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人》2005,(21):4-6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 一要充分认识“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一五”时期是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科学判断。新的历史起点,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能否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三个代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三个代表”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的精髓是与时俱进,这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思想前提;“三个代表”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这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政治保证;“三个代表”的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这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价值依据和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动员令,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湖南作为一个内陆农业大省,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头等大事。为此,我们从本期开始,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讨论,为唱响湖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曲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今天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进行"实验区"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我们党的一系列创新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文化建设被提到了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地位上来认识。这种地位,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待:其一,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小康社会的实现当然是生产力、国民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不是惟生产力、惟经济的社会。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首先要满足衣食…  相似文献   

6.
石平 《求是》2006,(11)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绘就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对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是深刻总结改革发展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  相似文献   

7.
建设“小康社会”是1984年邓个平提出来的。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又提出:“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1年江泽民进一步指出:“我们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党的十六大最终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四个目标和六个标志,而难度最大的是如何才能实现“社会更加和谐”和“民主更加健全”,因此必须从治标和治本两个途径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8.
曹晨辉 《新视野》2003,(1):12-13
党的十六大是党在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凸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它视为十六大的主题,或直截了当地把十六大报告表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党的十六大具有突出意义,值得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和坚决贯彻。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我认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党的十六大的凸现位置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少被赋予四种意义:第一种意义是所谓“定位”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长茂、曹立撰文认为: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涵义,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质量这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全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起点。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实事求是地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是很不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并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们要认识到“三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解决“三农”问题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 ,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指出: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  相似文献   

13.
郑志彬 《新长征》2009,(10):36-37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宏伟奋斗目标,从“解决温饱”,到“更加宽裕”;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表明我们党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穆延奎 《发展论坛》2003,(10):23-2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奋斗目标,是我国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战略里的一个重要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是我们党关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它的实质内容,自觉地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是邓小平关于在中国“建立小康社会”的论述。用“小康”概念来描述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的第一人是邓小平。邓小平的“小康”概念,可以从三个…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它是针对目前存在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总体小康”提出来的 ,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由低向高发展1 .“全面小康”是实现“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之后 ,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的小康。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经济上的总体指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到 2 0 2 0年力争比 2 0 0 0年翻两番。显然 ,经济指标有一个由低向高的跃升。首先 ,…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艰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社会历史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也一致。“全面小康”为“和谐社会”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陈仕龙 《唯实》2004,(1):71-74
本文分四个部分 ,即 :从提出小康到奔向小康 ;从进入小康到建设小康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从建成小康到走出小康。分别论述了小康目标的形成过程、进入小康的现实状况、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要求以及建成小康的历史作用 ,对全面认识和全面建设小康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并提出了全面小康是“四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及“发达小康”和“小康社会将历时 5 0年”等新的概念和观点。  相似文献   

18.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这对于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的奋斗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南 ,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具体展开 ,明确两者指导和展开的关系 ,将对新世纪落实“三步走”发展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基础上,十八大报告中鲜明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部署——从“建设”到“建成”,这是共产党人做出的郑重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