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夏涛 《团结》2008,(6):4-6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国正以强劲势头和平崛起于世界东方。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贺安民 《学理论》2009,(7):34-35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和本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直接实现形武。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基层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有了新的发展。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从"必须使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从"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民主法治是众多政治哲学家对于人类社会理想图景的追求,哈贝马斯在探求民主法治的过程中,基于"法律型统治"的内在缺陷,将真正的法治诉诸于合法之法的生成和实施。同时,基于交往理性对工具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超越,哈贝马斯建构起一种以交往理性和商谈原则为核心的商谈民主程序,经由这种民主程序形成的法律实现了实用价值与实体价值的统一,是为合法之法。因此,由商谈民主程序形成合法之法的历程就是哈贝马斯实现其民主法治理想的必由之路。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1、民主的"本质"与"发展水平".民主的"本质"是指民主的阶级性质,民主的发展水平是指民主原则和精神转化为实践的程度和状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民主权利,享有管理企事业的权力,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质形态民主的确立,是一种最高类型民主的实现.这里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最高类型的民主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身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概念的界定及内涵的理解不同。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关键是把其真正作为"科学"对待。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修正使其性质逐渐演变。对待民主社会主义,既要反"左"又要防右。当前,从吸收和借鉴的角度研究民主社会主义更有现实意义。应改变"唯我独马"、"唯我独社"的思维定势,用更宽广的眼界、开阔的胸怀去观察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重大任务,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找到了让民主在中国更加有效运转的新路。这条民主新路就是从作风民主走向制度民主,从实质民主走向程序民主,从不受宪法和法律约束的所谓"大民主"走向法治民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制度民主、程序民主和法治民主  相似文献   

8.
刘远柱的"协商民主:中国民主政治的优势"一文指出,200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意见》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践形式,将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一个重要的实践形式。我们要充分重视协商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如何发挥民主的力量,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优势,将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局。"四个全面"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当前,要发挥社会主义民主优势,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  相似文献   

10.
聂洪涛 《理论导刊》2006,(11):10-12
作为一国根本大法的宪法,应是民主、法治、人权这些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也为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保障宪法实施,实现宪法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民主社全主义是当代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所奉行的思想体系,但近一年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改革过程中却接连改名为社会民主党或社会党,打出了民主社会主义的旗号.这种现象引起了一些人对民主社会主义认识的困惑和不解,一些人认为"民主"加上"社会主义"有什么不好,甚至有些人误以为民主社会主义也是通向共产主义的一条道路.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认清民主社会主义的实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系统的论述,它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走自己的路"的结果.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不同,它是实质民主而不是形式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和政治基础.西方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而社会主义民主是在人类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面对新的问题而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民主类型.  相似文献   

13.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重大任务,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找到了让民主在中国更加有效运转的新路。这条民主新路就是从作风民主走向制度民主,从实质民主走向程序民主,从不受宪法和法律约束的所谓"大民主"走向法治民主,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制度民主、程序民主和法治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需要从我国民主政治现实出发,循序渐进,区分长期目标和中近期目标。长期目标是建设高度民主的国家政体和健全成熟的法治民主,中近期目标是积极推进国家治理层面的民主和法治。具体路径是将政策过程中的民主作风上升为民主决策的制度和程序,积极发挥已有的民主机构在立法和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和党内法治,健全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强化法治对民主的保障和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也是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小政府、大社会”是控制权力腐败的必由之路,也是廉政建设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性的选择只有在承认权力存在的现实合理性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缩小和控制政府权力的运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和社会自治范围,从而把权力腐败现象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霍耐特"承认"理论揭示出,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一种"承认政治"。资本主义民主承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而社会主义民主承认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超越资本主义民主的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它的生长必须累积"中国特色"的承认资本,摒弃"普世价值"思维;必须累积"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并不必然关联的承认资本,促进民主政治生长的"中国样板";必须累积家庭、社会、国家三个维度上的承认资本,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微观、中观、宏观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民主自信是全球化时代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现实问题,其本质在于在全球化背景下坚定中国自己的民主信仰而不为"西方民主"所惑。中国的民主自信实际上是西方逼出来的"中国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立足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自信。增强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自信的关键,是要筑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三个支点"。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发展奇迹和政治稳定奇迹,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强大生命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巨大优越性。而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从党的领导的角度来审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现,它内蕴三项民主制度,与党的根本活动方式相关的民主制度即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一种"多党合作"而非"多党竞争"制,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管用性;与群众路线相关的民主制度即协商民主制度,它与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广泛、真实性;与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相关的民主制度即民主集中制,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力、高效性。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要增加和扩大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平、稳定的社会主义宪政秩序的必由之路。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到2004年现行宪法修正案的公布与实施,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走过了整整50年的风雨历程。考察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程,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为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9.
社会稳定是当代中国的最高利益,是压倒一切的大局.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维护和发展稳定的基础.而稳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条件.将民主和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民主来促进稳定,以稳定来保证民主,使它们相互制约,协调一致,形成"民主--稳定"良性循环系统,这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佳环境.  相似文献   

20.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政治法治作为一个权力运作的政治架构或治理模式是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文明的衡量标准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要实现政治法治就要从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立法民主,建立良法体系;培育法治观念,提高公民主体意识和法治素养;推进依法治国,实行良法治理等方面着手,以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现代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