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戒赌集趣     
娄国忠 《政府法制》2008,(20):53-53
赌为万恶之源。中国赌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历朝历代,赌法虽形形色色,但实质均不过“戏而取人财也”。与赌博伴生的是戒赌和禁赌,赌博不但是污染礼会风气、损害身心健康的劣习,而且是破坏家庭和睦、影响社会安定的祸根,历来为劳动人民所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2.
林宇 《中国律师》2011,(4):57-59
网上开设赌场是指利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和现代金融交易手段组织他人从事赌博的行为。网上赌博由于其发展迅速,参赌人员众多,涉案金额巨大,比传统赌博方式具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3.
妻子深陷赌博泥潭不能自拔,丈夫变卖家产背井离乡,终于帮妻子成功戒赌。脱离赌海的这对夫妻决定自曝家丑,以自身惨痛经历现身说法,向世人宣传赌博的危害并劝人远离赌桌。为了使自己的戒赌、反赌活动更有说服力,对赌博深恶痛绝的丈夫先偷师学艺掌握了各种“赌博秘籍”……  相似文献   

4.
赌博死灰复燃 赌博是典型的社会糟粕之一.在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之初对赌博的打击力度比较大,赌博顽疾曾一度销声匿迹。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赌博这一社会毒瘤又几度死灰复燃。尤其是近几年,赌博现象在基层盛行,无论在城镇街道还是乡野山村,赌博的渗透力日渐增长,赌博再次成为影响基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商务与法律》2006,(3):52-52
网络赌博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通过互联网在虚拟空间中进行赌博活动的“高科技”赌博方式。目前互联网上共有2300家赌博网站,全球网络赌博每年所涉及的金额高达120亿美元。虽然这些网站的用户有近一半住在美国,但它们几乎都将总部设在美国之外。有关资料表明,网络赌博往往与洗钱犯罪、有组织犯罪等相关联,并对青少年成长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美国对网络赌博持坚决反对和打击的立场。  相似文献   

6.
禁赌须重典     
中国是有着赌博的“悠久”传统。据史料记载,赌博早在先秦时期就已较为普遍。到秦汉时期,赌博的种类逐渐增多。至汉代,博戏则已蜕变成“戏而取人财”的活动了。唐宋时期,赌博现象几乎渗入社会各个阶层。明朝中晚期,赌博活动炽盛,晚清赌博之风猖獗,这与当时社会上重利,奢侈消费的世风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律师》2005,(6):92-92
司法解释明确,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303条规定的“聚众赌博”:组织3人以上赌博,抽头渔利数额累计达到5000元以上的;组织3人以上赌博,赌资数额累计达到5万元以上的;组织3人以上赌博,参赌人数累计达到20人以上的;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赌博,从中收取回扣、介绍费的。  相似文献   

8.
非存款类放贷组织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但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本文从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的定义、特征及分类入手,简析了其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比较了国外相关制度,提出了完善我国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跨境网络赌博犯罪组织多向澜湄流域国家转移,并持续对我国社会经济秩序与人民利益造成威胁.因此,以澜湄流域执法合作为背景,探索完善跨境网络赌博犯罪侦查打击与合作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当前跨境网络赌博犯罪呈现出的新特征,跨境网络赌博犯罪侦查打击的困境,可采用多途径解决管辖权争议、加强情报信息共享建设、提高电子证据取证能...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打击日益猖獗的网络赌博,美国是最早“封杀”网络赌博的国家之一。2003年,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决定对互联网赌博活动加以限制。主要做法是限制美国网民使用信用卡和通过银行账户向国外赌博网站支付赌金。美国甚至限制为网络赌博提供广告服务。  相似文献   

11.
赌博犯罪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赌博犯罪与杀人、抢劫、强奸等犯罪有着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赌博犯罪一般没有很直接的受害人,并且这种犯罪一般并不直接涉及暴力,所以其社会危害性也就没有杀人、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但是赌博犯罪本身具有普遍性、顽固性、破坏性,这就决定了对赌博犯罪研究的重要性。我国刑法第303条对赌博罪罪名及罪状的规定都很简单,但实际上赌博犯罪的具体情况非常复杂,适用刑法时,还有很多问题存在着模糊的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释。一、赌博犯罪概述在讨论赌博犯罪之前.首先要弄清楚赌博的含义。根据辞海的解…  相似文献   

