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种新社会制度比它所代替的旧制度具有优越性,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比旧制度更能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主义制度对于封建主义制度是这样,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制度也是如此。但是,由于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在生产力有了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爆发的,而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国家中发生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创造比发达资本主义相同或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从而充分显示它的优越性。但从总体上讲,从发展趋势上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当然也包括优越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2.
1、讨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首先要对这个概念予以界定。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是指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力标准,还是指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标准?是指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还是指在生产力水平上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捐摆脱贫困,还是指  相似文献   

3.
当前解放思想换脑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用生产力标准来认识社会主义和评价资本主义。不用置疑,社会主义社会是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型社会制度,它既要继承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又要解决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弊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过去,我们看问题有许多是“二极思维”,一讲社会主义就什么都是先进的、合理的,全盘肯定,忽视了对生产关系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个根本问题;一讲资本主义,首先想到的是剥削和压迫,全盘否定,也忽视了对资本主义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容纳社会化生产力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因而,导致了许多非此即彼的、绝对化的、不  相似文献   

4.
有人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给一切社会成员创造了机会均等的条件,巧妙地利用了人的自私心理,迫使每个人都去为个人利益奋斗,因而产生了一种强大的生存竞争压力,结果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缺乏这样的经济机制和内在动力,因此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不如资本主义私有制。这种认识,没有把握住这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是错误的。首先是怎样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诚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全  相似文献   

5.
叶险明 《新视野》2006,25(2):8-11
从经济必然性看,处于同一世界历史时代的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都在为迟到那个“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社会创造着前提条件。随着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结构变化,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故而这两者的相似点也越来越多。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和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关系体制上的相互“借鉴”或相互“学习”的一个主要根据就缘于此。所不同的是:当代社会主义是为“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社会的实现创造经济和广义的文化条件的自觉形态的最初的、局部性的发展形式,而当代资本主义则是为这种社会的实现创造经济和广义的文化条件的自发形态。世界历史有一个由“自发形态”向“自觉形态”发展的复杂、曲折和漫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论述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同时,曾以大量篇幅称颂“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第一次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说明资本主义社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曾庆伟 《世纪桥》2009,(5):61-64
在布罗代尔的资本主义理论中,他认为资本主义在流通领域就像在自己的家一样。能够便利地控制高额利润区。当不同的活动领域利润率变化时,它又可以在这些领域间自由地选择,从一种垄断转向另一种垄断,从而保持充沛的生命力。然而,正是这种垄断地位使资本主义在不发展社会生产力,甚至阻挠技术革新和推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高额利润。因此它不关心生产力的发展,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不过,尽管如此,由于布罗代尔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不平衡发展和等级制度的必然产物,因此在这两种状况根本无法消除的历史长河中,对资本主义是否永存他表示悲观。他的这些观点显然与马克思在相关问题上的看法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值得我们仔细研究。  相似文献   

8.
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跨越问题的不同背景条件的分析,区分出该问题历史和现实两个不同的层面,并以此为出发点,对问题分别作了尝试性的回答.在历史层面上,得到的结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有可能跨越的".在现实层面上,认为我们要能最终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跨越,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生产力发展这一关键问题,创造出社会主义"自然发展的正常条件".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就在于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将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叶以来的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程度不同的挫折,客观上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深刻教训.这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世界,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要求我们打开国门,大胆吸收和利用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7):22-22
这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  相似文献   

11.
张瑞 《理论建设》2001,(1):49-52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而出现的,它优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但社会主义要超越资本主义,就必须尽快地发展生产力。闭关自守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利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生产力,这其中当然包括对资本主义的利用。马克思对此早已作了分析,列宁提出并论证了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并将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付诸实践;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理论,积极地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调节,是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崩溃的威胁下被迫作出的,它在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促进社会生产力继续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准备了新的社会要素。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不可逆转,但是,只要资本主义没有发挥完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没有用尽其应对矛盾、缓解危机的能力,社会主义就将同资本主义在一个地球上并存下去,这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经历一个长过程才能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一个原因。一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存在过关于在纯粹自由竞争的…  相似文献   

13.
论全球化浪潮中资本主义历史规律起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逾 《理论学刊》2005,3(7):58-62
全球化引发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使资本主义历史规律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式发生着引人注目的新变化,高度社会化生产力与国际化的生产关系的对立依然存在并具有尖锐化的趋向;资本主义国家自觉调整社会有机体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使之与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从而形成了一套积极应对全球化的运用自如的、全方位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14.
伊宁  孙荣 《实事求是》2001,(5):23-26
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 ,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同志曾经从理论上阐述了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 ,奠定了我们党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进一步阐述了新时期为什么要利用资本主义和怎样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 ,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一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时候 ,深切地感到要把旧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发展成为民主、富强、文明的新中国 ,必须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的讲话中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握了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握了党执政的真谛。一、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因素。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为共产主义创造雄厚物质基础的唯一途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否则,就没有说服力。在我国,业已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虽为解放、发展生产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只有坚持生产力标准,才能加快和深化改革。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生产力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准。如在社会发展史上,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比封建社会进步,能够取代封建社会,是由于机器生产逐步代替了手工劳动,蒸汽机的发明和蒸汽机动力的广泛应用,在工业上实现了革命。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比资本主义社会进步,能够取代资本主义社  相似文献   

17.
经济落后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利用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毛泽东在我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从理论上全面阐述过利用资本主义问题,奠定了我们党利用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刘少奇在研究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过程中,阐发和补充了毛泽东的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张闻天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论述了我国革命各个时期必须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在许多方面发展、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谢宏 《党的文献》2015,(2):94-100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毫无例外地发生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国家。如何认识这种"理论断层"现象,关乎人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推动人类更加自觉地去创造历史。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些经济文化欠发达国家首先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这个"历史条件",不仅涉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具体状况,同时涉及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形势。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强弱,甚至和国际大环境有关,是"历史条件的总和"。经济文化欠发达国家创建社会主义社会,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正是紧紧抓住生产力这个经典社会主义的内核,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概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定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称得上是一场革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求是》2001,(5)
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是在以私有制为基本经济制度、以市场机制为经济运行基本方式的前提下 ,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巩固资本主义统治而对其生产关系进行的某些局部调整。它以不同的类型和方式促成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却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要彻底解放社会生产力 ,就必须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0.
何津 《党建文汇》2001,(4):20-20
社会主义优越性在世纪之交受到的挑战主要是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否抓住新科技革命浪潮和知识经济出现所提供的机遇.在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方面尽快缩小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新科技带来的生产力的选种变化首先是爱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在生产力要素构成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