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前核电建设还存在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建设能力有限等短板,决策部门应对地方政府、业主公司、项目开工顺序、时间、技术、安全等因素进行慎重的通盘考虑。生活本身是最好的编剧,远比戏剧更精彩。8月9日,身为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的孙勤在广州出席"亚洲能源论坛",纵谈中国未来的核电规划调整,他本人斯时可能也没有意识到,数天后他就要以另一种眼光来看待中国的核电问题。  相似文献   

2.
台湾学者谢宏仁和澳大利亚学者克拉格·D.米尔在《当代亚洲杂志》2010年2月第1期发表《这将是亚洲世纪吗?——智识资本主义时代的中国大陆、印度、韩国和台湾地区》一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观察家因为亚洲经济发展表现显著而作出的亚洲崛起和太平洋世纪到来的预言提出质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地区)产业联系加强主要是通过垂直一体化和产业内分工实现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亚洲内部之间已经形成一体化的生产网络,亚洲经济体内部贸易很大程度上是中间品贸易,而亚洲与北美、欧洲的贸易则主要是最终品贸易。但以往研究往往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之间产业经济联系,而对越来越重要的中国大陆与台湾的产业联系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与台湾产业与经济互动频繁,那么中国大陆产业发展将对台湾经济增长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以及台湾产业发展对中国大陆经济增长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理应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试图对中国大陆与台湾产业关联程度进行分析,所选取的指标主要是垂直专门化率和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赵耀东先生是台湾经济界知名人士,曾在台湾筹建“中国钢铁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曾任台湾“经济部长”、“经建会主任”。本文是他在台湾大学机械系讲演的摘录,选自经济管理出版社《我们不能再等待》一书。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稳步的军事现代化,正在改变亚洲的权力关系。如最近几周,北京已同新德里握手言和,接着又向台湾反对党示爱,还出现愤怒的反日情绪。现在到了美国对中国多加关注的时候了。美国的军事力量可能仍在亚洲占有统治地位,但不幸的是,美国的亚洲政策对布什政府来说,就象一个长期疏远的“继子”,由于多名深受尊重的亚洲问题专家相继离开政府,已被进一步边缘化。对目前中国在地区问题上作出清楚的了解,有助于华盛顿避免不必  相似文献   

6.
论点摘编     
东亚出口国的竞争格局东亚的劳动分工的推动者是日本。起初是日本在“亚洲四小龙”投资, 推动制造业生产。然后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再向中国和东南亚国家转移高能耗、高污染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因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都把电子和信息产业作为出口重点, 都有充足的劳动力, 都有相似的科技水平, 因此它们之间的竞争日益显现出一种低端产品的恶性竞争状态。而电子、信息等产业的至高点由日本牢牢控制, 近些年来日本相对于亚洲国家的技术优势甚至在加强。日本下面是台湾地区、韩国和新加坡, 它们从日本也从欧美进口较高级技术, 同时将成熟…  相似文献   

7.
试析“九九”前后的台澳关系罗祥喜台湾和澳门是两个具有非常特殊的环境和历史背景的中国领土和中国人地区。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间关系而言,台澳关系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奇特性。目前,澳门虽仍由葡萄牙占领和管治,但回归有期;台湾与中国大陆虽仍处于分离状态,但...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与台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伟大的民主义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毕生致力于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把祖国的统一放在首位,时时牵系着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的收复与台湾同胞的苦难。他自革命之日始就将收复台湾作为革命的目标之一,临终时仍念念不忘废除与日本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台湾的回归。他将革命的组织发展至台湾,将三民主义播撒于台湾。此值纪念辛亥  相似文献   

9.
1945年注定要在台湾历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中国抗战胜利、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台湾的日历从昭和20年翻到了民国34年。盘据台湾50年的日本人无奈地撤走了,中华民国政府的接收大员来了,台湾人从“日本国民”回归到“中华民国国民”……。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日本人愿意拱手交出富饶的台湾岛吗?台湾人民有什么反应?代表中国前来接收的国民政府准备好了吗?结局如何?这些都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2005年美国国防部发布所谓《中国军力报告》后,中国威胁论似乎又有甚嚣尘上之势。美国国内一些保守派学者纷纷撰文或发表研究报告,评估中国国防现代化对美国的影响。本文原作者约翰·谭慎格系美国传统基金研究会亚洲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他依据美国国防部的报告评估了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提出了美国在太平洋的潜艇霸权即将崩溃的结论。本刊刊发此文绝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在文中公然鼓吹向台湾出售潜艇,美、日联合遏制中国。希望读者阅读时有所鉴别。  相似文献   

