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乔晓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新的形势给工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工会干部作为职工群众的带头人,如何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适应发展的要求,根本途径就是要找准立足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
王娇萍 《工友》2010,(1):18-19
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维权任务日益艰巨,工会干部的履职风险也进一步凸现。特别是在基层企业,工会干部要代表职工,然而其自身又是企业雇员,这种经济依附关系便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工会干部切实履职,直接影响到基层工会维权。  相似文献   

3.
《工友》2010,(4):1-1
《中国工会章程》: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怎么联系?过去,职工有困难需要工会的帮助,一般都需要上工会办公室,才能“联系”到工会干部。现在,改革开放了,人员流动性非常大,节奏也非常之快,如果必须到工会办公室才能“联系”到“工会干部”,  相似文献   

4.
论工会干部的素质建设刘心德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更具体地说,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是劳动者为维护自身利益需要而建立的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要履行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其基本条件就是必须提高工会干部的自身...  相似文献   

5.
工会实现维权职能之我见陈宝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如何实现维权的职能,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充分发挥工会的维护职能作用。工会的职能能不能实现,在于广大的工会干部。因此要维护、首先必须维护广大工会干部的利益,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6.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的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办成“职工之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在改革、发展、稳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工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政治责任感,树立“四个意识”。一是“中心意识”,即工会要紧紧围绕党...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电信工会现有会员25614名,统辖基层工会42个,外企工会13个,工会小组1684个。由于各基层单位分布在全市各区县,点多面广,工作分散,人员流动性强。基层工会干部兼职多,事务多,为加强与基层工会联系,提高工会工作效率,方便为员工服务,我们在上海市总工会办公室领导下,努力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探索、认真实践,利用电信企业网络便利的条件,采用信息技术,通过内网推进工会办公自动化建设;通过外网推进工会信息化建设;通过构筑“网上工会”,发挥工会桥梁与纽带作用,取得一定成效。我们推进工会信息化建设分…  相似文献   

8.
基层工会是工会组织的“细胞”。工会的各项任务、各项工作只有在基层得到落实、取得效果,才真正有意义。工会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体现在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上。因此,要搞好工会工作,各级工会干部毫无疑问都应当“沉”下去———深入到基层去、到职工群众中去。工会干部必须“沉”下去,不仅是由工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而且早已成为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工作者的共识。之所以“老调重弹”,是因为现实中确有少数工会干部淡忘了这一点,总是“浮”在上面,“沉”不下去。工作满足于以会议贯彻会议精神,以文件落实文件精神。间或下去也只是蜻蜓点…  相似文献   

9.
廖巧玲  小荷 《工友》2010,(5):4-9
2002年,黄石工会在全国率先实行非公企业工会主席职业化试点,被视为“非公企业工会干部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田小慷 《工友》2006,(3):36-39
一部机器里面,如果零部件之间“不匹配”,要么机器磨损加剧,功率降低,要么某些零件被换掉。一个不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人,绝对当不好工会干部。因为,这类工会干部常常凭主观臆断搞活动,与经营者常呈“不匹配”状。虽然,受篇幅和主题所限,本文完全没有触及企业工会的作为,但事实上,祥云集团工会与企业行政的“匹配”堪称典范。本文所述很多“故事”,很多都是工会组织在帮行政“运作”。本期编发此文,意在让工会干部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一些“套路”、“窍门”,并从中悟出如何“围绕中心”,选准工会工作的“匹配点”!  相似文献   

11.
周筱丽 《工友》2007,(1):7-7
现在,工会经费税务代收已在湖北全省推开。但是,“有钱搞福利却没钱订一份学习资料”的现象,在一些基层仍然相当普遍。在一些基层工会,工会干部经常向上级工会叫“工会经费不够用”。我作为一名工会经审工作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如果工会组织不对基层工会经费的使用范围加以明确规范,再多的工会经费,也会感到不够用。  相似文献   

12.
工会是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其群众化、民主化的特点要求每一位工会干部经常深入到职工群众之中,倾听他们的呼声与建议,体察他们的冷暖疾苦,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然而现实中,一些工会干部却滋生了脱离职工群众的“官化”倾向。比如,有的工会干部“言必谈位置,行必为待遇”,不是把职工群众对他们的信任当做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动力,而是作为获取某种地位和待遇的阶梯。个别工会干部随着“位置”的逐步提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却日渐减少,不愿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还有的工会干部自以为是,职工群众的话听不进去,逐渐养成了与职工群众格…  相似文献   

13.
工会干部要不要“下去”?答案是肯定的。工会干部不“下去”,不深入基层,不联系职工群众,工会作为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就名不符实;工会干部不下去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和建议,感知他们的酸甜苦辣,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就是一句空话。可以说,工会组织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工会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工会干部要“下去”,既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又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下去”,  相似文献   

14.
论工会干部素质谷春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工会工作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既面临着大有作为的机遇,又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工会事业,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围绕经...  相似文献   

15.
导读:3年前,十堰市茅箭区总工会选聘律师兼任工会副主席的试水,突破了工会干部“不会维权”的艰难困局,取得了“真给力”的效果。去年10月21日,湖北十堰市总工会对外高调宣布,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该市10个县(市、区)通过公选方式选配了一批执业律师兼任非“在编”工会副主席。此项改革的目标指向,就是要依托律师的专业技能,进一步做好工会维权工作,着力破解工会干部“不会维权”的难题。此举在全国尚属首创。  相似文献   

16.
工会干部要成为“三家”,这是全总领导在新形势下对工会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工会组织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工会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国工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重视培养更多的工会干部成为党和职工群众所需要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协调劳动关系的专家,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一、如何来认识工会干部要成为“三家”1.“三家”有明确涵义。社会学上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及专家都有特定的涵义。政治家一般是指有一定的政治主张,代表一定的党派、…  相似文献   

17.
培养工会工作“三家”,是全总领导在新世纪初综观全局形势、基于中国工会的特点和任务,对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是保持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切实担当起职工权益代表者和维护者职责的重要保证。现结合江苏工会的实际,就“三家”培养问题谈一点认识和体会:一、关于“三家”对不同层次工会干部的要求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协调劳动关系专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不同层次的工会干部应该有不同的要求。省级以上工会领导干部由于承担着全局性的领导重任,尤其要有政治家的胆识和眼光;市县级工会干部应在培养社会活动家方面多下…  相似文献   

18.
许多工会干部院校由于体制和观念因素的影响, 普遍存在经费不足, 师资队伍不稳, 办学形式不活, 教学难以适应形势变化, 生源匮乏的困难。市场经济对工会干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工会干部自身有提高素质的要求, 工会改革也需要工会干部教育的改革, 这对工会干部院校是个严峻的挑战。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工会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为工会干部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 必须端正认识, 转变观念, 加大改革力度, 探索新的办学经验、办学形式, 调整和改革教学内容, 强化队伍建设以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9.
《福建工运》2000,(9):1-1
要抓好学习和理解,提高思想认识。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工会贯彻落实党的“依靠”方针。突出维护职能紧密结合起来。广大工会干部在健行同志的领导下,按照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提出的工会工作总体思路,不断实践,完全符合“三个代表”的精神。应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从理  相似文献   

20.
李元法 《中国工运》2006,(10):12-14
全总十四届执委会主席团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和规范企业工会工作的一部重要文件和规章,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会和职工群众的意愿,明确而又具体地回答了企业工会“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以及如何干好”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条例》,对于更好地发挥企业工会的作用,尤其是进一步突出工会的维护职能,切实抓好“两维”、实现“双赢”,促进和谐企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抓好“两维”、实现“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