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14年3月21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关于技术转移协议的反垄断新规。新规定对原有规定做出了不少修订,涉及反垄断与知识产权交叉领域的特殊问题,如独占性回授、质疑即终止条款等。新修订反映欧盟在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的最新趋势,对中国也有借鉴意义。本文将在介绍欧盟此次新修订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我国在反垄断与知识产权领域的立法情况,并简要分析欧盟新规对反垄断与知识产权领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某些认定比较容易的确定其激励创新作用小于其对竞争的阻碍的知识产权许可行为采合法性标准,而对那些很难用简单的方法去权衡,而需要进行具体的经济分析其效率的知识产权许可行为采合理性标准。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国际利益博弈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国家知识产权政策在不同阶段有一些不同。基于我国现阶段国家在世界知识产权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加之经济不够发达,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大幅度提高。因而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反垄断立法应该着重倾向于采取合法性标准。在认定各种知识产权许可行为是否阻碍竞争时尽可能列出明确而有操作性的条文。  相似文献   

4.
5.
刘影 《比较法研究》2022,(6):144-155
司法层面如何评价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谈判行为,对于FRAND许可秩序的形成具有法律形塑意义。德国橘皮书案确立的反垄断抗辩成立要件,为欧盟法院率先提出FRAND许可谈判框架奠定了程序基石。结合欧盟许可谈判框架演变及背后考虑,我国构建均衡的FRAND许可谈判框架应着重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以我国专利法第20条专利权滥用条款为实体法依据,对标准必要专利权人过度行使权利进行合理限制,确保双方在对等地位的基础上开展谈判;二是通过内部评价路径和外部评价路径最大程度地确保谈判过程诚实信用;三是面向双方最终诉诸司法的场景假设,引导当事人在谈判过程中对于FRAND许可费率计算涉及的关键性问题达成事前合意。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标准正在展现诸多的功能,而且在知识产权许可和技术创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但有正面的影响,而且还有负面的影响,知识产权人利用技术标准有可能利用技术标准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滥用其技术标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施加法律上的管制。  相似文献   

7.
彭岳 《当代法学》2012,(4):125-133
如何解决规制性法律之间的冲突是反垄断豁免的一大难题。当前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的优先顺位之争不具可操作性。法院应依据《反垄断法》第15条的规定处理规制性冲突。对于第15条所列明的目标,应引入比例原则,补足手段必要性这一要件。对于其他法律所列明的目标,应借鉴美国关于证券市场反垄断豁免的做法,引入比较优势原则,通过积极审查标准处理规制性冲突。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竞争会带来优胜劣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对于航运业一定程度的集聚与垄断反而会更有利于航运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确立了航运反垄断豁免制度,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国际航运协议组织的反垄断豁免上,而班轮公会协议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本文就以班轮公会协议反垄断豁免为视角,首先分析了航运反垄断制度的理论基础,然后探讨了欧盟与美国航运反垄断相关规定,最后再对我国未来航运反垄断立法作浅薄讨论.  相似文献   

