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志宇 《法制与社会》2012,(33):116+119
为贯彻落实修改后《刑事诉讼法》关于询问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相关规定,某基层检察院积极组织侦监部门干警开展对接工作,在修改后刑诉法实施前,就询问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意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
刘晓涛 《人民检察》2022,(17):62-64
<正>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以下简称“侦监协作”)机制是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刑事案件办理质效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拟探讨侦监协作机制运行中的经验、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对完善该机制有所裨益。一、侦监协作机制探索的有益经验(一)强化制度建设,设立侦监协作办公室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后,检察机关切实加强侦监协作机制的落实,按照《意见》要求,依托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设立由检察机关常驻检察官和公安机关法制部门专门人员共同负责的侦监协作办公室,并根据地方司法实践制定本地工作细则,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工作台账,为机制运行提供操作指引。  相似文献   

3.
曾杨  李俊 《法制与社会》2013,(34):159-160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刑诉法》实施九个月以来,侦监部门落实刑诉法确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情况,结合实际,就侦监工作如何应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行分析探讨,对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是检察机关为依法行使检察职权,由专门人员对侦查机关或者侦查部门提请批准(决定)逮捕的案件经过审查后提出捕与不捕意见的检察文书。最高人民检察院侦监厅在2002年审查逮捕工作方式改革中将《逮捕案件审查报告》和《逮捕案件审批表》整合为《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这种改革方式简化了内部工作程序,对有效解决办理审查逮捕案件时限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等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改,使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诸项修改将读侦查监督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以及排除非法证据、加强诉讼监督等方面的新规定,原《刑事诉讼规则》也根据刑事诉讼法新修改的内容、原则作要求,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我们侦监部门全体干警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积极应对,为明年起的正式实施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6.
一、新执法环境下强化自侦案件检察内部配合机制的必要性修改后的刑诉法对自侦、侦监和公诉的要求均有提高,如何寻求新形势下执法工作的更好开展,强化检察内部侦捕诉配合机制是一条必然路径。检察机关在行使职务犯罪案件控诉权时,检察系统内部的自侦、侦监和公诉三部门要根据刑诉法规定的"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来定位其职能分工及其相互关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的大潮中,如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争创一流的赶超意识,努力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上闯出一条新路,实现侦查监督工作的新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侦监干警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侦监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在“八个方面”上下工夫,以实现侦监工作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按照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要求,各地检察机关设立了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以下简称“侦监协作”)办公室。如何更好地发挥侦监协作机制的作用,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应坚持以案件审查办理为主线,以实质化运行为抓手,充分发挥侦监协作机制监督前哨、诉前主导、协作配合的作用,强化机制建设,促进履职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在现有刑事司法体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侦、捕、诉、辩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侦、捕、诉、辩衔接机制,寻求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权的平衡点,一直是司法实务部门不断探索和力求解决的一个难题。但实践中,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侦、捕、诉、辩衔接机制的步伐始终显得步履艰难而蹒跚。《律师法》的修改,削弱了公权的强势,给传统的办案方式和机制带来了挑战,使司法实务部门真切地听到了《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前奏曲,感受到了法治进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明确在公安机关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目前机构运行初具成效,侦查监督效能增强,检警配合更加紧密。实践中,因职能部分重合,侦协办运行实质化效能打折扣,同时还面临信息共享不及时、检警工作理念及考核指标不统一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健全侦监协作配合机制,要整合监督资源提升监督能力,科技赋能拓宽监督线索来源,以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引领监督与配合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最高人民检察院《"十二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通过深入贯彻实施"科技强侦战略,进一步实现检察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各级检察机关高度关注"科技强侦"战略突出现代科学技术对反贪侦查工作的引领作用,努力坚持以"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以下简称"两化")为主导,积极推动和落实"两化"建设,初见成效。加之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正式通过,又为反贪侦查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和严格的法律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市院余啸波副检察长和市院侦监处提出的打造侦监干部核心本领,切实提高办案质量、效率的工作要求,宝山区院侦监科针对2007年以来批准逮捕后,在公诉阶段改变定性的捕诉不一案件,从证据的角度进行了仔细分析、比对,由深入剖析案件质量入手,查找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影响、制约提高证据分析能力的瓶颈所在,力求找准打造核心本领的突破口及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修改后的刑诉法强化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但同时也对检务保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认真研究修改后刑诉法实施给检务保障带来的新挑战、新情况、新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应对,是检察机关全面顺利实施新刑诉法必须面临的课题。一、修改后的刑诉法新增检务保障的主要内容(一)新增了侦监部门的工作量一是增加了逮捕案件工作量。新刑诉法除明确"社  相似文献   

14.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审判监督程序作出了重大修改,丰富了申请再审法律制度的内涵。2008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审监程序解释》),紧密结合司法实践,具体  相似文献   

15.
5月30日,连续四年荣获南阳市自侦工作第一名的河南省唐河县检察院建立了《自侦案件办理暂行办法》、《自侦案件办理全院一盘棋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将配合与制约融为一体,坚持主诉检察官指导自侦案件的侦查,案件一旦立案,公诉部门参与案件的审查、立案、侦结等要环节,强化“谁指导,谁办理,谁负责”的责任制。对重大疑难案件,公诉部门邀请自侦部门参加法院公开审理的旁听。侦监、技术等部门根据需要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确保实现自侦案件侦诉判的三个百分之百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成璐 《中国检察官》2014,(13):58-60
正侦侦监部门引导侦查,是指侦监部门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中,通过适时提前介入侦查、审查案件材料等途径,对法律适用、证据的搜集、提取、固定及侦查取证的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刑事控诉顺利进行的一项工作机制。近年来,西安市雁塔区新型犯罪案件、疑难经济犯罪案件、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刑事案件不断出现,而公安机关的侦查力量相对比较薄弱,难以侦  相似文献   

17.
健全完善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已经逐渐成为检警共识,并取得实质性成效。F县检察机关深入践行侦监协作机制,通过检察官常驻、信息共享、跟踪监督等措施推动侦监协作机制落实落地。针对目前侦监协作机制建设存在的认识不清、考核标准不一、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统一司法理念、优化业务考核、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分析研判,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平台作用,不断提升检警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水平。  相似文献   

18.
拯救     
2005年6月2日,璧山县检察院侦监科收到了公安机关移送批捕的两个案件卷宗,两位犯罪嫌疑人竟是父子俩,并且都涉嫌贩卖毒品罪。“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一个怎样的孩子?”侦监科的检察官们感觉到这个案件不一般。  相似文献   

19.
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反映了以双赢多赢共赢为核心的侦查监督理念的新发展。上海市徐汇区检察院依托侦监协作办公室和大数据技术,推动侦查监督从事后监督到事中监督、从个案监督到类案监督、从数据共享到数据共用转变。然而,侦监协作机制背景下的侦查监督实践仍面临检警认识有待统一、考核指标设计有待完善以及数据共享程度不深等难题。为此,需要发挥侦监协作办公室的“前端”优势,加强理念传导、凝聚侦诉共识;建立立体评价体系,激励检警同向发力;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协同办案效果;强化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推动数据共享、共用走向数据共治。  相似文献   

20.
修订后的律师法(以下简称:新律师法)已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与刑事诉讼法相比,在某些方面做了大幅度的修改,赋予了律师更充分的调查取证权、会见权等权利,同时也给检察机关,特别是自侦、公诉、侦监部门的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人结合自身在开展侦查监督工作中的实际,就新律师法对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带来的影响,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