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渝鄂湘黔边区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区际分割和部门分割等多重分割,严重阻碍着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为加快渝鄂湘黔边区统筹发展,必须构建边区统一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规范、有序、自由流动,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促进统一市场形成;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区域整体规划与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建立边区劳务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市场构建。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是促进劳动力和劳动资料有效结合的基本手段。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实现劳动力流动和人才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流动机制与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的问题1.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形势短期内难以改变,社会流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拥有12亿多人口,其中劳动力有7亿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占有自然资源相对较少,致使劳动力过剩。在农村,目前就有将近40%的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亿人之多,其中10%能够就地消化,…  相似文献   

3.
梁荣 《新东方》2001,10(2):5-10
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市场。目前农业产业化市场培育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发育形态初级化、规模化程度低、调节功能不健全、法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产品运销组织化程度低等。促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发育的方法只能是: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培育和发展土地市场、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培育和发展农村资金市场,建立和培育农业技术市场。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0,(3)
正《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对推进中国内地城镇化进程或者城市建设人才保障机制来说,这无异于吹响了更为嘹亮的冲锋号角。近日,国家适时出台《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  相似文献   

5.
张长虹 《前沿》2003,(4):39-40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的特点 :实际劳动力供给量越来越大 ,实际就业需求量明显下降 ;结构性失业的矛盾突出 ;就业格局发生非稳定性的重大变化。结合经济形势给出了问题的对策有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有效提高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能力 ,缓解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 ,逐步形成市场导向型的就业机制。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为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制度保障。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完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就业是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全要素生产率不高、劳动力社会流动不畅、新经济发展对就业冲击等深层次问题,直接影响着就业质量水平。破解当前就业领域难题,亟待提升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破除妨碍劳动力社会流动体制机制弊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保障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市场与铁路企业王维国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当前培育市场体系,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重点之一是建立劳动力市场。随着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必将推动铁路企业劳动用工和人事管理的深层次变革。一、劳动力市场将为铁路企业发展创造良好...  相似文献   

8.
以大量的农村青年劳动力为主体的跨省区、向非农产业的流动,成为湖北地区社会转型期一个重要而显著的特征。目前,这种流动模式对湖北发展的制约正逐步显现。国家在区域经济布局合理化上要发挥更大作用,政策关注的重点应当从当前确立与完善劳动力市场转向通过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来促使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同时,必须改革关于区域间劳动力流动的制度,彻底改变目前劳动力输入地的“经济吸纳、社会拒绝”的地方政策,促使“民工”变成“居民”。  相似文献   

9.
浅议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来看,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采取制定和完善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专门法律、法规和政策,改革就业制度,加强农民工的培训,改革农民工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0.
荟萃园     
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态势杨宜勇撰文指出,中国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政策,一方面要加强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继续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吸收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第二,实施城镇化战略,进一步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合理有序流动;第三,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第四,加强职业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劳动者再就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向“三非“倾斜。①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  相似文献   

11.
单剑峰 《人民论坛》2012,(23):234-235,25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西部地区,培育新型农民是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西部农村的基本情况是人多地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仍然面临观念滞后,任务繁重,机制不全和资金制约等困难。西部要采取创新思想,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完善机制,丰富内容和改善社会环境等措施来培育新型农民,以促进西部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韩淑娟 《长白学刊》2013,(5):109-115
基于山西省已回流劳动力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当前劳动力回流的性质。结果表明:劳动力回流受到原流入地推力和原流出地拉力的共同作用,但拉力作用更大;不同个体差异的劳动力对于推力和拉力作用的响应程度不同;结构性矛盾是地区间劳动力流动的突出问题,东部地区“挤出”低人力资本的劳动力,中部地区则开始就高素质劳动力展开争夺。其政策含义是:在劳动力流动新格局下,中部地区应创新制度改革,探索劳动力优势与经济增长互为促进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试论政府对农业劳动力的引导丁绪欢·刘为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初步建立和进一步的发展,传统的劳动就业机制将逐步为市场导向配置劳动力机制所取代。长期以来限制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局面被打破了,这给几千年来固守土地的中国农民以极大的吸引力。再由于现代...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12月25日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构建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格局,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推动高质量社会性流动,对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激发人才活力,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力发展和培育劳动力市场,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以农业为主业的西部地区,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非常迫切而又现实可行的途径。一、西部农村劳动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成因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劳动力市场非常广阔。根据农业部对全国13个省、134个村庄的调查,2001年农村外出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23.3%,  相似文献   

16.
和谐的社会需要合理有序的流动,良性的社会流动机制能够激发社会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和谐。通过对社会流动机制的具体分析以及目前社会流动领域存在问题的概括,探讨如何从制度、组织以及观念等方面着手培育与和谐社会内在要求相一致的社会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度关注民生工作,对促进就业工作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相似文献   

18.
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我国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到无、再到有的曲折讨程。这其中除了理论上和国家政策上出现偏差外,信息保障没有跟上可以说占有相当的比重。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劳动力的流动;而流动具有充分与非充分之分,其主要决定因素就是劳动力流动信息。那么,我们该如何去看待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保障以及在现实中又如何加强信息保障?本文试图对这方面进行一些初步探讨,力求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提供部分基本思路。一个市场的存在必须具备供求双方,劳动力市场也不例外。劳动力供给者与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通过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合理有序的流动,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流动量的增多,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形成城市中一个新的人口群体——暂住人口。如何管理、教育、服务好暂住人口,也成为市场经济对公安工作提  相似文献   

20.
城乡统筹的实质是把农业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与城市统筹规划、整体协调,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该文提出了城乡统筹就业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体系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促进城乡之间劳动力双向流动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