9.
反垄断法以禁止滥用垄断地位为名对一些具有知识产权的企业施加强制许可令。强制许可令直接威胁垄断和创新都赖以生存的技术秘密,在破除垄断的同时有可能伤及创新动力。依据欧洲法院的判例,这样的许可令被要求是克制的,使用时必须满足"例外的情形"的四项条件。但是仍然有许多反垄断案的判决引起了很大争议。无论如何,反垄断的强制许可令对知识产权的限制不应当是自动上位的,而应当是相互协调的。这一经验对所有实施反垄断法的国家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处在2008年5月12日发布的报告<竞争政策与知识产权行使>,介绍了目前在竞争政策与知识产权行使领域存在的理论争论、国际框架和发展维度.重点分析了若干专门问题,并展望了那些在竞争政策与知识产权相互作用领域富有挑战性的议题.这是从国际层面对目前有关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问题的比较全面的总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杨千雨 《法律科学》2014,(3):92-101
知识产权许可交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其融资机制必然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调节器,故应将其纳入法律规制。美国融资许可的法律规制具有通过设立知识产权融资许可制度来规制知识产权许可融资;采用私法手段;发挥知识财产被许可使用的积极作用等特点。我国应在借鉴美国规制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产权许可与融资的实践及国情,有的放矢地建立完善的规制机制。然而,我国现行融资制度并不利于知识产权许可交易。因此,应对我国知识产权融资许可法律规制作全新的制度建构,其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融资流程,并设立担保制度、被许可人融资合同义务条款限制解除制度、知识产权瑕疵责任制度、资金供给者违约救济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二)学术界对知识产权领域是否适用关键设施理论的争论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的终极目标都是促进创新和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不过这两种立法在追求这一目标时选择了不同的途径,反垄断法是通过禁止那些可能破坏市场竞争规则的行为,来推动创新和增进社会总财富的, 而知识产权法则通过为新的有用的产品、更有效的方法和原创的作品确立有效的产权,来激励创新并进而促进社会总财富增加的。因此,是否会降低知识产权人的创新动机,就成为学术界对知识产权领域是否适用关键设施理论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许可他人使用是知识产权人使用知识产权获得收益最主要的一种方式,也是推动技术扩散的一种重要方式,知识产权许可对于一国技术产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过,在很多时候,知识产权许可协议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即许可协议一方当事人面临破产时使许可协议的法律效力变得不稳定,这将严重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对于这种情况,美国破产法院的做法是允许在知识产权许可协议在破产程序中享有特别的待遇,以保护未破产一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美国有关做法对我国破产法、知识产权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的改进可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在全球商业贸易中的日益深入,中国的企业必将越来越多的面临外国知识产权所有者的许可压力.无论是对于产业型技术许可谈判,还是收费型技术许可谈判,作为企业知识产权部门,有必要思考自己在技术许可谈判中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5.
肖冰 《河北法学》2002,20(5):42-45
在WTO规则体系中,《进口许可程序协议》的规范角度比较独特,仅适用于进口许可制度的程序领域。但是,在该协议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混淆协议中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并由此造成对其适用范围的错误认识;二是对协议最重要的义务之一——“信息公开义务”的适用对象、适用条件以及适用内容界定不清,因而在适用中产生争端。为避免我国适用该协议而可能产生的误区,准确加以界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王先林 《法学评论》2020,(4):119-12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实施已有12年、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实现了"三合一"的重大改革以及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有必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反垄断问题。反垄断战略是以竞争政策和反垄断法为主要支撑点和动力机制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演进和完善为反垄断战略奠定了基础,我国的市场竞争状况构成了反垄断战略的国内环境,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交织构成了反垄断战略的国际环境。我国反垄断战略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结合,始终体现市场经济法治的原则和精神,切实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在此基础上确定我国反垄断战略的总体目标,并可以进一步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具体目标。目前正在推进的《反垄断法》修订是我国反垄断战略的一个重要实现契机,这种修订与完善也需要在国家战略的视角下进行。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遇到的思科诉华为、英科尔诉东进公司等案件,引起人们对知识产权垄断问题的深切关注。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将这一问题纳入调整范围。但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之间的复杂关系,还需要我们在吸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正确审视我国《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8.
对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争议不断,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类型的多样性及由此带来的权利冲突和利益纷争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以传统的知识产权理论即权利用尽原则与地域性原则为基础解决平行进口问题所遇到的理论内部的矛盾性及由此决定的现实意义的有限性。从知识产权独占许可的视角分析由平行进口所引发的利益失衡可以为我们研究平行进口的法律规制提供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经济时代反垄断法面临新的挑战,大型数字平台携数据、资金、网络等多重优势构筑难以撼动的市场地位,进而实施自我优待、数据不当合并、数据不兼容、施加不公平交易条件等不当行为。此类不当行为实质排除或限制了市场竞争,然建立于相关市场界定地基上的传统反垄断法难以有效规制此类不当行为。我国2022年《反垄断法》专门增加了针对数字市场的反垄断条款,但过于原则、抽象。欧洲议会通过的《数字市场法》(DMA)堪称数字时代的反垄断法,在立法目标、规制理念和规制路径方面均有创新,创制了“守门人”的新概念,并用具体的“黑名单”“灰名单”规则规制垄断行为,将开启“数字治理的新纪元”,为我国数字市场反垄断提供可咨借鉴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