12.
网络赌博是一种新型的赌博活动,类型较多,有三大特点:隐蔽性强,成本低、风险低,超越时空性。网络赌博具有较之传统赌博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利用网络组织实施赌博活动的犯罪行为,应认定为赌博罪。网络赌博中的“开设赌场”分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单位网络赌博成立犯罪。网络赌博对我国赌博罪的立法启示:提高法定最高刑期、明确罚金刑、增设“没收财产刑”。此外,可设立滥用计算机罪,完善电子证据立法,加强综合治理等。  相似文献   

13.
谢才萍组织、领导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3个特征:组织者、领导者为女性;生成过程表现为“由赌及黑”、“以赌养黑”;形成重大影响过程中存有“保护伞”。为了防止此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需要加强转型时期的女性利益观和法制教育;改善就业环境以减少社会闲散人员;加大对赌博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戒力度,铲除赌博滋生的土壤;亟需加强对公权力尤其是警察权的监督,以防国家工作人员沦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14.
梁江涛 《江淮法治》2009,(22):16-16
近日,一条爆炸性消息在足球圈内不胫而走,沈阳一个涉嫌操纵国内联赛的赌博团伙被警方抓获,多名足球圈人士涉嫌与赌博团伙合作,操纵国内联赛赛果。负责侦办此事的辽宁省公安部门相关人士日前向媒体表示,此事暂不便向外界透露。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农村赌博现象成为阻碍三个文明建设一个突出性的社会问题,本文探讨了新时期农村赌博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涉案地下赌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赌场,无论其本身涉及的赌博危害,还是由此引发的其他刑事犯罪,都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妨害社会的改革稳定发展。关于赌场的概念,法律及司法解释中并未有专门的定义。有人认为赌场是专门从事赌博活动的场所,吸引大量不特定的赌徒在其中进行赌博。。笔者由此概念启发,认为赌场是专门从事赌博活动,吸引不特定数量的赌徒在其中赌博,  相似文献   

17.
赌博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外主流文化一直视其为不良行为,几乎历来各国统治者都制定过禁止赌博的法律法规和措施,然而赌博却仍旧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世上。时至今日,出于刑法谦抑性和刑法经济性考虑,加上非犯罪化思潮的推波助澜,很多国家已逐渐放开了对赌博的禁止。针对目前中国时禁时弛的刑事政策以及禁而不能的赌博现状,学界展开了有关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争辩。本文中,笔者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利用法经济学的分析工具阐释了赌博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争端,并对赌博非犯罪化的正当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体育赌博犯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赌博犯罪是以体育比赛的结果论输赢,从而决定财物得失的特殊赌博犯罪。犯罪组织是层级代理的"金字塔形"结构,依靠网络等科技手段较隐蔽。我国体育赌博犯罪具有深刻的社会转型与体育改制等背景。体育赌博犯罪具有全球化、集团化、智能化、多样化和巨额化等特征。其危害性除了败坏社会风气、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和危害金融安全,还破坏了体育公平竞争原则、造成体育竞技水平下降和冲击体育彩票事业。  相似文献   

19.
丁言 《中国监察》2008,(18):47-47
古人云:“天下之倾家者,莫速于博;天下之败德者,亦莫甚于博。”近年来,赌博歪风不断在国家公职人员队伍中蔓延,涉赌金额越来越大,成为一些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的助推器。湖南省湘潭市发改委原主任潘翔凌纵容赌博恶习种下祸根,疯狂赌博诱发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犯罪,最终不仅输掉了钱财,更输掉了事业,输掉了人生,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深刻教训再次说明:要让党员干部远离赌博,必须认真分析原因,寻求良策。  相似文献   

20.
赌博罪,是一种妨害社会风尚的犯罪。近年来,社会上赌博活动相当盛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参与赌博的人员由过去的少数“赌头”、“赌棍”发展到相当一部分待业人员、个体户、青工、学生,甚至还有极个别的党员干部。赌博的方式也由繁到简,立在弄室口猜钞票号码也可赌博,赌博活动场所由秘密向半公开、甚至公开发展。还成为凶杀、抢劫、盗窃、贪污等犯罪的诱因,赌博已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司法实践中关于认定赌博罪的一些问题,提出意见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