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畜牧业以饲养羊、牛为主,各有150多年的历史,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上草原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总面积774.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00万。全国现有17.4万个农场,面积为72亿商,占总面积的62.5%,而耕地只有3.29亿亩,占4.57%,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人口的2.4%。澳的绵羊品种以美利奴为主,占羊支总数70%以上,平均每只羊年产毛量为4.4公斤。1986年全澳有绵羊1.54亿只,牛2300万头,猪275万头。年产羊毛81.5万吨,肉类246.4万吨,牛奶60.38亿公升,蛋1.83亿打。畜牧业产值约为75亿澳元,占农牧渔林总产值的44.8%。澳羊毛产量占世界4/1。  相似文献   

2.
六十年代世界绵羊总数及羊毛产量均有增长。绵羊总数1968/69年度为10亿多只,比1958/59年度增加10%;羊毛产量(污毛,下同)1968年为280万吨,比1958年增加13.6%。 世界绵羊数亚洲和大洋洲较多,亚洲绵羊占世界绵羊总数的25.1%,大洋洲占21.4%;羊毛产量以大洋洲为最高,占世界羊毛总产量的43%。世界及几个国家的绵羊数和羊毛生产情况,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省绵羊调查47个县(市)剖检333只的结果,绵羊的矛形歧腔吸虫占调查县(市)的87.2%,绵羊感染率60.7%,感染强度1~13986条(平均942.5)条。山羊调查19个县(市)剖检82只,山羊的矛形歧腔吸虫占调查县的84.2%,山羊感染率63.4%,感染强度3~2768条(平均273.7条)。据观察,单独感染矛形歧腔吸虫比较严重的羊只,肝脏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可以看出,矛形歧腔吸虫在我省分布很普遍,对羊群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  相似文献   

4.
牦牛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牦牛脑内所致。在我县昌台牧区,本病对幼龄牦牛的危害严重而突出。我们在本病诊疗方面作了探讨性改进,效果较好。共手术治疗牦牛脑包虫91头,治愈87头,治愈率达95.6%,现报告如下: (一)诊断 1.发病托牛年龄:4月龄1头(占病牛总数的1.1%),6~8月龄5头(占5.5%),8~12月龄37头(占40.6%),1~1.5岁35头(占38.5%),1.5~2岁10头(占10.9%),2~4岁3头(占3.3%)。可见,1岁左右牦牛易感,发病率达79.1%。 2.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0年3月至1982年8月在人畜地方性氟中毒的重病区,对猪氟中毒进行了诊断与治疗试验,取得了以下主要结果: (一)发病情况 主要见于产后母猪和新生成窝仔猪。三年中在2524头猪中有95头发病,占3.8%;其中母猪46头,占母猪总数195头的23.6%,仔猪49头,占仔猪总数985头的5%。95头病猪中,治前致死率母猪为2.2%,仔猪为48.9%。发病率伴随胎次增加而有升高趋势,1胎次发病头数占发病母猪数的6.5%,2胎  相似文献   

6.
1983年1月初到4月中旬,我县大批发生以水牛为主,表现跛行、蹄腿肿胀,溃烂,严重的蹄壳开裂甚至脱落,耳尖、尾端干硬坏死(结疤)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不明疾病。全县3.8万头耕牛中,共发病4998头(其中黄牛21头),死亡1049头。其中以芦溪等五个公社最为严重,发病3139头,占全县的63%,死亡649头,占全县的61.4%。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农业(本文指狭义农业,即种植农业)一直是缅甸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5/96年度,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达38.3%(按1985/86年不变价格计算),在全国约1758.7万的从业人员中,有1227.2万人从事农业种植,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4%,全国总人口中,约有75%生活在农村。 缅甸的农业以私营为主,国营农场和农业合作社也经营少量的农田种植。1995/96年度,在整个种植业中,国营部门占0.22%,合作社占1.58%,私营部门占98.1%。 缅甸农业集约化程度很低。1995/96年度,在全国的农户和农社中,种植面积在5英亩以  相似文献   