11.
从宏观经济上看,中国正面临着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外部形势。由于美欧经济坠入低潮,给亚洲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东南亚一些国家再次出现了经济、股市、汇率一起下滑的情况。中国上半年出口增幅逐月缩小,至六、七月份已出现负增长,这和去年出口高速增长的局面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在外部需求不振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目前决策层和经济学家都把下半年经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内需上,并认为股票市场在扩大内需上可以起到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筹资后,投资实业项目,  相似文献   

12.
外论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 一个强大的中国可能促进其邻国的发展 亚洲或许是全球经济中一个最亮的点。但这一地区还有许多人眼下不清楚其它国家如何才能在中国不断增强的经品供应链联在一起的公司和国家将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新的好处。他说:“中国的复兴对亚洲及至对全世界来说决不是一种一  相似文献   

13.
满城风雨议康华 1988年的国庆甫过,香港报纸上刮起了一阵“康华”热,许多报纸在头版头条和其他显要位置,连续几天刊登有关整顿康华公司的消息、评论,这阵风也刮向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台湾的报纸也在头版头条刊出了这一内容。国内的新闻机构,在保持了一段沉默之后,于10月15日首次披露了整顿康华公司的有关情况。一时间,康华公司成了中外舆论的热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香港和海外的许多报纸,都把整顿康华和肃贪联系了起来。国内一些流言更说得活灵活现:说是北戴河会议期间,一些中央领导到秦皇岛码头参观,看到一堆黑压压的煤山,一问是康华公司的,而中国煤炭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     
香港《亚洲周刊》专文:台海爆发小型冲突可能性升高 香港《亚洲周刊》9月5日发表署名文章;台海爆发小型冲突可能性升高。文章称,祖国大陆增大了对台湾"造势威慑"的力度。台湾的"反造势威慑"活动进而也水涨船高。陈水扁以乘坐潜艇的方式表达了台湾的强硬立场与态度。台湾的反造势活动表明,中国大陆的造势活动所起到的真正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福建于2004年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其核心价值,是闽台共建“环海峡经济圈”创造条件,其核心内容,是现在强调的海峡西岸的产业对接。博螯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评述了此战略的“深远意义”。他说:闽台两地特殊的渊源关系决定了福建在两岸统一大业中的地位,福建与台湾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构建中国新的经济板块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福建省社科院原院长严正强调了产业对接的“现实意义”。他认为,现在台湾二、三产业向岛外转移、拓展市场趋势增强,而福建正处在由轻型产业结构向重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闽台两地生产要素既…  相似文献   

16.
卡特利兹——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聚集了不少科研迷。在公司的十几间办公室里,每间都有人从事专门的研究。这一间,几个年轻人在研究家庭用机器人;那一间,年青科学家在研究手拉箱式的微型电脑;更有趣的是,有一间,就只呆坐着一位全神贯注在沉思的年轻人。前不久,他到该公司来,说他头脑中有些创意,想当总经理。公司了解了此人的背景后,认为他不是瞎说,便决定支持他,干脆让他在这间室内静想半年再说。这就是具有最新形态的一间风险投资公司。它拥有法律、财务、市场、管理人才,它等待着技术人才来结合,在公司的心目中,投资的报酬率都要高于十倍以上,否则,就不会投资。  相似文献   

17.
住总集团面向全国招募人才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经集团总部和所属各公司组织的复试、笔试、答辩,156名各类人才在集团总部及所属公司的各级管理岗位就职;一些岗位的招聘、录用工作仍在继续。招聘300名应届毕业生的计划也已确定。通过引进人才,住总管理团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得到优化,仅集团公司机关通过改革共引入社会人才16名,其中拥有硕士学历者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开发,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推行产学合作和职业证照制度,大力开展职业训练和技能竞赛,培养了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均GDP从1965年的200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人均16030美元。然而,台湾的高技能人才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轻视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对私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投入不足,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研究和分析台湾高技能人才开发的基本策略和存在问题,将会增进我们对台湾的了解,也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层     
《南风窗》2013,(9):17-17
习近平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演讲,他最先提到的是"勇于变革创新",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他称赞亚洲历来具有自我变革活力,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他还反复强调和平的重要性,认为"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  相似文献   

20.
林涛 《台湾研究》2006,(4):38-42
1998年亚洲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东盟的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香港、韩国、台湾都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有些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经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严重的冲击而大幅衰退,危机过后,它们都致力于恢复和发展自己的经济,但是效果有所不同。本文拟就“四小龙”中的韩国和台湾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