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欧的政治制度实质上就是苏联的政治制度,它是二战以后即十月革命三十余年之后通过苏联的军队、苏联的代理人、或苏联政治制度的副产品移植过来的。东欧第一代领导人就是副产品。他们中许多人在莫斯科度过了若干年甚至几十年,而某些人,如季米特洛夫,甚至成为苏联政治工具的一部分。东欧党派政治制度的所有特征都源于苏联并被成功地移植到  相似文献   

2.
英国伦敦大学斯拉夫和东欧研究学院1984年1~6月举办了一系列讨论会,专家们就苏联、东欧和中国的制度合法性、军队的作用、个人崇拜现象、干群关系、政教关系等问题发表了看法。马丁·麦考利和斯蒂芬·卡特将这些专家们的看法编成一本论文集,取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领导与继承》,现将这些学者对东欧现行领导人的剖析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由欧洲电台广播公司成立于1950年,后在1976年同自由电台广播公司合并,改称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广播公司,总部设在华盛顿。该公司所属的自由欧洲电台,总部设在西德的慕尼黑,每天向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这五个东欧国家进行广播,拥有3100万经常性的听众,每周约有2500万东欧人士收听它的广播。从表面上看,这家电台是由美国私人经营的企业,但它的幕后却是美国国会,它的经费来源也主要由美国政府提供。  相似文献   

4.
进入80年代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东欧努力改善和加强同西方的关系,一方面体现了东欧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另一方面体现了东欧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愿望。这不仅有利于东欧各国国内经济改革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有利于欧洲局势的缓和,有利于世界局势的安定,是和平问题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虽然80年代以来东欧发展同西方的关系受国际上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随着当前东欧国家自主倾向的增强,东欧发展同西方的关系不仅相对独立于美苏关系,而且对东西方关系的影响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了。  相似文献   

5.
苏芙 《德国研究》2001,16(4):15-15
德国著名国际问题评论家克劳斯 -迪特尔·弗朗肯贝格尔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头版上谈了他对美国的看法 ,摘译如下 :如果说在世界政治中确实有人不守规矩的话 ,那么看样子美国人目前正在加紧这样做 ,而且它还尽可能表现得不守规矩。如果说对这个自封为“世界领导大国”有什么可指责之处的话 ,那就是它那自我孤立的单边主义行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尤其从“全球化挑战”的角度来审视 ,这种错误的行为就更不可取。的确 ,布什政府可以有充足的理由说他们按多边主义行事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尤其是当这种政策与他们追求的传统民族利益发…  相似文献   

6.
前言本小册子是一本参考书。它介绍西方国家致力于研究国际问题,尤其是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些研究机构的情况。我们希望这本小册子对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专家和其他有关人员有益。国际关系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学科,还是相当新的学科。在西方,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  相似文献   

7.
摘译自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83.3.24。作者罗伯特·卡普兰。美国人习惯于把南斯拉夫看作好激动的独立国家,它于1948年与苏联决裂,推动了经济发展而且在东欧形成最出于自然的生活方式,他们把保加利亚看作落后的和苏联固定不变的附庸国。由于罗马尼亚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他们把它看作华约组织成员  相似文献   

8.
希腊希腊斯拉夫研究协会。印度戈克哈利政治和经济研究所:所长尼拉干塔·拉思。1930年成立。附属于印度浦那大学。人员包括33名本所专职研究人员,12名专职辅助人员,28名研究会员和76名其他人员。负责研究和培训任务。实施印度各种经济和政治问题的研究计划。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业经济、工业研究、人口、教育、经济政策和计划,金融经济和财政、外贸、经济史,以  相似文献   

9.
东欧的前景     
东欧政治的现实和前景复杂、多变,因而很难进行预测。但是通过东欧各国同西欧和苏联关系的发展、通过这些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进程,以及东欧各国相互关系的变化,这一问题将明确起来。虽然很难从个别和总体上指出上述每一个因素的意义,但是目前我们就可以确定出,在这些诸多因素中哪些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人眼中的韩国形象》文平本书以美国人的视角,描述了美国人通过书籍、杂志、电视、新闻媒体和电影所获得的对韩国和韩国人的印象。作者坦承,他是在对韩国文化及历史认识尚不深刻的情况下撰写此书的,尽管韩、美两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联系颇为密切。本书概略地介绍...  相似文献   