8.
棘球蚴病几乎遍及全世界,我国牧区均有流行,特别是西北地区更为普遍。因本病系人、畜共患性疾病,不仅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严重损失,并与公共卫生有直接关系,其危害性是不容置疑的。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范围相当广泛(包括8个目、40个属、60个种的动物),其中牛科(包括绵羊)更占有重要位置。我国牦牛约有1230万头,占我国总牛数的六分之一,占世界牦牛总数的85%。但牦牛的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尚不十分清楚,为制定防治措施,我们对本病进行了调查。 (一)材料和方法 1983年10月份,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肉联厂,对来源于碌曲的牦牛535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某工厂化养猪场的迪卡白种公猪40头进行了肢蹄病的观察、诊治和预防,结果:①在40头种公猪中发现32头患有不同程度的肢蹄病变(占80%)。在32头患猪中严重和有跛行的9头(占28.13%),前肢肢蹄病17头(占53.13%),后肢肢蹄病29头(占90.63%);②所检出的肢蹄病按其发生部位和病变不同,共有26种之多。其中在蹄趾(指)部位的病变有蹄壁磨损、蹄踵腐损、蹄踵青肿、趾(指)间腐烂、趾(指)间增殖、蹄裂、假性蹄裂、趾(指)底腐损、蹄冠脓肿、白线病变等20种,在肢体关节部位的病变有腕关节皮肤磨损、感染化脓、跗关节皮肤磨损、化脓与关节炎等6种;③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猪栏环境与地面的质地不良直接引起患部的磨损。继发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坏死梭状杆菌和化脓棒状杆菌;④在防治方面采取以蜂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对我场15年间(1969年1月~1983年12日)的绵羊病史资料做了整理分析,基本摸清了绵羊肠套叠的发生动态和发病原因。并认为早期手术是目前治疗本病唯一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发病情况 自1969年以来,本场所饲养的5个品种羊群中,共发生肠套叠132例,发病率0.35%,死亡68头,致死率51.52%。分析发现本病的发生具有下述几个特点: 1.与季节的关系:绵羊肠套叠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以冬季(11月~次年1月)发病为最高(57例,占发病总头数的43.18%),春季(2~4月)次之(40例,占30.30%),其次为夏季(5~7月  相似文献   

11.
1983年11月~1984年6月,在贵州省镇宁县内,发现一种呈地方性流行的牛马皮肤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多方诊断,为牛马皮肤真菌病。 (一)流行情况 对镇宁县5个区,9个公社,29个生产队的827头家畜进行了抽样调查。城关区水椆木寨发病严重,黄牛发病率为52.63%(其中2岁以下黄牛发病率为90.9%);2岁以下的马发病3匹,发病率为12.5%;其他家畜未见发病。经调查发病数与年龄呈负相关,1日龄~6月龄发病18头(匹),7月龄~12月龄的发病9头(匹),13月龄~18月龄发病6头(匹),19月龄~24月龄发病4头(匹),25月龄以上发病3头(匹)。本病以接触感染为主,有明显的季节性,1~4月份发病率较高。该地区以舍饲为主,厩舍多潮湿,易于真菌繁殖。  相似文献   

12.
1985~1986年,我们在阿拉善左旗宗别立、木仁高勒、布古图、巴润别立4个苏木、镇,剖检26只绵羊和6只山羊,在其中9只绵羊和1只山羊的肺组织中发现1种黑色线状虫体,感染率为31.25%,感染强度3~12条,经鉴定为黑色囊尾线虫(Cystocaulus nigrescen Jerk,1911)。国内仅见新疆在绵羊体内发现黑色囊尾线虫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爪哇与福建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差异,但两者的经济都以农业为基础,粮食的生产水平很相近。根据资料统计,迄至1980年止,爪哇的农业生产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增值额占农业增值额的84.7%(其中粮食作物占75.1%、经济作物占9.6%),林、牧、渔业的产值只占15.3%。而福建的农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福建比较注  相似文献   

