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指出德国思想界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阐释意识形态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重点论述意识形态的阶级斗争功能。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系统阐释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职能,促进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是描述的、肯定的还是贬抑的方法就是用文本来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对待意识形态的态度: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对所有意识形态都持否定性的批判,认为他们都是虚假的意识;其次,这种否定和贬低是辩证的扬弃,他们都统一在唯物史观的框架之中;再次,西方马克思主义虽然强调意识形态的批判,但他们想构建的和以往没有什么区别,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批判的;最后,强化和泛化意识形态的做法是失败及不可取的,唯一合理的选项是淡化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卢卡奇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所提出的观点是二者之间的意识形态理论在批判维度上主要集中在物化或异化问题领域;而在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问题上则主要集中在对总体性和辩证法的不同见解;最后,在意识形态批判的出路问题上,二者则表现出不同的历史与实践观.以上存在于意识形态批判维度、方法以及出路问题等三个方面的主要异同点,构成了卢卡奇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之间的主要比较研究参考系,当然,这三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物化或异化问题的批判是贯穿其中的理论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4.
《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唯物史观的高度探讨了分工理论,将社会分化和社会矛盾建立在对社会分工进行考察的基础之上,将扬弃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全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然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工理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主要是由特定的时代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意识形态及意识形态终结论进行理论分析,指出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对当代大学的具体影响,同时对这一理论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以消除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包含有新制度经济学对意识形态及其基本取向的认知,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具有本质不同。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借由对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之理论预设、方法论、意识形态基本功用、意识形态变迁推动力、理论构建语境、理论旨趣、理论实践目标冲突的解读,可以发现其在如下方面存在问题:理论预设缺乏经验事实支持、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意识形态的社会性相抵牾、以降低交易成本为意识形态的基本功用、以非阶级因素为意识形态变迁推动力、以西方世界为理论构建的基本语境、以解释西方世界为基本目标、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永恒存在。对这种对立的批判性比较研究有利于清晰认识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以更好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7.
齐泽克在黑格尔的视域下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进行了划分,即自在的意识形态,自为的意识形态,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并认为,正确理解齐泽克的意识形态三形态理论,要把握两点:一是意识形态三形态之间,并不存在激进的进化论关系;二是意识形态三种形式的划分,恰好说明了意识形态幽灵似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是一个有着独特结构的观念体系,它具有普遍性、实践性、无意识性、虚假性和阶级性;意识形态还存在于国家机器之中,成为与镇压性的国家机器相并立的数量众多、主要以说服教育的方式体现在私人领域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其中教育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意识形态的研究领域,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最具有穿透力的理论之一。他尽管从许多方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但由于其理论的初创性,就难免带有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10.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详尽论述了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的科学基点、逻辑线索和具体内容,这是马克思在哲学革命之后首次科学地提出社会发展三形态——依靠共同体阶段、采取物的形式进行统治阶段和真正共同体阶段。  相似文献   

11.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原则和本质出发,对社会历史发展中呈现的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相对立的二元结构,利益与法、国家的关系及人的解放及自由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从而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及理想社会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变革,时代和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旧长期而艰巨,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能动作用,我们需要做出多方面努力,搞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福庆 《外交评论》2004,(2):102-107
苏轼是以一个改革者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的,他在进入仕途之初,就曾对北宋王朝的因循守旧、苟且偷安的作风,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响亮地提出“涤荡刷新而卓然有所立”的口号。苏轼与王安石的政见分歧,实质上是“怎样改革”的路线之争。由于政治地位和客观生活环境的改变,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苏轼晚年逐步改变了对封建君主所抱的幻想,他的忠君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动摇。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长期以来宪法学缺乏自主性地位,成为政治教科书式的教条,所遵从的并非学术的逻辑而是政治的逻辑。此种局面应通过真正的科学思维训练来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15.
用劳动这种唯一的因素来解释价值的质,用劳动时间这种唯一的量来解释价值的量,创造价值的是“总体劳动者”,其潜在参照系是个体劳动者。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而分别承担了个体劳动者的劳动职能中的一部分劳动职能的一切劳动者都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的传播是价值观的传播。它通过满足利益诉求、提供精神寄托、产生价值共鸣、形成情感认同等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得到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既遵循一般意识形态传播的规律,又有知识传播的特点。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要揭橥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的主旨,满足现实社会各阶层群众在观念层面上对利益、价值、精神和情感的要求,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7.
波普不仅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也是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他的以证伪主义方法和原则为基础的政治思想批判了历史决定论,抨击了“整体主义”的社会改革方法,提出了“开放社会”的政治理想。他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坚定支持者。波普正是凭借其丰富而独特的方法论对西方的科学哲学、政治哲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理念上的合法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和来源之一.中国的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统治的合法性理念支持,但他们创造的以"天命"说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固有的缺陷无法真正保证其统治的合法性,使其难免改朝换代的命运.当代中国,在政治合法性的理念基础构建和宣传方面也曾出现过误区,马克思主义才是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理念基础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的本质就是实现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的理念认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思想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意识形态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概念。它是马克思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一个重要支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对文艺复兴以来新兴资产阶级革命批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英国唯物主义、法国启蒙思想和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从哲学上提出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0.
近代西方劳动关系理论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劳资关系发展的历史。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乃至凯恩斯,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致力于劳资关系问题的研究,推动了劳资关系和劳工运动理论的发展。回顾梳理近现代劳动关系理论的历史发展,对转型中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