11.
美国美国斯拉夫研究促进协会:会长 D·W·特雷德戈尔德。1960年成立。独立的,非赢利性的研究,组织会议和出版单位。对经济体系和东、西方贸易,俄国历史,苏联的妇女,青年,宗教和现代化进行研究。出版《斯拉夫泽论》,《美国苏联和东欧研究季刊》,《当代苏联报刊文摘》(是一份翻译苏联报刊的周刊)。  相似文献   

12.
康奈尔大学和平研究计划:主任乔治·奎斯特。1970年成立。康奈尔大学国际研究中心的问题研究和教学活动。大部得到福特基金会的资助。研究推迟或避免战争。走向和平的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等先决条件,涉及国际秩序的军备控制和其他有关课题。出版专题文集丛书(一年一、二期)。每周举办一次有关和平、军事和外交政策等问题的讨论会。有一个图书馆。外交关系理事会:主席温斯顿·洛德。1921年成立。独立的非赢利性的研究,组织会  相似文献   

13.
东欧的困境     
东欧骤变,政权更迭,东欧各国纷纷选择走政治上多元化和西方议会制;经济上私有化和市场经济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并不如东欧各国朝野上下所预期的那样迅速收效。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似乎只要改变政权性质,宣布私有化和市场经济,西方经援就会源源不断而来,经济马上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马上会改观。其实,即使像西欧、北美那样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是经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才有今天那样的局面。而且,东欧又有两个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1.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集中管理经济向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4.
张可创 《德国研究》2004,19(4):36-40
德国作为一个西方大国,有着特殊的发展历史,在历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人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德国人的价值取向与历史上的德国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德国人表现出民主、自由、独立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东欧欠西方600亿美元的巨额借款对经互会每一个成员国都是一个包袱。债权国在发放新贷款上裹足不前,只有保加利亚、捷克和苏联对西方银行家仍有吸引力。东欧大举向西方借债开始于70年代。其目的是借外债引进西方设备和技术,建立现代化工业,并以其产品向西方出口,以偿还债务。可是世界经济衰退加上他们本身经营  相似文献   

16.
民意测验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明的。十九世纪的美国报刊首先利用民意测验这一方式进行社会调查。1935年美国人盖洛普创办的“美国舆论研究所”,根据性别、年龄、职业、信仰、收入和居住地区等多项标准对全国人口进行准随机性的抽样调查,比较如实地反映了全国的民意倾向,使得民意测验开始成为一种严肃的科学的调查方法。随着电子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推广使用,民意测验越来越多地被世界各国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科研等各个领域,一些统治集团也企图利用民意测验来了解和掌握公众舆论的动向,并进行控制和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东欧的移民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8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一阶段。在这一时期,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东欧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开始向外迁移,到国外出卖劳力,移民总人数达几百万,这主要是些谋生性移民。这一移民浪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高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暂时打断了移民的正常进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几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移民的特点是政治性移民和强制性移民大为增加。战争期间产生了大量的政治难民,战后重新划分边界,导致一些民族  相似文献   

18.
波兰的梅切斯拉夫·维尔采克被认为是东欧最富的人。他今年59岁,是一名化学家,申请过多项专利,这些专利给他带来了巨额的收入。维尔采克本人却故作谦虚,他说:“这是一个误传。我知道在波兰至少有12个人比我富。”维尔采克为人友好直爽,平时爱穿鲜红色的羊毛套衫。他不喜欢穿官员们常穿的灰色西装,也不带外交官用的公文包。在拉科夫斯基政府里他担任过工业部长,曾下令关闭格但斯  相似文献   

19.
(范布雷班特系联合国秘书处国际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工作人员,对经互会颇有研究,曾写过不少文章。下面摘译的是他在1991年6月在《比较共产主义研究》杂志上发展的“东欧的合作更新和经济过渡”一文。) 自1989年秋东欧发生出乎人们意料的政治变化浪潮后,各国纷纷向市场经济过渡。但是,在过渡中的计划经济与西方经济完全合并之前,在经济结构方面必须作重大改革。这种变革  相似文献   

20.
新的东欧政权面临着经济改革,种族仇视和领土冲突等问题。正在建立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蕴含着民族自决与经济生存的较量。分离的政治要求受到了经济上要求凝聚的制衡,这种凝聚将使后共产主义的东欧加入到“欧共体”走向欧洲一体化的行列中。矛盾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家们能否迅速掌握并重新谱写新的政治竞技的规则,取决于哪些政党能够生存,取决于现在深知有能力把不受欢迎的政治家赶下台的人们的不满与耐心的比值和军队不再干预政治。后共产主义东欧政坛有各种派系。在四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共产党是联合政府中的小伙伴;改革的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