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临安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临安实际,扎实有序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7年临安市统一组织公开招聘3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工作,目前全市聘用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共42名,2008年计划招聘150名,争取在2009年之前实现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目标。按照市委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我带领局工作人员,深入乡镇、街道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八面来风     
《浙江人事》2009,(1):47-48
嘉兴市2008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全面完成。该市通过近三年的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1200多名,已全面实现了“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目标,提前两年实现全覆盖。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共江西省赣州市委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基层“人才荒”并存的矛盾,着眼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决定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计划从2005年起,五年内面向全国高校选拔10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2005年和2006年赣州市分别选拔了192  相似文献   

4.
一是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引导机制。通过调研,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到农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薪酬待遇等进行了规范统一,并增发每月200元基层工作补助,为下一步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任职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  相似文献   

5.
《浙江人事》2006,(8):7-9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委办[2006]72号)(以下简称《意勋),对我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为帮助广大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解读有关政策,记者专门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有关问题采访了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吴顺江。  相似文献   

6.
陈燕  孙群 《浙江人事》2007,(9):39-39
想方设法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走多样化就业之路。一是出台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等基层就业。对在农村或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时可给予一定的优惠;同时明确,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被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录用的,依据其在农村和社区工作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相似文献   

7.
马恺 《浙江人事》2008,(2):34-35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是全面落实中央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在北京、河北等地试点,之后逐步在全国推开,目前北京市已经率先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这项工作得到了高校毕业生的积极响应,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家长十分关注。但是这项工作还刚刚起步,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就有关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江卫忠  山贤 《今日浙江》2008,(10):34-34
从2006年开始,湖州市南浔区率先在全市大批招聘大学生“村官”,目前,已公开选拔了153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完成“一村一社区一大学生”目标的63.5%。两年多来,创新管理,搭建平台,着力构建素质提升、科学管理、作用发挥、沟通互助四大机制,有效激发大学生“村官”创业创新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毕业生选拔到农村基层工作后,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了队伍素质,不少人远离了扑克牌、麻将桌,学习的气氛更浓了;破除了因循守旧的保守观念,改革的意识更强了;克服了“小富则安”的惰性思想,工作的劲头更足了;群众中信迷信的少了,讲科学的多了;年轻人打架斗殴的少了,想工作干实事的多了。一种新的社会风尚正在农村形成。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举措,既高瞻远瞩,又与时俱进,具有广阔的前景。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搞活人才流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  相似文献   

10.
钱栋 《浙江人事》2008,(7):30-30
为深入推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强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力量,加快对青年人才的培养锻炼,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和社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5月30日,德清县委人才办、县人事局在武康镇五四村组织召开了全县“人才工作特派员”试点工作现场会。  相似文献   

11.
更新观念,“人才就是生产力”在思考“入世”后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工作,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问题时,山东省胶州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调查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以人才为突破口,在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创建实施“三百工程”。“一百”是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拔100名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作为初步实践,胶州市去年选派了50名大学生充实到农村“两委”班子,一年的实践初步证明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在对去年全面调研、深入总结的基础上,胶州市委、市政府今年大胆提出加大选派力度、增加选派数量、提高选派质量,实…  相似文献   

12.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日浙江》2006,(14):39-39
为了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为我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最近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主要内容如下。今明两年试点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实施步骤是,今、明两年试点,然后扩大试点,力争5年左右时间,做到全省基本实现一村、一社区至少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实行公开招聘意见提出,各地一般应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招聘全日制大专学历以上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  相似文献   

13.
杭州力推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组 《今日浙江》2010,(5):40-41
根据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杭州市从2007年开始,连续3年开展全市统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礼区任职工作,目前全市共有3200多名大学生“村官”入驻2946个村(社区),已完成“一村一神区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并坚持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努力创造优惠条件,提供帮扶措施,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金冬 《今日浙江》2009,(21):17-17
金华市金东区自2006年开始。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累计选聘了251名大学生村官。开展此项工作以来,金东区以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为工作载体,积极有效地探索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大学生村官队伍。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就业的岗位需求与规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任职,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持.通过对农村社区建设中所需各种岗位的具体考察分析可知,农村社区中有大量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可以选聘高校毕业生担任,全国农村社区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岗位数量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预备党员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些学生党员到社区后,存在流动性大,教育到位难;工作不确定,及时转正难;分散面广,管理到位难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加强这部分高校毕业生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成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课题。预备党员的“家”在哪里?组织应当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就业政策体系为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建华 《时事报告》2009,(4):114-116
今年以来,为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一整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这些政策包括:到中西部基层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统筹实施大学生下基层项目,实施2009年“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计划,征召应届毕业生入伍,科研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三年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城乡基层岗位开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工业信息化部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  相似文献   

18.
吴舒峰 《今日浙江》2009,(10):58-58
诸暨市从2006年开始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目前全市已累计招聘443名高校毕业生。在前两届选聘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中,经公开招考录用为公务员的2人,录用为事业人员的20人,经过"双推双考"和公开选拔被录用为镇乡团委和妇联负责人10人,因个人原因辞职的12人,目前仍在岗399人。  相似文献   

19.
孟福荣 《前进》2012,(2):42-43
2006年以来,按照“省里规划、市委选拔”的方式,我县共选聘302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现在聘在岗219名。其中,42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7人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10人担任村支部委员,7人担任村委会副主任,34人担任村委委员,119人担任村主任助理。  相似文献   

20.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龙游县于2006年底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到目前为止,已招考录用三批共101名大学生到农村(社区)工作,目前在岗的有93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