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电     
《新湘评论》2013,(18):24-24
一个苏格兰人去伦敦,想顺便探望一位和自家有世交的老朋友,但却忘了朋友的住址。于是给他的父亲发了一份电报:“您知道托马的住址吗?速告知!”  相似文献   

2.
正晚年的李先念有两件事,让小女儿李小林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她回忆:晚年父亲身体欠佳,医生说要补充维生素,家里就每天给他榨一杯橙汁,当李先念知道榨一杯橙汁要五六个橙子时,心疼地说:"太浪费了,以后不要榨橙汁,吃两个就行了。"还有一件事,李先念在北京医院住院时,孩子们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就常到人民大会堂的餐厅去打一份汤,一份要花25元钱。李先念知道后,一再叮嘱说:"别去打汤了,太贵了。"  相似文献   

3.
陈波 《共产党人》2011,(11):27-28
<正>尽管到上级机关争取项目资金不是自己的直接工作,但广西钟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云转却很乐意帮一些单位"跑"项目资金。资金一笔笔帮忙"跑"下来了,他却因受贿进了班房。人大副主任"跑钱"收费基层机关单位最缺的是什么?有过基层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最缺的是钱。为此,向上面争取项目和拨款就成了一些基层单位领导的一项重要工  相似文献   

4.
正我曾在凤城报社工作8年。毛书记作为凤城市先进模范人物的代表,是我们重要和经常的采访对象。在我不长不短的新闻从业生涯里,这既是一份偏得,也是一份宝贵的记忆。采访毛书记最直接的感受是"追"。他太忙了,前几年身体好的时候,有时和他约好了时间地点,他却又有别的事情,只好撵着他采访;有时到了现场,毛书记却腿脚不闲,看这问那,脚下生风。最后,终于不用追他了,我们在病房里采访他,但那个感觉真的很不好。  相似文献   

5.
一颗善心     
一位哲学家有一次曾问他的许多学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哪一件事?"答案有许多。但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一颗善心。""正是。"那哲学家说,"你在这善心两字中,包括尽了别人所说的一切,因为有着善心的人,对于自己,则能自  相似文献   

6.
正很多人都知道,《人民日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全国第一大报,是世界著名的十大报纸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报纸却诞生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党中央要办"大党报"小山村承担大使命1947年11月12日,华北解放军经过6昼夜血战,攻克了华北重镇石家庄。随着石家庄的解放,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  相似文献   

7.
正每个清晨,都要恢复为一个"初人";每一刻,都要维护住那一片"初心";每一天,都要用心、用情、用力。熟悉董钢的人都知道,他有两样改不掉:一个是饭不应时,一个是执拗劲儿。他强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却带着方便面调查督导;他外表温和洒脱,骨子里却藏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拗。  相似文献   

8.
正"以前责任书过多过滥,责任书上有些什么条款,根本记不住,签完后随手就扔在旁边,成了一纸空文。"在广元市昭化区柳桥乡风水岭村,村支书向波回忆起前两年的无奈。那会儿,他去村里化解村民矛盾,在田间地里把问题解决了,可为了应付年末综合治理的考核,他必须让矛盾双方签一份和解协议书,民情日记要留一份材料,最后要做一份卷宗归档。到了年末要根据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逐条考核,怎么办?"造假!"向波一脸无奈,"都知道过度留痕太虚了,我们以前也是莫法啊!"今年以来,针对基层的文山会海,广元市委、市纪委监委从反映最强烈的责任书问题抓起,优化量化责任书条款设置,根据不  相似文献   

9.
读了<村支书该不该有工资?>,我想起了前些日子一个文友向我说的一件事儿:去年3月份,他的一个表弟在村委会海选最关键的时候,振臂一呼:"我当村长(村委会主任)不要村上一分钱!"就这一嗓子,奠定了他高票当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年多来,毛丰美,一个响亮的名字在辽宁乃至全国广泛传颂。毛丰美虽然已经走了,可是他的影响、他的昭示、他的激励却日益扩大并放射着光芒。无论是一个伟人、哲人,还是一名工人、农民,当他把一份赤诚、一份挚爱献给了人民,他的精神就会永恒。一个人的精神能走多远,取决于他的追求毛丰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官",却有着远大的追求,他要让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乡亲们"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相似文献   

