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已经很好了     
高中时,曾生总爱唤我兄弟,其实我的绰号叫猫妖,但曾生一直很不屑称我为"妖",因为那时的我是一个胖乎乎、圆滚滚的女孩子,没有一点美丽的气息,更要命的是,我还留着硬硬的板寸,整天穿灰色系的肥大衣服招摇过市.可我却有一个比花妖更妖媚的闺蜜,叫桃桃.桃桃简直就是一个天造地设的美人坯子,又白又高又瘦又媚,令所有女生嫉妒,让所有男生喷血.  相似文献   

2.
那时,我与女友桃桃同时爱慕校园诗人JASY,当然,桃桃是在我的介绍下认识的JASY,谁知他们一拍即合,我却最终被遗忘在角落.  相似文献   

3.
姜米粒 《新青年》2004,(5):44-45
很多年以前就听说有一个苏联导演拍了一个片子叫《安娜12岁》,安娜是导演的女儿,从安娜出生到她1 2岁,做爸爸的一直在给她拍.到现在我也没有看到这个片子,我猜想大约像记录片吧?那时家用录像机很少,一个人要想把自己的影子录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非常羡慕安娜,有一个当导演的爸爸.现在的父母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完全可以拍《丫丫18岁》什么的.不比艺术性,时间上肯定熬得过安娜.  相似文献   

4.
“早点来接我呵,阿姨!”走出幼稚园时,4岁女孩追过来扯我裙裾,可怜兮兮地说。我忍不住折回身来亲她粉嫩的面颊,泪水再次模糊双眼。(一) 上课铃响过好一会儿,魏老师挟着教案匆匆进来,身后磨磨蹭蹭跟着一个男生。从白底蓝杠的校服和英俊陌生的脸庞上,我知道这是一个新生。但他性格内向,不擅言辞,直到魏老师请他介绍自己,才抬起头扫了一眼教室,小声说:“我叫郑天和。”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明明问爸爸:“爸爸,什么叫‘动摇’呀?” 爸爸反问道:“你先说说看,‘武艺’的武有没有一撇?” 明明不和思索的回答:“当然没有一撇。” 爸爸“认真”道:“仔细想想,到底有没有一撇?” 明明一愣,不由拿右手食指在左手心上比划起来,过了好一  相似文献   

6.
张文英 《新青年》2004,(12):12-13
女的幽默感时常让我和先生捧腹之后睁大了眼睛:不会吧,她只有三岁半?愚人节那天,女儿作为神秘大礼包来到了这个世界,来到了我们家。所以我相信后来那种性情还是事先有所安排的。女儿的趣事很多,时不时想起几则,总是能让我忍俊不禁。女儿一岁多时,有一次在姥姥家,姥姥喊姥爷:老伴儿!女儿也跟着姥姥喊姥爷为老伴儿。姥姥就说:宝宝不叫老伴儿,叫姥爷。过了一会儿,姥姥又喊姥爷为老伴儿,女儿马上上前说:姥姥不叫老伴儿,叫姥爷。也还是那会儿,走路刚稳,但是主意已经很多了。有天早晨,我和女儿都起床了,女儿的爸爸却还在睡懒觉。我说,宝宝,去喊爸…  相似文献   

7.
瞌睡法     
有一位保姆在哄孩子睡觉。这孩子总啼哭不止,不肯入睡,弄得保姆无可奈何。忽然间,她想到一个妙法,赶快叫孩子的爸爸拿本书出来。孩子的爸爸感到很奇怪,问道:“你要书干什么?”保姆振振有词地答道:“我常见你一拿出书就睡着了,便想拿本书来让孩子也看看,好让他快点入睡。”瞌睡法@程雯  相似文献   

8.
我缓缓地睁开眼,满目皆是耀眼的白.白的墙,白的窗,还有身着白衣的人,在周围来回穿梭. 一张干净的脸探过来,微笑着问:"感觉怎么样?你已昏迷5个小时了."我想坐起来,身体却绵软无力."你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我茫然地问."我是你的主治医生.你落水后被救了.告诉阿姨,你家住在哪里?父母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9.
平凡中体现着伟大的亲情,一些平凡的小事也可以让人感动一生。一年前,大哥和爸爸在一个地方上班,所以下班之后总能坐同一趟火车回家。那时,大哥还没有结婚,但是正与嫂子热恋中,大嫂的单位距她家也就500分钟路程,但还是每天下班后在单位大哥,与大哥一同回来。有一天,天降大雨,爸爸没带伞,而大了,于是大哥陪着爸爸一路走回来。外面下着雨,大嫂在空无一人的单位哥去接她,天渐渐黑了,没有伞,迟迟大哥的出现,大嫂哭了。感动于大哥的孝顺,现在如果再出现的事情,不知大哥会怎么处理。二我12岁那年,我们全家煤气中毒,爸出去叫人之后回来最先抱我出去…  相似文献   

