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继承了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生的优良传统,并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民生思想。其民生思想以依托于社会主义并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以公正为理念,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着眼点,并逐渐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有一个过程.首先,是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后逐渐为全党所接受并将其用于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十三届四中全会,称邓小平同志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指导者".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的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党的十五大将长期以来使用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表述为"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大会通过的党章.党的十六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明确表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志着这个理论体系的完成.与此一脉相承的结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这个发展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继续发展和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科学地总结了十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民族人民全面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和概念,汇集了邓小平同志在形成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最重要、最富有  相似文献   

4.
1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根本问题。实践已经证明,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16年来改革开放不断取得胜利的旗帜和灯塔,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法宝。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比较快,全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在形成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完全可以说,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从本质上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现实利益和根本利益,始终贯穿着密切关注人民群众利益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人民性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显著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上,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毛泽东既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奏者。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改善民生的重要着眼点,在毛泽东公平正义原则的指导下,不仅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且他们的革命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这为中央苏区的建设和发展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有利环境。毛泽东"公平正义"的民生智慧给中国改革发展很多启示。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着重要在广泛进行社会公平正义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突出科学发展、城乡市场经济发展一体化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不能不研究邓小平与改革开放30年的关系。邓小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开辟者,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原生的初始形态,而且规划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奋斗目标,奠定了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中突破苏联社会主义的僵化模式,创造性的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三十年来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改革开放不仅是第二次革命,而且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思想解放。在新的战略机遇期,深入探讨这一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解放对党和国家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发展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系统地回答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重大民生问题和基本政策以及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和步骤。解决民生问题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首先从物质利益出发,从最简单的衣食住用行抓起,在解决绝大多数地区温饱后,民生的标杆更高了,它包括了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乃至公平正义、民主法制,涉及公民的受教育权、劳动权和发展权,是全方位、高层次的民生问题。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民生思想,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将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开辟者,率先提出并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灵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思想,开启了改革开放闸门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规划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发展方向;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开启者,对毛泽东思想实现了科学的坚持和继承,并实现了创造性发展;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坚固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指导思想的历史基础;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开拓者,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拓者,他对中国道路的自信是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现实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基础上的。邓小平认为要加强党的建设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而增强人民对党的执政信心;同时,在执政中要强化民生建设来激起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邓小平道路自信中可以看到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大众化过程中,必须突出道路内在的目标和制度优越性,同时注意中国道路自信的两个主体的差异性以在实践中提高道路自信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从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新时代"四个自信"的提出,我们都在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作为一种"主义",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深厚的经济根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制度,也是一种信仰;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中的"主义",以问题为导向,同时它也是具体历史环境下的一种"主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了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深刻地指出了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光辉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历史性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伟大的贡献,莫过于领导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创造性地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领导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路线和思想方法突出体现在:把实践作为逻辑起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规律作为根本依据,在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基本规律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人民作为主体力量,在实现人民群众利益需求和创造精神有机统一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必须深刻把握这条道路的精髓和真谛,坚定不移沿着这条道路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改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求解路径须从五个方面去把握,以构建五位一体的民生建设体系:推进经济建设,走共同富裕道路,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确保改善民生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立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走绿色政治之路,促进民生建设生态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建设先进文化,提升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实现民族振兴;展现幸福生活的民生建设旨归,必然成为党和政府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者,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富裕"现则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内容精华所在.本文作者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现的缘由、基础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出发,全面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有时代精神的为人民服务思想,对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为人民眼务的宗旨,建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新道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系统明确地指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如何顺利地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特别指出了加强社会稳定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重要保证作用。深入认识邓小平同志关于加强社会稳定的理论,对于我们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我们顺利完成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强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浅析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特色李寿源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是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享有国际声望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为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一整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  相似文献   

20.
人学理念是邓小平设计改革开放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因,体现了他对中国人民现实命运的关怀和对未来图景的设想。满足人的需要、尊重人的本质力量和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新人构成其人学理念的主要内容和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