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议新闻是指与会议内容有关的所有报道的统称。一些重大会议内容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在党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党报作为党的喉舌,主要是通过大量对党政机关、领导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与工作部署的报道来实现的,会议报道尤其是对一些重要会议的报道,一直是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内容,党报的新闻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向人民群众做好会议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
过多过滥的会议报道,令人生厌,可是新闻圈内人皆知,出入会议、采访会议,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活动之一,会议也是新闻的“富矿”。新闻史上许许多多的精品名篇,就出自会议。对创新会议报道的要素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搞好会议报道的规律性、增加会议报道的创造性,跳出会议报道一般化、程式化的“窠臼”而赢得受众。必须明确,新闻媒体是创新会议报道工作的主体。我们可以发现,同样一个地方,不同的媒体,对于同一个会议的报道,常常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因此而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媒体之间会议报道的整体创新工作也会存在差异。这说明,媒体对…  相似文献   

3.
会议新闻是各类报纸,尤其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许多方针政策大都要经由会议来传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定势,会议新闻由于报道内容上的单词枯燥、报道方式上的陈旧呆板,一直有着一副十足的“宣传”面孔,往往妨碍了新闻舆论引导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新闻记者,顾名思义,应该是新闻的纪实者。可是在当前的一些新闻采写实践中,情况常常不是如此,例如我们党报所大量进行的各类会议报道。我们的记者在这些报道中担当的角色,常常就并不是新闻的纪实者,而是党委,政府部门的“宣传干事”,或者叫“新闻秘书”。  相似文献   

5.
张海龙 《党的建设》2008,(10):34-34
时政类电视新闻的主体常常是会议报道、先进典型报道、部分文件或政策法规以及一些部门和行业工作成就报道等。处理好这几类新闻是时政新闻摆脱同质化、实现差异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0,(15):43-43
当“犀利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之势从天涯论坛走红,媒体铺天盖地,不惜花大篇幅予以或深或浅的报道。就连央视的新闻也从会议报道中省出时间来凑热闹。  相似文献   

7.
翻开报纸是会议报道,打开电视机是会议新闻,扭开收音机还是会议消息、有人说,现在是文件成“山”,会议成“海”,整天忙于爬“文山”,游“会海”。的确.眼下“文山会海”已成为一大“灾”各级干部都陷入“文山会海”之中:由于“文山”叠嶂,难看顶峰,“会海”无边,不能上岸,许多同志疲于奔命,叫苦不迭。桌机关一名领导干部说,在年终岁首,他一连开了三个星期的会,共计开了14个会,会前会后形成的文件、材料达20余份。  相似文献   

8.
作为条线记者,跑机关会议是常有的事,写会议报道也是必不可少的“规定动作”。会议作为一个权威的信息发布源,在发布官方信息的同时,其中往往蕴藏着许多读者关心的其它信息,这就向记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在完成好“规定动作”时,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敏锐的新闻敏感性去捕捉会议新闻背后的新闻,充分运用“自选动作”,挖掘更深层次的新闻线索,披露更有价值的新闻,从而更好地为服务读者。  相似文献   

9.
会议报道对于报纸十分重要,尤其是党报。如果没有会议报道,有的报纸要闻版甚至就会开天窗,对此,党报编辑会深有同感。本着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很多报纸前些年积极地进行了会议报道改革。但  相似文献   

10.
改进会议报道,是新闻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新闻媒体特别是地方新闻媒体深感挠头的难点。有人讲,改进会议报道动力虽源自媒体自身,但关键在于外部  相似文献   

11.
眼下许多会议走了样子,没有了集思广益的讨论,变成了一言堂;没有了凝聚共识,变成了权威发布;没有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了众星捧月。一些基层和地方领导干部把会场当成了个人的舞台,一些地方新闻俨然就是这些"电视明星"的会议"串烧",以至于让人觉得领导干部一天的工作就是开会。本该研究问题的会议变了形式,"会"演变成"官云亦云"、"权云亦云"、"会云亦云"。上级一开会,下层各级就一一开会落实,上级一个会,下级一串会。  相似文献   

12.
一是少开大会,多做调查研究。这既是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要求,也是计生系统当前的实际需要。我们这几年有些会是开得很有准备,也很成功,但不否认,有些会议准备粗糙,实际效果并不佳。因此,少开会不但有利于腾出时间深入调查研究,而且有利于我们充分准备,把该开好的会认真开好,开出效果来。我们研究决定2002年在会议安排和调查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较大的改革。在会议安排方面,总的原则是2002年在上年度的基础上减少大小会议20%以上,减少会议经费20%以上,除召开几个小型座谈会外,只开一个大会(去年是3个),就是集中精力开好全省计  相似文献   

