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倪松华 《法制与社会》2012,(18):288-290
未成年人毒品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未成年人毒品违法犯罪现象较为突出.重视和加强对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的预防研究,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今后发展的大问题.本文试从瑞安市人民法院已审结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特征出发,简析未成年人涉毒品犯罪的成因,从而提出如何防范未成年人毒品犯罪对策.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决定了应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对策也应该具有其特殊性。本文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梳理以及对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的分析,针对目前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立法的缺憾,提出了应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检察环节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存在的问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建立,是修订后刑诉法的一个亮点,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并没有做出完整的程序性规定,不可避免地将影响到该制度的实施效果。对于检察环节而言,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缺乏必要的前置封存程序。《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8条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国的未来和希望。可是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逐日递增,未成年人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社会的焦点。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犯罪也呈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也变得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全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了解未成年人的身心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社会学校和家庭怎样去做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孙贵彬 《天津检察》2008,(4):14-14,13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情况有了很大变化,涉嫌的罪名从盗窃、抢劫等财产型犯罪,发展到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包括伤害致人死亡)、强奸,以及制造枪支、招摇撞骗等多种类型,特点为犯罪主体低龄化、团伙化,且犯罪手段残忍趋于成人化等。分析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主观上的原因即未成年人个体自身的原因,一般认为,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评价以及是非曲直的评判能力,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7.
王婷 《法制与社会》2014,(8):255-256
未成年作为犯罪主体根据各种普世观其实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变化等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率已经逐年上升,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本文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越来越多,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有其独特的特点,犯罪原因有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应采取多方面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和解制度是利用和解、调解等方式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为未成年人这个特殊群体提供一个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平台的制度。而博弈这个经济学分析工具正好完整地论证了该和解制度如何平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被害人、被告人以及国家之间的利益,从而论证了该制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而且,透过博弈均衡工具,可以看出该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合理构建完善该制度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魏志明 《法制与社会》2010,(21):134-135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一个普遍存在且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很长时间以来,未成年人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影响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虽然理论界对此问题进行了长期而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也为司法实务提供了借鉴,但总体来讲,专门从刑法学立法的角度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论述的论文并不太多。本文正是在借鉴各国学者丰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现行刑法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在刑法实体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立法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和未来,但是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追究其犯罪足迹,探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是当今社会研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重大课题。本丈对有关文献进行了阅读研究和对亲自前往重庆市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进行了的实地调查,获得了下面正文的一系列的数据,并结合理论和实际调查的现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粗率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郭卓屏 《法制与社会》2010,(18):90-90,105
自2006年以来,增城市未成年人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犯罪形式也由过去的小偷小摸向抢劫、抢夺、伤害、强奸、贩毒等恶性犯罪发展,未成年人犯罪危害社会治安,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让未成年人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健康成长?这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就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作了简要的总结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已是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刑事犯罪的一个特征和趋势,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成为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因此,本文就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以及预防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陈维环 《法制与社会》2011,(36):277-278
本文对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内涵、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原因,并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净化文化领域等方面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从而力促未成年人遵守法律、法规,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相似文献   

15.
犯罪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处于人生的"危险年龄"段。事实表明:近几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严峻,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错综复杂,包括生理、心理、认知能力、人格等主观与社会环境等客观原因。但是综合分析离不开具体分析的辅助,本文试图从犯罪心理角度深入解读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快,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逐年增加和恶性加剧的严峻态势。如何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及思维阅历等特点,采取有别于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方式,实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已成为我国法律理论和实践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司法改革者提出了刑事和解的理念,并首先将此运用在未成年人司法领域,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以此为考察,笔者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和解机制的构建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激增,成为了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社会问题。本文就如何积极有效的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如何才能更好的应对未成年人犯罪后的刑罚问题,对未成年人用刑又有哪些特殊之处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正刑事责任是指犯罪分子应当承担的国家(通过法院)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根据其符合法定犯罪构成的行为对其提出的相应的谴责、限制和剥夺等刑事法律后果的地位或状态。[1]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违法犯罪的现象自古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立法历史悠久,现行《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规定,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刑事责任范围的限定、以及犯罪后刑  相似文献   

19.
李东方 《法制与社会》2011,(20):271+276-271,276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形势非常严峻,这主要体现在犯罪率的居高不下。尽管我国早已出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而且我们的国家、政府和各级相关职能部门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预防效果并不明显。为此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法学理论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查阅不少关于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著作,可发现观点相差无几,甚至有些观点是泛泛而谈,并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为此,本文结合办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希望能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寻找一个切实有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0.
目前,青少年犯罪与走私、毒品犯罪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研究也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多年来,我国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研究、预防、治理工作,建立了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治理体系,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研究起步较晚,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治理体系,仍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结合学习、生活中的体会,谈谈我对青少年犯罪的一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