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课题组联系到芮沐先生的家人以后,得知芮沐先生已届百岁高龄,听力较差,无法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在无限遗憾之际,我们最终还是决定去探访一下芮沐先生.一方面,芮沐先生作为我国现在资历最老的法学家,如果在我们的访谈录中缺失,那将是一大不完整;另一方面,2008年7月是芮沐先生的百岁寿辰,这世上有多少人能不庸碌一生而又可经历一个世纪的沧桑呢,我们想为芮先生的百岁华诞献礼.  相似文献   

2.
臧立 《中国法律》2008,(5):30-30,97
我和深圳大学法学院的王千华于1996年至1999年期间在芮沐先生指导下攻读博士研究生,是先生的关门弟子。我们与芮先生的感情,除了师生之情外,还有一种深深的亲情。每每回忆起那段在燕南园的日子,心中便有一种暖暖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快慰,还是一种深深的感恩。  相似文献   

3.
我从参加工农红军的第一天起,就懂得了“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的道理。1933年,徐向前指挥的红四方面军解放了我的家乡四川宣汉县,不久,我带领区游击队加入红军,来到红九军七十六团报到时,第一个跟我谈话的是七十六团副团长刘昌毅。那时他才20岁,作战十分勇敢,嘴上曾被敌人子弹击中过,留下了一块伤疤,人们给他起  相似文献   

4.
一位80岁的老人和他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子坐在沙发上聊天.突然窗台上飞来一只乌鸦.老人问道:"那是什么?"儿子回答说:"那是一只乌鸦." 几分钟过后,老人又一次问道:"那是什么?" 儿子不耐烦地说:"爸爸,我刚刚告诉你了,那是一只乌鸦."  相似文献   

5.
王义 《法治研究》2006,(4):34-35
近日,我的办公室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是我学生的父亲,向我咨询有关问题。他的来访使我想起了6年前发生的一件往事。  相似文献   

6.
中战 《政府法制》2012,(33):34-36
2004年8月18日,在伦敦郊外一所军队医院的监护病房里,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他的去世在英国军界激起了不小震动,因为随着他的去世,人们失去了最后一位关于60年前那段神秘往事的直接参与者,而那段隐秘的故事则可能是历史上成本最低的一次“军事行动”,而这次行动却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布衣 《公民与法治》2012,(17):47-47
这是一位73岁老人给84岁老人让座后.公交车司机在车厢里播放的歌曲。“这首歌是献给刚才那位让座老人的,谢谢他支持我的工作,也希望所有乘客都快乐。”公交车司机表示,这些歌曲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每天遇到有乘客让座或者找零钱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照片上的这位老人,清瘦矍铄?即便坐在轮椅里, 你仍可明显看到他身材相当高大:虽说已届耄 耋之年,仍有一股勃勃英气。他就是当年使叛徒、特务闻之魂飞魄散、国民党曾两度把判成死囚面终无可奈何李士英同志,解放后,他出任上海市第一任公安局局长,2次被任命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是我党历史上一位功不可没的老人。  相似文献   

9.
2014年2月6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位76岁的老人去世,他叫马胜利。这位曾被称为"国企承包第一人"的老人离世之际,不少市民自发地为他送行。马胜利的辞世,也让人们回想起当年各个领域的"改革第一人"的光辉历史以及改革的艰难。他们是年广九、鲁冠球、步鑫生、杨嘉兴……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书记员,我与当事人的距离是零。我的感情经常会跟着他们起伏跌宕。墙角边蹲着一位老人,上身着一件七十年代的蓝制服,一顶破草帽遮住了老人大部分脸庞,那双颤抖的手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拐杖。没有看见老人的眼睛,他始终低着头注视着脚下,我注意到那是一双沾满泥巴的脚。这就是本案中的申请人——康海,一位渴望亲情更胜金钱的老人。  相似文献   

11.
晓阳 《检察风云》2001,(8):70-71
三湘头号女巨贪蒋艳萍案开庭当天,同样受到众多媒体关注的是坐在旁听席第一排的一位老人,他就是84岁的“反腐老人”陈荣杰。扳  相似文献   