11.
虽自建国后便是人民行动党一党独大,但新加坡屡屡被列为最清廉的国家之一,奥妙何在?在新加坡贪污调查局展览室看到一份资料后,答案渐渐明晰。"总  相似文献   

12.
提起蒋维明,都知道他率先在我省农村记的<民情日记>影响至今.然而,比<民情日记>更早的,是蒋维明爱找农民摆"龙门阵"的习惯.土生土长于高坪农家的蒋维明,1995年刚满31岁就担任了镇领导,此后他往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集贸市场跑得更勤了,"龙门阵"更多了.他说:"龙门阵"里有镇党委、政府最需要了解的民心、民情、民愿.我们的工作群众满意吗?农民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多找农民摆摆"龙门阵",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13.
<正>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有这样一位"80后"年轻人,当地农民提起他,都会竖起拇指夸赞:"他是咱们的电商领路人,人们以前不咋稀罕的土特产,在他手里就能变成真金白银。"这个小伙子名叫闫靖,他当过兵,退伍后曾有过一份年薪十几万元的工作,在事业上升期却选择了回到家乡创业,当起推销农家土特产品的"网上货郎"。  相似文献   

14.
<正>在农二师二十九团园十二连,没有不知道"牛老板"李文健的,但说起他的发家史,知道的人却不多。这不,一见面,他就深有感触地谈起了自己10多年来的奋斗史。1995年,李文健来到园十二连,承包果园28亩,当时树弱  相似文献   

15.
正1948年3月的一天,胡乔木找到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着急地说要查找一份中央工委关于土改的文件。叶子龙说:"工委的所有电报都是马上送给主席的,一刻都不能耽误,这你是知道的。"胡乔木说:"我也记得主席好像看过这份电报,但他说没有看到,还跟我发了脾气。"就在这时,机要室的电话响了。叶子龙拿起电话,毛泽东的声音传了  相似文献   

16.
正格非在9月13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介绍说,一位从美国回来的学者曾经跟我说,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去了美国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能比较容易进入最优秀的前20%,却很难进入最顶尖的前5%行列。这是为什么呢?这位学者的答案是:中国的学生虽然聪明,也很用功,但缺乏想象力,缺乏深厚的人文素养。他的话或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也是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最早决策者。1949年10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兵临深圳界河边,却停止了脚步。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害怕英国在香港的1万多名驻军?当年12月19日《香港华侨报》头版头条的报道揭开了其中的秘密:"毛泽东已保证香港地位安全,英国年内承认中共。"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毛泽东生前虽未亲自踏上香港这片土地,但却长期关注香港问  相似文献   

18.
正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曼彻斯特参加了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始了他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的士兵生涯。而二战结束23年后,曼彻斯特的噩梦依然挥之不去。在梦中,他和一位为战争所累的年轻人(他自己)一起生活,年轻人"气愤地要求知道在他告别战争这近三十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了寻找答案,曼彻斯特故地重游,又回到了曾经的太平洋战场。这本回忆录以他和战友的经历为主线,以一座座曾在战争中如人间炼狱的太平洋岛屿:瓜达卡纳尔岛、塔拉瓦岛、佩勒琉岛等为背景,将真实的战争场景忠实还原。战争过程中人性闪光的瞬间与激动人心  相似文献   

19.
愚人买智:冷静决策从前有个又穷又愚的人,在一夜之间突然富了起来。但是有了钱,他却不知道如何来处理这些钱。他向一名和尚诉苦,和尚便开导他说:"你一向贫穷,没有智慧,现在有了钱,不贫穷了,可是依然没有智慧。劝你进城里去,那里有大智慧的人不少,你出百把两银子,别人就会教你智慧之法。"那人去了城里,逢人就问哪里有智慧可买。有位哲人告诉他:"倘若你遇到疑难  相似文献   

20.
刘美伶 《当代贵州》2013,(22):38-39
在聂飞的书桌上,摆放着《邓小平时代》和《朝鲜战争内幕》两本书,他说:"人物传记和战争题材的书籍最能返照现实,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顾大局。"和聂飞接触过的人都评价他为人随和,处事得当,可少有人知道这些表象的背后是他心中装着一个大时代,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