13.
新论摘编     
会议新闻要减少程式化报道《中国新闻出版报》刊文说,要想改进会议报道,必须明确究竟什么才是会议新闻,了解会议的新闻价值到底在哪里。现在一般的会议报道着眼点是放在了会议本身,报道的主体是会议主办者的主观意图和领导同志“指导工作”的讲话,所以,大多是枯燥的程式化的报道,而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会议新闻。所以,会议报道改革的指导思想,首先就是要减少程式化报道,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变“会议动态”为真正的新闻报道,这就要求记者在参加各种会议时,要时时想着“新闻”二字,善于从各种会议当中发掘出新闻采,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上有些人眼里,对媒体曝光怕得要死,恨得要命,认为记者戳了他们的“痛处”,揭了他们的“伤疤”,便恶语伤人,把正确的批评性报道斥之为“乌鸦新闻”。其实,乌鸦是益鸟,只是由于它的叫声粗厉嘶哑,加上一身黑装,往往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但乌鸦警惕性很高,当它发现有什么动静时,就会发出惊叫声,有“预报”之功能;而迷信者则认为,乌鸦总是口出“丧信”,给人带去的是“凶信恶报”,难怪一些心中有“鬼”的人,把批评性报道诅咒为“乌鸦新闻”。什么叫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语),当然也包括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预告、预警等。特别是被一些人污蔑为“乌鸦新闻”的批评性报道,除对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批评,起到警示作用外,  相似文献   

15.
类似“强调”、“指出”、“要求”这种近乎程式化的“三段论”,在地方党报的领导活动及会议报道中司空见惯。有些记者,也愿意在原有的模式下凭着领导讲话或是会议材料照本宣科,或出于惰性,不愿意创新,或出于麻木,已然忘记了要有所突破。但是,如同厨师总是做那老三样,顾客断然会不买账,自然门庭冷落。  相似文献   

16.
李涛 《城市党报研究》2004,(5):22-23,25
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呼唤新闻宣传的创新,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做到“两个满意”——领导和群众都满意,怎样做活“创新”这篇文章?我们在办报实践中,按照“三贴近”的要求进行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一些看法,提供给同仁。会议报道多一些“换位思考”会议报道是党报日常报道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创新? 我们要求记者、编辑脑子里首先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会议中哪  相似文献   

17.
会议报道的程式化是会议新闻的一大弊端。克服会议报道的程式化,既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去采编会议报道,又要从新闻改革的高度去革新会议报道,二者不可偏废。首先,克服工作上一般化处理会议消息的习惯,作为地市级报纸,会议消息比较多,因其多,又往往引不起记者的报道兴趣,容易一般化地处理,套用程式。只有把会议报道的重要性提高到重要位置上,才能克服会议消息在新闻采写编辑工作中一般化对待的积习。才能突出会议的新闻价值。其次,加强策划,提高会议消息在新闻报道中的质量。记者要从会议的各自不同的内容出发,把不同内容的会议特…  相似文献   

18.
在政协第十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与委员们进行了互动和交流。在开场白里,汪洋说:“对于一个新来的省委书记,最难做的事,就是在他情况不了解的时候还要发表意见。按照道理来讲,这样的会议,我只是来听大家讲话,了解情况,为我未来领导广东的工作打一个基础。但是这样的会,如果不讲意见的话,好像还过不了关,大家会有很多的想法:为什么省委书记与会一言不发?”  相似文献   

19.
夏军 《理论文萃》2009,(6):62-64
1993年8月,我在邮件中发现一封印有“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信,寄信人是钱学森。这是我收到钱先生的第一封信。因学术交流,常有一些学者或读者的来信,相互探讨一些问题。而钱学森,这位“中国航天之父”,会有信来,确实有些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20.
正时政新闻是政治新闻的报道,毫无疑问它是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传播信息,来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时政报道是党报承担的最重要报道任务之一,也是党报的传统强项和优势项目。众所周知,党报的功能定位、规范要求、言说形态有别于都市报和晚报。党报时政报道的创新,一直是个"难啃的骨头",如何让党报时政报道"活"起来、"亮"起来,将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完美结合,做到"党报姓党"这一基本原则与"新闻立报"这一办报理念有机统一,一直是党报新闻工作者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