到了人们面前,现在从企业的领导到群众以及理论界,人们都在探讨思考企业精神的建设培育问题,可以说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的体现各自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已经势在必行。企业精神的建设就目前状况来说,与企业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结合还不紧密。尚处于“魂不附体”的状况。对企业精神建设意义的理解要深化企业精神对我国企业界并不陌生。五十年代有个“孟泰精神”,即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六十年代有个“大庆精神”,就是“三老四严”。孟泰精神和大庆精神影响深广,得到社会的普遍  相似文献   

6.
论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的基本内容企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企业精神,是在它追求经济繁荣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包括全体职工所共同拥有的经营信条、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他们对企业的依赖意识、责任感和荣誉自豪感。它在我国或称“厂风”,或谓“精神素质”,也有直呼“××精神”的。那么,企业精神包含着哪些具体内容呢?(一)坚定的企业追求。包括企业对经济繁荣和社会荣誉等多方面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7.
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在提高经济效益和提高职工素质中所起的作用 ,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几个误区 ,减少盲目性与片面性 ,对于建设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要注意防止出现“盲目效仿 ,搞形式主义”和“没有企业个性”两种倾向 ,创建富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一般来说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反映自身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哲学、行为准则、企业精神等方面的总和。具体来说 ,主要有 :企业之“道”———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 ;企业之“魂”———企业精神 ,核心是价值观 ;企业之“形”———企…  相似文献   

8.
企业工会如何把握工作特点和规律,找准位置和切^点,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服务中心,服务大局。 宣传贯彻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我们根据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员工队伍的长远目标,制定了“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四职”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9.
现代管理学认为,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精神。温家宝总理在安徽考察时分别用“奋进”和“创新”高度概括了马鞍山钢铁公司和奇瑞汽车公司的企业精神。“奋进”、“创新”,道出了成功企业的成功之道。其实,广而言之,奋进、创新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巨大动力。具有奋进、创新精神的企业是充满希望的,具有奋进、创新精神的民族和国家同样是充满希望的。  相似文献   

10.
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上海纺织系统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新途径,逐步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党政“双肩挑”的领导方式。目前,全局实行“双肩挑”企业共101家,占企业(包括事业单位)总数的19.2%。其中党委厂43家,总支厂26家,支部厂32家。时间长的达4、5年,短的才几个月。这批企业实行‘”双肩挑”后发生了哪些变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发展?对此,我们作了专题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双肩挑”干部自身素质、两种职能落实、党务干部作用、机构设置、利弊分析等五个方面。透视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四川省部分企业在“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实践中,注意企业精神的培养和优良厂风的建设。如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者们在艰苦创业中培育了“理想和艰苦奋斗、献身精神紧紧相连”的“攀枝花精神”;南桐矿务局在自然条件恶劣、企业亏损严重的不利条件下,形成和坚持了“顽强进取,勇创一流”的“南桐精神”;自贡市鸿鹤镇化工厂收集、整理、提炼职工群众在生产活动中表现出的共产主义闪光点,形成了“艰苦创业、敢打硬仗、争作贡献、求实发展”的“鸿化精神”和“严肃、文明、求实、向上”的“鸿化厂风”。积极的企业精神和优良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 ,我们对深圳市有代表性的 16家科技企业的分配激励状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 ,基本摸清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在分配激励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需要政府予以支持的若干政策和建议。一、高新技术企业分配激励的基本概况被调查的 16家企业在产业分布上有IT行业、新材料行业和生物制药业 ;在企业规模上 ,既有大型企业集团 ,又有中小型企业 ;在企业性质上 ,既有国有企业 ,也有民营和中外合资企业 ;在企业类型上 ,有 5家上市公司、4家员工持股试点企业和其它非上市股份公司。这 16家企业在建立内部激励机制方面所采取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企业识别系统CI或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构成要素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内容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因此往往容易使人把二者混同起来。CI中理念识别系统MI或MIS(Mind Identity System),其内容属企业文化中深层文化的一部分,即企业精神。它们是企业宗旨、群体道德、价值观念、经营哲学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提出的“产业报国,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就有人称其为企业精神,同时也有人称其为企业理念。CI中的行为识别系统BI或BIS(Behavior Identity System),其内容既体现了群体道德,即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又体现了有关规章制度、纵向和横向的人际关系等,因而既含有企业文化中深层文化的内容,又含有企业  相似文献   

14.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协调个人、企业、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存在,其结构是:核心层为“企业之魂”——企业精神;中介层为“企业之道”——经营之道;外显层为“企业之形”——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结构的每个层面都含有职业道德的因素,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企业之魂”的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形成的职工群体心理定势和价值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台商投资逐步从沿海转向内地,渭南地区吸引台资兴办台资企业工作有了蓬勃发展,台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区“三资企业”的主要成份之一.截至一九九三年三月底,全区累计批准台资企业8家,其中独资1家,合资7家.引进台资4519万元人民币.已建成投产4家,企业运转正常.其余正在筹建之中.  相似文献   

16.
西方各派企业理论 ,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企业与不确定性的联系。在分析前人理论的基础上 ,文章将企业进一步概括为吸收、消化不确定性的“装置”。剩余控制权是企业“自觉力量”的灵魂 ;而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对应的制度安排则是企业承担不确定性的法宝。  相似文献   

17.
印度长期以来被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经营状况欠佳的“病态企业”所困扰。据统计,到1992年3月底,全印有“病态企业”23.6万家,其中在中央所属的244家公营企业中亏损户达131家,占50%以上。 为改革企业落后的经营机制,激发经营活力,提高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印度政府自90年代以来对这些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造。1994年制定了具体的改革计划,力争在2000年以前使所有“病态企业”消灭亏损,使有盈利的企业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第一军医大学药学教授赵新先十年前带领5个年轻人在深圳荒凉的笔架山下创建的南方制药厂,如今已拥有6000职工、70亿元资产、109家企业和13家国外公司,产品进入东南亚和欧美市场。九五年底,在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排序中,三九企业集团荣获满分,在5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名列第四。集团先后获“中国制药之王”、“军队模范企业”、“特区精神文明建设之花”等多项称号。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23,(7):62-64
<正>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见证了中国的开放和发展,中国的理念和成就也让“达沃斯精神”更加耀眼。中国近年来持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中国企业不断突破技术难点,掌握核心技术,成为世界焦点,截至2023年5月,在世界经济论坛评选出的130多家“灯塔工厂”中,中国企业就有50家;在世界经济论坛最新一批“全球技术先锋”榜单中,中国企业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入榜企业除了在智能制造、数字化、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   

20.
应日本煤炭技术开发中心的邀请,我们大同矿务局一行6人去日本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访问。参观了日本的一些企业和研究所,同有关日本学者进行了讨论交流,使我们对日本的企业文化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了解。 我们感到,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很普遍地体现在企业的基本经营理念或社是、社训上。 第一,日本企业注重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经营理念,可以理解为企业的战略纲领、指导思想、指导方向和战略目标。用简单的日语概括表达,被称之为“社是”或“社训”,也有直接称基本理念的。“社”指企业或公司,“是”指大政方针,“社是”常常侧重于经营思想、企业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