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减灾》2004,(9):30-31
地震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原因,耍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不能单靠地震预报这一个环节。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国内外经验教训,我国的防震减灾道路可以概括为“预防为主,综合防御”。  相似文献   

2.
齐玉东 《春秋》2013,(5):41-44
翁文灏(1889年-1971年),字咏霓,浙江鄞县(今属宁波)人,中国最著名的地质学家之一。对中国地质学各方面研究皆有贡献,并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第一位地质学博士(比利时鲁汶大学),第一个撰写中国矿产志、编成第一张全国地质图,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金属矿床形成理论的首创者,  相似文献   

3.
(2 0 0 0年 10月 11日 )1 989年第 4 4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 2 36/4 4号决议 ,决定从 1 990年起 ,在本世纪的最后十年 ( 1 990 -2 0 0 0年 )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 ,旨在通过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 ,在世界上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减少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联合国号召各国政府、科学技术团体、非政府组织、志愿组织和民间团体以及企业界等积极参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1 989年 4月 ,我国成立了以国务院总理为主任 ,由 2 8个部委组成的“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中国地震局作…  相似文献   

4.
散木 《传承》2012,(7):82-83
中国地质科学事业奠基人之一翁文灏先生曹说:“中国从前只有二种人,第一种人在纸上做文章,第二种人在实地做工作,彼此几乎不相通,说话也彼此听不懂,不用说互相帮助。现在却要有第三种人,有知识更能实行,能做工还能研究,这就是你们工程师.”  相似文献   

5.
从4月25日开始,省人大常委会组成防震减灾一法一例执法检查组,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秀兰、周化辰带队,分赴省直及白山、延边,就全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相似文献   

6.
五年前的伤痛还未抚平,2013年4月,四川芦山一场7.0级的地震再次重创天府之国。无情的灾难,瞬间吞噬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西南处,国有殇,中华民族再一次奏响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悲壮交响。  相似文献   

7.
一提起地震,人们首先会想起山崩地裂、房倒屋倾、人员伤亡、满目疮痍的惨痛场景,对地震充满了恐惧。但随后往往又觉得地震发生的概率较低,便心存侥幸,忽视地震危害。这不是应对地震的科学态度。地震预报是个世界难题,现有科技水平还很难做到准确预报。因此,我们要正视地质背景条件,采取预防为主、积极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爽 《创造》2008,(7):52-61
2006年,《健康时报》记者王志胜发表了一篇文章,题名为《发生灾难,避难所在哪里》。这名忧心忡忡的记者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做了一个关于应急避难所公共认知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随机抽查的150位城市居民中,有高达63%的居民对应急避难所一无所知,而有75%的城市居民不知道附近哪里有应急避难所。  相似文献   

9.
《今日海南》2008,(9):I0002-I0003
海南省地震局与海南省抗震办公室合署办公,是实行中国地震局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地震局为主的管理体制;依法履行防震减灾各项职责,承担海南行政区域内防震减灾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是省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现拥有一批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震地质、抗震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3,(9):28-29
近年来,全球大震巨灾频发,特别是2004年印尼地震大海啸、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海地地震、2011年东日本地震大海啸等一系列大震巨灾,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防震减灾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地震灾难经验教训均证明,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险技能的高低,对震后能否科学、高效地开展自救互救,挽救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防震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去年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防震减灾工作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上海的防震减灾工作情况如何,是否能确保城市安全,有效保障市民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7月5日,龚学平主任率领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赴佘山地震基准台调研,了解本市防震减灾工作情况,推动防震减灾法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2.
黄田庚 《中国减灾》2004,(10):43-45
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是繁荣和发展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的地位,科学地确立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的主攻方向,探索适应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发展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使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实现职能转变,改革创新,走向社会,溶入社会,为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服务,是我们在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的实践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安徽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就这方面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立新时期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思路当前,安徽正面临着经济建…  相似文献   

13.
沈峰  刘太华 《中国减灾》2000,10(2):43-44,51
就企业防震减灾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目标、依据和原则 ,以及规划的管理与实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但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进行震前预报的脚步。在什么地方可能发生强震,在强震发生的时候哪些地段的烈度最高、破坏程度最严重。这就是近几年我国在防震减灾领域里所做的一项研究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地震风险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近日,伊犁州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到尼勒克县、特克斯县、昭苏县,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访问等方式,对防震减灾法和自治区实施防震减灾法办法熨彻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在百度上输入翁文灏三个字,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介绍:翁文灏(1889~1971)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第一位撰写中国矿产志的中国学者、中国第一张着色全国地质图的编制者、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灾害并出版地震专著的学者、第一份《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会议的地质学者、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燕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27日,汶川大地震后的第229天,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获得通过。新法将汶川大地震的经验和教训法制化,制度设计更加细化、可操作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2004,(9):3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1997年12月29日颁布,1998年3月1日正式施行,现摘登与防灾减灾有关的法条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14,(6):61-61
5月13日,由陕西省地震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民政厅、减灾协会、咸阳市政府主办,兴平市政府承办的陕西省第五届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培训活动在兴平市举行。省地震局、住建厅、民政厅、咸阳市政府相关领导、全省十一市一区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人观摩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