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的,而“建设农村”,却不仅仅是中国的,欧盟也在推进他们的农村建设当中国在2005年加紧制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方针时,欧盟也在制订它的“2007~2013年农村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2.
最近欧盟统计局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欧盟内部各地区间贫富差距悬殊,最富裕与最贫穷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差竟达到9倍之多。根据统计数据,西欧地区才是真正欧盟的财富所在。而2004年新入盟的东欧国家,则成了西欧的“穷亲戚”,其中波兰最“穷”——有16个地区的人均GDP低于欧盟平均水平的75%。2004年欧盟东扩,由15国扩大为25国,人口增加了20%,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加5%。东扩后欧盟的人均GDP则减少了12.5%。收入差距的悬殊,可“害苦”了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工作的东欧官员们。许多东欧外交官抱怨,布鲁塞尔的物价水平是东欧许多地区…  相似文献   

3.
八年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部地区政策研究”报告 ,在分析了我国东中西的发展态势后 ,提出了“谨防中部塌陷”的观点。八年后的情况表明 ,中部地区确有某种“塌陷”态势 ,其表现 ,一是东部与中部差距急剧扩大 ,两者的GDP的差额比 ,1990年为5 1∶1,1997年扩大为26 1∶1 ;人均GDP的差额比已从4 3∶1扩大为22 5∶1;二是国家对西部开发的支持政策已从90年代初的探索阶段进入到目前的实施阶段 ,因而使西部的投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中部 ,中部已成为投资增长的“锅底”。如1998年 ,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 2 %,比中部地区高出16 8个百分点。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宏观情况是 :在市场经济运作方面落后于东部 ,国家资源分配方面又落后于西部。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部地区9省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国土面积是全国的29 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5 3%,经济总量(GDP)占28 %。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输出基地 ,1998年在全国名列前十位的产粮省中 ,中部有4个省 ,在全国10个大产棉省中 ,中部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还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输出基地 ,1998年中部地区的原煤产量占全国的56 8%,东部沿海省市净调入的全国统配煤中 ,90 %以上来自中部。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留学信息     
《侨园》2004,(5)
欧盟拨款900万欧元资助中国留学生欧盟委员会近日批准专门为中国留学生额外拨款900万欧元,以资助鼓励中国学生、学者到欧盟国家学习,促进和加强欧盟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欧盟委员会表示,这项拨款属于伊拉斯谟·蒙杜斯项目范畴,它将主要用于为中国学者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校生,提供到欧盟国家进修学习的奖学金,并为欧盟与中国高校间的合作项目提供经费。伊拉斯谟·蒙杜斯项目是欧盟2003年底在高等教育领域推出的一个项目,其主要内容是在2004年至2008年间投资2.3亿欧元,为欧盟成员国学生到其他欧盟国家进行学习访问提供经费,并为在欧盟国家学习硕士学位课程的非欧盟国家学生以及在非欧盟国家学习硕士学位课程的欧盟国家学生提供奖学金。其目的是鼓励欧盟国家内部的人才流动,并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从而增强欧盟整体的教学和科研实力,与在全世界吸引人才方面势头强劲的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相抗衡。(卢苏燕)  相似文献   

5.
阿富汗战争后,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同时,美国还推动以巴和谈,制订了中东“路线图”计划,并和联合国、欧盟和俄罗斯一道共同实施该计划。美国的设想是以巴以问题和伊拉克问题为中心,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来带动美国中东政策的落实,从而在中东地区做出有利于美国的长远战略安排。虽然目前美国已经完成了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但整个中东地区局势并未按照美国的设想发展,美国的中东政策仍然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全国蓝图浮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瞭望》2007,(10)
经历了一场大折腾,中国的第一份统筹安排全国城镇发展和城镇空间布局的蓝图终于绘出今年1月,建设部组织制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杀青。在2000年“十五计划”首次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之后,中国的第一份统筹安排全国城镇发展和城镇空间布局的蓝图终于绘出。  相似文献   

7.
移民之窗     
《侨园》2006,(1)
欧盟将逐渐放宽技术移民限制欧盟委员会近日提出移民问题“路线图”计划,决定逐渐放松对技术移民的限制,鼓励高学历者到欧盟成员国就业。根据计划,从2007年起,欧盟委员会将制定一系列移民政策来规范高技能者、季节性工人以及欧盟公司海外雇员等进入欧盟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 ,理性地推进农村城市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关键内容在于城市产业的发展 ,在这一视角上 ,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实质上是中国城市产业发展的过程。从中国的现实看 ,中国的农村城市化显然无法跨越 ,因而必须走推进工业化来实现农村城市化的道路 ,深圳市龙岗区就是走在这一条道路上的一个先行者。 当对 1999年龙岗户籍人口构成进行分析时 ,我们判断龙岗仍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 ,因为在所有的户籍人口中 ,非农业人口仅占 38.2 4% ,而农业人口仍占据 6 1.76 % ;但是 ,在对同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进行…  相似文献   

