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涵 《工会博览》2014,(32):46-46
一个人说的话,其“真理程度”是和他的名气成正比的,所以很快,爱丽丝-门罗的语录就传播开来了。且不论是否真的是真理,我喜欢她说的这一段:“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20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这句话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羞辱着所有被时间追债的现代人。“我太忙了……”“我没有办法……”每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都是在宣布,自己丧失了对时间的主权。  相似文献   

2.
在这个大院里住了十几年,每周总能碰着他那么几次。他远远地拎着几瓶啤酒蹭过来,有时还骑辆破车子,头发蓬松,球鞋也似乎从未洗过,然后走进他那间堆满石膏的屋子。人们会猜,又是个不羁的艺术家。后来,人们听说艺术家成了发明家,一下子拿了5项专利。后来人们又听说发明家“下海”了,专门生产自己的发明出售。不过,此君一头乱发依旧,破车子依旧,爱喝酒的性子依旧。我的故事?今年38岁,和我这代人的命运一样,修理过地球。在农  相似文献   

3.
12月26日,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他留给中国人民的永远都是不尽的思念。那一首首传唱了几代人发自心底的歌——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湾,几十里水路到湘江……”这是一首清丽优美的湖南民  相似文献   

4.
宋代的包拯,世人奉若神明,在他手中查清的难案悬案难以胜数,流传千古。但古书《梦溪笔谈》却记下了他做开封府尹时上当受骗的一个故事。有个有钱人犯了法,按法律要受杖脊(刑法之一种)。这家伙想行贿减刑,知道包公必不受贿,便转而收买包公身边的一个小吏。这小吏说:“等一会儿提堂,包公一定下令责打你,你只要拼命争辩,我自有办法与你分轻脊杖,使你免受重刑。”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人与人一间学校的门前,挂着一块黑板一位神父路过这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我是一位神父,我为所有人祷告。”一位路过的律师看见神父写的字,就在下边加上一句:“我是一位律师,我保护所有的人。”一会儿,一位过路的医生又添上了一句:“我是一位医生,我医治所有人。”最后,一位普通的市民经过,看了黑板上的字,他想了想,在上面加了一句,“我是一位平民,我要付钱给你们。”狡猾的行贿者有个人将要受审,他问律师是哪位法官审他的案子。“我想了解他的名字是要送一箱子好酒给他。”律师大吃一惊:“不行!这是违法的,而且你会输的。”几个星期后开审,那人赢了。在离开法院时他对律师说:“看,我送的酒不是起作用了  相似文献   

6.
刘秀,就是东汉开国的光武帝,说他不会用人,也许是冤枉的。在王莽篡汉之后的全国大混战中,刘秀正因为会用人,才能从一个“无兵司令”(玄汉朝廷的大司马),变成勇将如云、谋臣如雨的实力派,击败各方割据势力,统一全中国。“推心置腹”(推赤心置人腹中)的成语,也正是由他而起的。然而,刘秀有一个大失误,也恰恰是用人问题。他手下有个平狄将军叫庞萌,一向恭谨谦逊,刘秀对他非常信任。《论语》一句话说:  相似文献   

7.
“枕边风”     
顾桐 《法制博览》2010,(12):41-41
有一个朋友,男的。大家聚在一处聊天,他的开头语是“我老婆说”、“老婆昨天告我”一类。我们笑他没出息、没主见,被“枕边风”吹“残”了。他不以为然,几十年来俯首帖耳,有老婆大人指哪打哪的风范。  相似文献   

8.
古时一考生为文,援引了《诗经》中“昧昧我思之”句,却误写成了“妹妹我思之”。考官便批道:“哥哥你错了!”  相似文献   

9.
欠着五十元     
曾勇 《工会博览》2013,(29):50-50
我去买火车票,发现钱没了。谁这么坏,偷了我的钱包?这时,一个要饭的走来。我冲他发火:“我都想要钱了。”“你差多少钱回家?”“从南京到镇江,你说多少?”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五十元。你说我会拿他的钱?会的。我没有别的办法。我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并说我过几天还到南京,到时还给他。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1997,(5)
天生的华商网络李政道已在美国生活了半个世纪,但生活方式仍然很“中国”。每逢春节,先是合家吃年夜饭,然后给孙辈们派发压岁钱。他说春节就是团结,是乡情和亲情。岁月沧桑,经过一代人或几代人的磨合,海外华人已融入了当地社会,然而作为“华人”的那份特殊的感觉,依然没有改变。他们的心中,深烙着亲缘、地缘和业缘的印痕。联合国1992年海牙研讨会文件指出,“位于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华人提供了天生的网络优势”,他们借助  相似文献   

11.
几天前,朋友的妻子阻止了一件事—— 朋友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手机促销商打着一家电讯运营商的旗号打来的,里面甜美的声音说,预缴电话费几百元,就能得到一个新的智能手机.朋友很是心动.他的手机用3年了,大屏智能的那种.“400元,每月返还到话费里?行啊,我订一个吧.”在他身边的妻子问“什么事?”他说了.妻子说,先不订,她知道有一种“更好的手机.” 他回答对方“我再考虑一下.”放下了电话.  相似文献   