10.
小屁孩原名叫刘帅,一岁半多点的时候,一个傍晚他在我的脚边玩积木,忽然就很响地放了一个屁,全家大笑,屁孩儿自己却莫名其妙地到处寻找自己的屁声,从那天起我叫他小屁孩儿。这一叫就是10年……  相似文献   

11.
榆树钱儿     
正凭我多年做侨务工作职业的敏感,感觉她不是华人就是华侨。我忙给她倒了一杯茶,请她坐下,她接过茶杯,自我介绍起来。她说50多年前曾在这座城市里住过,18岁时随父亲辗转漂泊,现在定居在加拿大,这次到长春旅游,顺便到家乡去看看老房子,边说边从手提包里把护照拿出来让我看。我接过护照:"宋兰梅,女,70岁……"她打量我一下对我说:"你就叫我宋阿姨吧。"近年来,我常常接待华人华侨,她们大都是到家乡寻根问祖、探亲访友的,专程寻找老房子,我还是第一次遇见。  相似文献   

12.
猫猫珠珠     
正爸离开100多天了,关于他的梦已经稀稀落落,思念只能往记忆里伸展。"妞妞",还听得见他唤我的声音,爸爸是广东人,粤语发音是"呶唯呶唯"。我成年后,爸其实极少如此唤我,但在他临走前的几个月,有时我因为他固执地不肯吃维生素而闹意见,他会说:"呶唯呶唯,我知道你嗨对我好!"作为委婉的推辞、含蓄的抱歉。他这声"妞妞"瞬间就把我叫回小时候,叫到他带我和哥哥去重庆解放碑吃冰激凌的年代,叫回我们一起在风中追打羽毛球的午后,叫回我准备高考时、他每天从广州郊外教育学院乘1个钟头校车赶回市中心为  相似文献   

13.
一个年仅7岁的小女孩,在爸爸意外变成植物人后,抗争厄运,战胜苦难,最终将昏迷近一年的植物人爸爸唤醒,她用弱小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爱心之歌。  相似文献   

14.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4,(3)
作文(二)同学交的作文《东龟西兔》许多年以后,我有个名字叫傻不拉叽的兔子。任何动物都可以变得傻不拉叽,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喝下半瓶老白干。我不介意别的动物怎么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的动物比我跑得更快。  相似文献   

15.
晓汐在18岁之前,世界被各种各样的老师包围.奶奶爷爷、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全都是老师,认识的阿姨叔叔也全是老师,每天嘴边最多的词就是某某老师.  相似文献   

16.
·1· 小米9岁时就知道,母亲是因为小时候患了小儿麻痹症,才需要长期坐在轮椅上的. 但是,无论是做饭、炒菜、料理家务……母亲都能坐在轮椅上轻松自如地完成,只有在上厕所或者洗澡时,才需要人帮一把.而这个人,有时是小米,有时是已经出嫁但时常回来探望的小米大姨,或者楼上某位邻居阿姨、姐姐.  相似文献   

17.
青春那么暖     
安安 《新青年》2006,(9):4-5
12岁那年读初一,我开始习惯妈妈频频地坐火车去"监视"爸爸.她一走就是一个月,有时候甚至更长,长得我几乎想不起来她是什么模样.回来的时候如果有爸爸,她会笑成一朵花;否则就与刚去的时候一样,铁青着脸,有点儿像萝卜皮,辛辣又冷硬,剥到最内里也是一样的味道.不过对于我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8.
细雨姐姐: 你好.一直以来.我把你当成了分担我快乐和不幸的知音,我的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我小时候.一直认为我的爸爸和妈妈是一对恩爱的夫妻.他们很少吵架。可是在我9岁那年,爸爸迷上了打麻将.他们的感情开始一点点减少。爸爸每天都出去赌钱,家里的钱都让他输光了。妈妈终于在没  相似文献   

19.
彩薇求学路     
“如果我去深圳上学,一天可以吃多少个喜之郎?”彩薇噘着小嘴问爸爸。对于六岁的陈彩薇来说,深圳似梦里的一个巨大黑洞,那里藏着失去自由的巨大风险,也许还有灰太狼和红太狼在不怀好意地等着她。  相似文献   

20.
燕子 《新青年》2005,(6):34-36
2000年春天,刚满12岁的我就来到俄罗斯莫斯科市国立音乐中专留学了。爸爸是一名赫赫有名的警察英雄,同歹徒搏斗多次负伤,出生入死,两次被省公安厅荣记个人一等功。但他原本幸福的家却在我12岁那年破裂了。爸爸送我去莫斯科留学是为了让我摆脱家庭破裂的阴影,更是为了让我继续我的钢琴梦,实现他酷爱艺术的夙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