14.
动物衣原体病是由鹦鹉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病原可通过病畜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流产胎儿胎衣在动物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有的动物还可经呼吸道、交配等而传染。 (一)羊的感染 鹦鹉衣原体的羊衣原体株可引起羊的以流产为主的多种疾病。1981年在西苏格兰一群绵羊中有156只母羊发生流产,约占11.4%,Brodie等(1983)认为是由鹦鹉衣原体引起的,流产期间和流产后的血样分析,大多数流产羊有高滴度的鹦鹉衣原体抗体。Martinov(1883)报道,在保加利亚15个地区的3808只绵羊中有1263只发生流产,补体结合试验(CF)所检流产羊中有653只是衣原体引起的,占52%,其抗体滴度为1:32~1:2048。Andreani(1983)对意大利部分省的绵、山羊流产作了流行病学调查,在7个省27群的440只绵羊中,衣原体阳性105只,占23.86%,群患病为23/27;并证明从法国进口的21只绵羊和3只山羊也患有衣原体病。Purohit等(1983)在对印度的绵、山羊衣原体性肺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贵州省38个县633个乡(镇)的1121头耕牛(黄牛366头,水牛755头)用蠕虫学局部剖检法在其中45头牛的瘤胃内检出巨盘腹袋吸虫(Gastrothylaxmagnadiscussp.nov.),总感染率为4.01%,在不同性别的黄牛、水牛无显著差异,而与年龄呈正相关。该吸虫的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主要分布于潮湿低洼地区。另剖检768只山羊和91只绵羊,均未发现该吸虫感染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某军马场牧业队的绵羊,每年春未夏初发生瘦弱和死亡。为探讨其原因,我们进行了临床、病理和细菌学检查,最后确诊为肾炎,并且进行了试验性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一)发病情况 在3900只绵羊中,选出291只瘦弱羊,其中87只患有肾炎,占瘦弱羊的30%。病羊中3岁以上的21只,2岁以下的65只;母羊55只,公羊32只。发病月份是3月末到4月初。  相似文献   

17.
应用已建立的分泌抗弓形虫MCAb杂交瘤细胞株(3C_2)诱导小鼠腹水,在50%(NH_4)_2SO_4溶液中4℃保存二年后,经盐析纯化,致敏戊二醛化鞣化绵羊红细胞制备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反向间接血凝诊断试剂(MCAb-RIHA)检测已纯化的弓形虫可溶性抗原,灵敏度为7.43μg/ml;应用该诊断试剂对甘肃省部分弓形虫流产高发区的绵山羊血清435份(其中天祝县125份、古浪县121份、景泰县189份、高台县种猪场猪血清65份和人工感染羊兔的血清29份进行了弓形虫循环抗原(CAg)检测,共检出CAg阳性血清160份,阳性率30.3%(160/529),同时用IHA和RIHA诊断法对529份血样进行了血清、抗体(Ab)和CAg的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用以上两法同时检测的529份血样结果:151份Ab阳性,阳性率28.5%(151/529),107份中Ab、Ab均为阳性,占CAg阳性总数66.9%(107/160),占Ab阳性总数70.9%(107/151)。仅检出CAg阳性数53份,仅Ab阳性数44份,各占阳性总数的33.1%(53/160)和29.1%(44/151)。证明受检羊群和猪场同时存在既往感染史(Ab)和现症感染(CAg)。进而证明McAb-RIHA方法对弓形虫病早期诊断、流行病学监测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以及辽宁、内蒙、陕西、甘肃等地区,母驴怀骡驹后,到妊娠后期,每年都有部分出现不吃不喝的拒食现象,称为“驴怀骡临产前拒食症”,也有的地区叫妊娠中毒症。若措施不利,治疗不当,死亡率很高。据涿鹿县1973年15个家畜配种站的不完全统计,1972年共怀骡的驴509头,患临产前拒食症者69头,占13.55%,其中死亡母驴25头,占36.23%,死亡骡驹45头,占65.21%。 近几年来,我们走访了宣化、怀来、涿鹿、怀安、万全等县的县、社配种站、兽医院和部分社、队,调查了防治驴怀骡临产前拒食症的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县农村素有养羊习惯,而绵羊肠套叠时有发生。近年来,我站共收治此病24例,手术治疗获得较好效果。 (一)临床资料 所收治的24例肠套叠羊均为成年绵羊,其中母羊17例占70.8%,公羊7例占29.2%。  相似文献   

20.
从70年代中期以来,我县对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坚持开展以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使布病阳性率不断下降。1985年经区兽医总站检查、验收,已达部颁标准,为了进一步控制布病的流行,巩固免疫成果,按区兽医总站统一部署,开展了以监测淘汰布病阳性种公羊为主的血检工作,共检疫羊11080只,检出阳性者:光滑型25只,粗糙型25只,各占0.225%。同心县位于宁夏中南部,草原面积辽阔,草场系荒漠干旱型,畜牧业以养羊为主,现存栏羊40万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