12.
面对偷猎者的乱枪扫射,面对养子内外勾结的亲情背叛,面对人们“断子绝孙”的诅咒,2003年8月17日,64岁的独身老人利子云为他的5000只白鹤举行了第4次“新闻发布会”。他老泪纵横地对乡邻们说:“那些鸟儿就是我的子孙,谁要伤害它们,我这把老骨头跟谁拼命。”  相似文献   

13.
一位66岁的老人患有严重的肺气肿、气管炎及胸膜炎,先后负债数万元辗转多家医院求治,但均无法治愈。不堪病痛折磨的老人曾数度自杀未遂。于是他恳请老伴与一位老邻居协助他上吊自杀。引发了一场风波——  相似文献   

14.
每个星期三下午,我雷打不动地到百货商店购物. 就在我转向那条专卖儿童卫生用品的走廊时,我几乎撞到一位老人的身上.他显然不知道我必须得在45分钟的时间里买好东西,然后接回我的上完摔跤课的4岁的儿子,再去学校接正在那里等着我的12岁的女儿.  相似文献   

15.
正早晨8点,我刚打开诉讼服务中心的大门,便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拄着双拐颤颤巍巍地走进来。经询问之后,才得知老人是被儿子抛弃了,来法院诉求赡养的。我不经打量了他一番:老人右脚有些残疾,不能走路,外面天寒地冻,老人衣着单薄且光着右脚,只套着一只破单鞋。老人看到我,说:"小法官,能不能帮我把右脚上的袜子穿上啊?我腿不能弯,自己穿不了"。我"呵呵"一笑,便蹲下身子按老人的要求帮他穿上了袜子。看着老人拄拐的双手冻得  相似文献   

16.
办公桌上放着一封刚刚从日本寄来的航空信,发信人署名是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校长吉田力雄。这个熟悉的名字,使我一下子愣住了。这不就是抗战末期,在北平参加过我党领导的地下反战工作的吉田教授吗?他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与吉田老师中断了联系,说起来已有三十五年了。日前,通过中日友好协会以及日本访华友好团体的努力,终于找到了吉田教授,得知他身体很好,已是七十七岁的老人。虽然我们分别已经有这么多年,但是过去那一段不寻常的战斗生活和难忘的战斗友谊,仍然时刻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生活》2013,(4):39-39
2012年12月28日,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全票通过。此次修订从现行法6章50条扩展到9章85条,现行法中未作修改的仅有10条。修订后的新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精神慰藉入法辽宁省一位76岁的老人在子女每年给他500元钱赡养费的情况下,将6名子女告上法庭,老人要求子女每年只拿出200元钱赡养费,但是要求子女要定期去探望他。家住大连市八一路的一位老人竟然给儿子开出了"有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2007,(7):44-44
问:我是位70岁高龄的老人,虽然有退休金,吃喝穿都不愁,但总觉得孤单和缺少安慰。在老伴去世后的这几年,这种失落感更加强烈。请问,我能否向法院起诉,要求儿女们带着孙辈轮流每月回来看望我一次,陪我说说话聊聊天?  相似文献   

19.
我面前坐着一位老人,身材瘦小却声音洪亮,且记忆清晰,表述严密,不像是一名只读到初中一年级的64岁老农.他叫王干东,就住在我老家屋后不远,但我几乎不记得有这么一个人,而这次回到乡下老家,乡亲们却到处在谈到他,因为他和一帮同样普通的老人做成了一件几乎不可能的大事:把被乡政府掌控多年的湖港发包费争取到了群众手中.2010年春节前一天,全乡人民(包括我这样在外工作的人)每人都领到了240元的分红.  相似文献   

20.
在十年的检察官生涯中,我曾收过案件当事人送的一个礼物,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至今,我一直珍藏着它。那是夏天的事了,当时我正在办公室阅卷,一位自称是被告人家属的人找到了我。大热天,已过古稀的老人衣衫都被汗水浸湿,看上去疲惫不堪。一问,老人居然是从几十公里外的北王村赶来的,就是想问问他孙子会判多少年,能不能判轻一些。案情很简单。几个月前,因为宅基地纠纷,老人的孙子即被告人李某与邻居厮打起来。后来村干部赶来调解,李某竟跑回家中抄起一杆长枪出来,好在并没有开枪,只是威吓一下村干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不过私造枪支,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