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邓颖超作为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她组织创办女子报刊进行教育宣传,批判封建思想并创立各种女子学校,主张女子参政、训练妇女干部,又出于时局需要为女子增添军事教育内容,还注重女子职业技术教育和师范教育.她的女子教育思想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至今仍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强调女子的妇德教育而忽视其文化教育,因此虽然各朝代都有一些针对性的女子教育,但女子还是极难受到官方的系统的文化教育.就宋代而言,女子的文化教育主要通过宫廷教育、家庭教育、私塾教育、夫妇研学和名师传教等来获得.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乡村女子教育发展史上,晏阳初及其领导的平民教育运动功勋卓著.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其中涉及的女子教育思想具有突破性意义,对现代农村女子教育发展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是西学东渐和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在近代史上,发展女子教育是相夫宜家、强国富民、儿童早期教育和形成女子独立人格的需要,而广设女子学校是发展女子教育的主要途径。近代女子教育具有如下特点: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代女子教育享有了合法的地位;近代女子教育在重重困难中艰难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5.
民国建立后,女子教育进一步发展,但是女学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众多问题.对民国初年(1912~1937年)的女子教育进行探析发现,女子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及特色教育等方面的女子教育均有所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使节"容闳和近代中国首批留学生的派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闳是近代学西方的先驱之一,也是晚清最早派出的驻美副使.他的生平活动同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戍变法、辛亥革命都有联系.本文着重介绍他为派遣留学生和主要作为从事教育文化交流的外交人员所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津田梅子是日本近代著名教育家,曾于1900年创办日本第一所私立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女子英学塾(今津田塾大学)。津田梅子提出的女子高等教育目标是:培养经济上独立、具有专门知识、品性高尚、体质健全的全面发展的女性人才。并有针对性地以英语教育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导师制、寄宿制等适合日本女性的教育方法等途径来实现该教育目标。虽然自明治以来日本女子教育思想一直以"良妻贤母"主义为主导,但以津田塾大学为依托的女子自立的教育思想却独树一帜,引导着人们对女子教育问题的不懈思考。  相似文献   

8.
追溯中国教育史,女子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提倡女子教育的呼声从未停息,推崇贤妻良母观的学者也大有人在.陈衡哲,作为五四时期最早传播与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的女性学者,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更进一步的思考,提出了新时期的"超贤妻良母"主义的女子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向警予的女子教育思想彻底否定了以培养贤母良妻为目标的迎合宗法社会需要的封建主义附属品妇女教育观;同时超越了维新派“兴国智民”和“相夫教子”相结合的仍带有浓厚封建主义色彩的改良主义妇女教育现;也不同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借兴女学来培养妇女革命人才,以达到实现政治变革目的的妇女教育观。向警予提出了“准备改造社会的工具”的女子教育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革新女子教育的理念,并指出要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加以革新。同时站在稳固民主政治和妇女解放基础的高度,提出了“从平民教育中划分女子平民教育”的教育宗旨。  相似文献   

10.
女子高等院校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在实现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总体要求中发展个性教育 ,形成办学特色 ,这是女子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