12.
那天饮早茶,文仔关于BP机的一些故事令我们几个好朋友笑得人仰马翻。他问用BP机骂人你会吗?我说不会,“007 292就是了。”他说,我马上掏出代码本查查,原来“007”是姓“卜”,“292”是“街口”。“卜街口”是什么意思?会意的朋友却早已捧腹大笑了。  相似文献   

13.
“开花弹炮击准备!”密集的野战炮发射,榴霰弹在敌群中开花,炮火把敌方步兵的防线撕开了缺口,法军长驱直进,胜利在望。这是瓦格拉姆战役,拿破仑的得意之作之一。在这次战役中,炮兵起了令人难忘的作用。谁敢说炮兵出身、善用炮兵的大军事家拿破仑不会用炮? 但这位身经百战,曾横扫整个欧洲的法兰西皇帝,却实实在在地给他的死敌——英军统帅威灵顿留下了一个永久的困惑。威灵顿在他对付法军的许多战  相似文献   

14.
有时候我问自己:中国的历史几千年,我们最不了解、最不熟悉的是哪一段?想到的答案说出来自己都不太相信:不是纷乱无序的春秋战国,不是歌舞升平的盛唐,也不是备受欺凌的满清,更不是万里长征、八年抗战,而是我们这代人自己亲历的“文革”十年。那么近,又那么远;近是时间的,远是记忆的——当我们对一些事物拒绝记忆、恐惧回顾的时候,那么就算一切都发生在昨天。也会像天王星一样遥远。  相似文献   

15.
我曾走进这样的地方:雪白的花圈簇拥着一具具逸去灵魂的躯壳,悲怆的哀乐和亲属们的哭声此伏彼起,生离死别——生者永离死者的诀别——每天都在这里重复着。这是人生最终的驿站,谁不希冀自己的亲人好友走得风风光光、从从容容?谁曾料想,在这个大都市的殡仪馆里,却是令人那样尴尬,那样困惑。千奇百怪“走后门”刘伯走了。劳累了几天后,心脏病突然发作。这对他家人来说,不啻是睛天霹雳,雪上加霜。刘伯虽然年近古稀,却是精神矍砾,每天坚持晨运,饭量比儿子还大。他老伴倒像只“病猫”,中风瘫倒在床已3年整。几天前,老伴突然昏厥过去。刘伯送她进黄埔区医院抢救,日  相似文献   

16.
不怕入错行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在的女人怕不怕嫁错郎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不怕入错行了。”有朋友自工厂来,对我说。“我已经成事了,每月十九张‘大团结’,后天正式上班。”他原先是轮渡上的轮机员,技术考核已达到六级标准,原单位却只给三级工的钱,无论如何不再加薪。“我的劳动技能提高了,却得不到承认,只好另找明主。”几个月奔波后,他终于被某合资企业聘为机修班长。“原单位放你吗?”“不放就跳。当今世界,本事就是饭碗,怕啥?”荔湾区有个姓潘的青年,从工厂跳出来后竟跑去给个体户看档口。问他为什么不干全民干个体,他说:“一样打工,在厂里时几十元,如今也‘旱涝保收’,月月150元以上,有什么不好?”  相似文献   

17.
唐旭 骑着单车去上班 从自行车正式为人类服务至今的100多年时间里,自行车绿色的身影遍布全球每个城乡的大街小巷,一直在千家万户间传递着人类的喜怒哀乐和悲愁苦欢.新中国成立后,创建了“红旗”、“永久”、“飞鸽”等品牌,引领了几代人的消费时尚,开创并演绎了中国自行车辉煌的历史.在那时,自行车是奢侈品,与缝纫机、收音机并列“三大件”.拥有一辆“永久”、“飞鸽”或后来的大链盒“凤凰”就是财富和身份的标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成了所有城市的通病,噪音喧嚣、环境污染无不侵害着人的身体,无论是城市还是乡下,轿车越来越多,骑自行车上班的人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到来前,笔者于10月22日来到俄罗斯圣彼得堡……今年11月7日是俄罗斯“十月革命”88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到来前,笔者于10月22日来到俄罗斯圣彼得堡,瞻仰了揭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序幕的圣地——著名的“阿美乐尔”号巡洋舰。这天圣彼得堡阴雨绵绵,寒意袭人。15时,慕名已久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终于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远远望去,身披浅灰色银装的“阿芙乐尔”号静静地伫立在北涅瓦河北岸的纳希莫夫海军学校前(该学校是培养饿海军军官的预科学校),凝视着这座有着300年历史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Q上校信箱     
北京 马开 在阅读二战的历史时,我发现日本人有大量使用水上飞机母舰的记录。请问在二战中,日军一共有几艘水上飞机母舰?几艘是战争中建造的?有几艘保留到战后? 答:日本在 二战中一共建造 和使用了16艘水上飞机母舰。它们的名单如下:“能登吕”号、“神威”号、“千岁”号、“千代田”  相似文献   

20.
王恩宇 《工会博览》2004,(14):70-71
臧克家先生有一名言: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如今臧老虽然已仙逝几个月了,但每当忆起和他的交往、看他写给我的书信,总觉得他并没离去,仍活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