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的一生是敢试、敢闯、敢冒的一生,极富敢字精神。他大力提倡敢字当头的精神,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具体表现为: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闯、敢于试;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敢于承认错误、修正错误;敢于在逆境中开拓新局面;敢于讲新话。邓小平的敢字精神,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是敢与试验的结合,有着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理论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不丢老祖宗,敢于坚持;不盲目崇拜、敢于超越:不拘泥结论,敢于突破;不因循守旧,敢于创造的伟大的理论品格,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学习和弘扬邓小平的理论品格,对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充分体现了小平同志不丢老祖宗,敢于坚持;不盲目崇拜、敢于超越;不拘泥结论,敢于突破;不因循守旧,敢于创造的伟大的理论品格,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学习和弘扬邓小平的理论品格,对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对毛泽东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进行了修正性的继承与发展,主张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有错必纠"原则;在实际操作上,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定性,不主张采取运动形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制度规范上,强调建立民主监督机制。邓小平不仅敢于对毛泽东晚年的过失、错误开展批评,也敢于自觉地进行自我批评,使批评与自我批评无禁区、无盲点,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相似文献   

5.
徐天铁 《理论学刊》2004,1(4):17-18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治国实践,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决策观: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决策观的出发点和归宿;二、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小平决策观的实质和精髓;三、民主集中制是邓小平决策观的原则和方法;四、敢于决策,果断决策是邓小平决策观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五、通观全局,高瞻远瞩是邓小平决策观的艺术境界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多方面的理论发展和实践贡献。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无论是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唯物史观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建树,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形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唯物主义的新思想 邓小平唯物主义思想的核心和根本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这一问题中.他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把唯物论的当代形态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读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印象最深的是八个字:理论宝库,实事求是。全书内容丰富,涉及全方位,是一个科学体系,是真正的理论宝库。“宝”,即真理,真理的产生、检验、发展,都离不开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这个理论形成、发展并构筑成科学体系的基石,贯穿在全部论述之中,渗透到每一个论点之中。邓小平同志几次讲到:“我是实事求是派”。他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独特个人经历、思想素质以及历史赋予他的重任等,决定了他的理论创新方式有着以下特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不动摇;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并将其上升为理论;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统一;有世界眼光和能反映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适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想轨迹,有助于我们积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出发点和基础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为我们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认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条最基本的法则。它有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 ,敢于突破 ,善于创新 ;第二 ,与时代同行 ,共同发展前进 ;第三 ,和形而上学相对立 ,和实事求是相形相随 ;第四 ,是对原有文化、原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而不是对原有文化、原有理论的抛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