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深深的实践印迹、典范的深刻启示,对今天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的学习实践生涯表明,博学笃志、信念坚定、学以致用、不懈奋斗,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精神存在、精神需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升华、境界升华、实践深化的必由之路。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学习实践生涯所散发出的智慧价值、精神力量、责任担当,所体现出的思想境界、文化理念、实践启迪,将激励着有五千年文明渊源的当代中国及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2.
1 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丰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种一脉相承性首先体现在它的继承性上。 (一)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证明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 马克思主义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普遍性人类实践活动的调研古已有之。20世纪初的中国大地上至少有三类调研实践值得注意,其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根据地或解放区的调研实践,奠定了中国调研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基础和方向,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由毛泽东提出的个人论断,在经历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上的曲折历程之后,最终成为中共党内一种重要的政治话语。这一政治话语在全党的正式兴起得益于中共在调研的制度化与组织化、调研制度的实践化以及调研话语的个体内化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机制。由此,调研的政治话语成为中共党内一种极其重要的集体政治财富。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典范。毛泽东通过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精神,使得其理论创造不仅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而且显示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崭新风格和独特气派。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关于精神动力的论述内涵丰富,见解独到,其形成与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不仅体现了他个人 的精神境界,也体现了整个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概括起来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艰 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毛泽东的精神动力思想为民族精神在现代的弘扬 和培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几次宪法文本上的修改与宪政实践上的飞跃,都是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宪法思想指导下完成的:1954年宪法由毛泽东主持制定,是毛泽东宪法思想的忠实反映;1982年宪法则是邓小平宪法思想的产物;1993年与1999年两次修宪(特别是后者)则主要是江泽民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宪法思想的精神指导下完成的。尽管毛泽东主持制定的1954年宪法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质,但它确立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宪法原则,至今仍是我国当代宪法完善和发展的基础;而1982年宪法及其后来的三…  相似文献   

7.
《海南人大》2006,(9):I0004-I0004,F0003
根据全国人大“关于组织全国人大代表进行2006年专题调研的通知”精神、省人大常委会2006年工作要点,为搞好我省今年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和跟踪监督去年我省《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后政府的整改工作,特别是检查13个重点挂牌督办单位的整改情况,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将这两项工作结合进行,于今年8月下旬开展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及《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回头看。活动中,分两个组,分别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法仁和陈孙文任组长赴海口、琼海、万宁、屯昌、五指山、昌江、临高等市县调研和检查。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及水污染防治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战胜各种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研究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是怎样铸就的,就要研究创造这一伟大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要研究为形成这一伟大精神作出杰出贡献的毛泽东等一代中国共产党伟人和伟大精神、伟人思想和伟大精神、伟大实践和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淀下来的集体意识,尤其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历史伟人铸就的。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灵魂与核心,是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入门之学"。新形势下,深入探讨毛泽东人民观的来源,从毛泽东的实践探索中积极挖掘毛泽东人民观的当代价值,对于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毛泽东之所以能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与他在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坚持的方法论密不可分的。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根本方法,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且以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在毛泽东成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方法论价值,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塑造者,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在精神上是相通的,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很多思想,都对儒学精神进行了传承与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毛泽东对儒学的"民惟邦本"、辩证思维和实践观分别进行了传承与发展,并创造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观、唯物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这既是对儒学精神的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升华。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符跃兰同志对省人大机关联手扶贫半年工作总结的批示精神,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省人大机关联手扶贫工作队一行7人于8月26日至28日,到天安乡王沟村扶贫点调研并督促落实扶贫项目。此次到天安乡王沟村扶贫点调研、督促落实扶贫项目的主要任  相似文献   

13.
《海南人大》2007,(12):4-7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后,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根据省委《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意见》,认真抓好学习贯彻。党组理论中心组两次集中学习十七大报告,深入领会十七大精神,研究如何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做好人大工作。11月5日省委书记卫留成同志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后,吴昌元副主任于7日召开了“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对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做好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7月1日,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以下简称省社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张国华到省社院走访调研座谈时的讲话精神。省社院党组书记蔡勇传达了张国华部长的讲话精神,并就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提出要求。常务副院长何云葵主持会议。蔡勇指出,张国华部长走访调研省社院,召开座谈会,听取省社院工作情况汇报,充分体现了省委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体现于毛泽东所关心、思考、研究的各个领域 ,是贯穿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主线。本文旨在通过探析毛泽东创新思想形成基础 ,来加深对其创新思想的学习和理解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海南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精神,促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13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今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工作委员会组织调研组,以"推进宝岛绿化,建设美丽海南"为主题,开展了2013年海南环保世纪行暨绿化宝岛大行动进展情况专题调研活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耀红、陈海波分别带队赴有关市县和国营农场开展环保世纪行宣传和调研。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中央和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省第十次党代会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60周年庆祝大会和全国社院院长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对今后做好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和中华文化学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柏坡时期是党的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在西柏坡领导土地改革运动,指挥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以及党执政后的建设建树了伟大功绩。党中央和毛泽东以其西柏坡时期的伟大实践、理论创新和精神风貌,培育形成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19.
2007年8月28日至29日,吉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李中学在松原市公安机关调研“三基”工程建设情况,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七大和“东博会”安全保卫工作以及公安队伍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20.
湖湘文化,特别是作为其主干和实体的湖湘学派的思想和学说是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底蕴和源泉,成为其思想发展过程中的顽强而鲜明的文化履印。湖湘学派对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在宇宙观上,青年毛泽东对大本大源的探求秉承了湖湘学派崇尚哲理思维的旨趣;在辩证法上,青年毛泽东辩证法的萌芽浸润着湖湘学派“气化日新”的主变精神;在知行观上,青年毛泽东的知行观体现了湖湘学派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在历史观上,青年毛泽东的圣贤观突显了湖湘学派对德业俱全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