9.
在玄滩、云龙、兆雅、牛滩、福集五镇,各有一所3000多名学生就读的高中校。每所学校都如一个梦幻般田园,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宿舍、食堂等一应俱全。这是今年夏末,记者在四川泸县看到的景象。过去的五年间,这个百万人口大县以“吃饭靠国家,发展靠自己”的信念和胆识,完成了高中教育整体推进的“蛙跳”。作为我国教育的主体,农村教育的发展是把我国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关键。一些地区农村教育的改革实践证明,以因地制宜求创新发展,是农村教育摆脱落后局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欧盟1957年横空出世,当初只 有6个西欧成员国,叫“欧洲 共同体”,1922年名称变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1995年其成员扩大到15个欧洲国家。而今,欧盟又在紧锣密鼓向东欧扩大。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说,欧盟扩大的目的,是要实现一个“古罗马以来强大而统一的欧洲”。欧洲政治家试图让欧罗巴称雄世界的决心溢于言表。然而,如果有人问,欧盟的性质是什么,它是一个区域性合作组织,还是一个具有国家性质的政治组织,恐怕难有统一答案。说它是地区组织,可欧盟具备了国家才有的机制:内部统一市场规则严格,有相当于宪法一样的条约约束成员国行…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18日,北京首汽集团公司与河北顺平县签定的建校协议,成为国有企业以主动捐助国家“燎原计划”来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先例。这一创举,为加快我国农村适龄儿童入学问题的最终解决拓宽了道路。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认为“值得肯定和倡导”。 国家“燎原计划”6年来在农村卓有成效的实施,使社会日益看到了它在“科教兴农”中的重要作用。 “燎原计划”是国家教委经国务院批准,于1988年8月部署实施的一项推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措施。它的办学思路是:以乡为基本实施单位,通过政府部门统筹三教,调整教育结构,积极开展扫盲,稳步实施9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大面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增强农村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进而达到农科教结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就基础教育而言,由于“燎原计划”所遵循的主要为当地建设培养人才兼顾升学的办学方向,适应了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工作,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已经明显缓解,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8000万人,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8.87%。为进一步缓解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场难度很大的攻坚战。为此,1994年国务院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并强调…  相似文献   

13.
《瞭望》2002,(45)
当今世界各国的关系,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关系,集中表现为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和竞争,各国都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战略上的“排兵布阵”,不管是强势国家还是弱势国家,针对今后一二十年,都有着雄心勃勃的计划和脚踏实地的动作。美国把21世纪初定位为维持其“一超”地位的“机遇期”,俄罗斯视未来五年为其强国战略的“重大考验期”,日本推出“经济新生计划”,欧盟提出“电子欧洲”计划,印度也在实施“跨越性发展战略”,这种白热化的国际竞争新态势,让我们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紧迫。  相似文献   

14.
阳信县探索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之路杨凤山,董学清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贫困,依然困扰着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国务院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决定:从1994到2000年,国家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弄力量,力争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两个重要的区域经济圈,但转轨开始后,东北地区的发展速度及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日趋下降,而长三角地区的优势相对明显.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这个区域占国土面积的21%,占全国人口10.3%,但创造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3.91%(2003年数值),贡献了全国24.5%财政收入,完成了全国28.5%的进出口额.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有10个在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因此,将长三角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与样本来与东北地区进行比较,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中也很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6.
为新中国的建立“贡献”过两百多位将军的湖北省黄冈市,现在又为中国的扶贫攻坚“贡献”了一条被认为是看似平常却切实可行的经验:“从一抓起”。黄冈市已提前两年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目标,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230万人减少到1998年的65万人,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不足全市农村人口的1%。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高鸿宾对黄冈“从一抓起”的扶贫开发思路给予了充分肯定,国务院扶贫办今年专门组织全国老区的扶贫干部到黄冈开办培训班,学习他们在扶贫开发上的一些做法。黄冈市委书记刘友凡说,在脱贫致富的问题上,我们确立了…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直视农村扶贫工作为重中之重.30年来,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占农村总人口33%的2.5亿减少到2007年占农村总人口1.6%的1497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据有关国际组织提供的数据,从1990年到2007年,中国减少的贫困人口数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70%.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中国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人口的大幅度下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被称为我们党和政府的一大"德政".  相似文献   

18.
张健 《瞭望》2004,(18)
2004年5月1日是欧洲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日子。10个中东欧以及地中海国家从这一天起成为欧盟的正式成员,欧盟从目前的15国扩大为25国。一个涵盖欧洲大多数国家,面积396.7万平方公里拥有4.5亿人口、占世界经济总量1/4以上的“大欧洲”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欧盟这次空前规模的扩大不仅彻底改变了欧洲的地理和政治版图,而且对今后世界格局的发展也将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波兰是中东欧地区的一个大国,人口近4000万。制度转轨以来,它是中东欧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它不但早就是世贸组织(WTO)成员,而且是号称“富国俱乐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第28个成员国,中欧自由贸易区维谢赫拉德集团成员国,并正在积极争取加入欧盟。估计在2003年欧盟吸收第一批新成员时,波兰有可能参加这个组织。最近我们采访了长期研究波兰问题,并在前不久两次访问波兰的郭增麟先生,并与其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20.
一些地方对农村校舍维修和危房改造的投入效益很差,致使不少农村学校徘徊在"年年危改,面貌依旧"的怪圈农村校舍危房改造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一直是"普九"的重头戏,中央财政为此陆续转移支付了上百亿元专项资金。2007年底,实施了4年的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终于使"两基"人口覆盖率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