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位于我省西南部,隶今安顺市。 紫云建县始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余年。该县历史建置隶属纷繁,唐代在今县境置琰州降昆县,宋置和武州。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置和弘州,后改镇宁州,属普定路。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康佐长官司。正统三年(1438年)以康佐长官司属镇宁州,直隶贵州布政司,嘉靖年间徙镇宁州治于安庄卫(今镇宁县城)。清雍正五年(1727年)废康佐长官司,七年1829年置威远营,八年(1730年)置归化厅。民国2年(1913年)改厅为县,因此归化县与  相似文献   

2.
福泉市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出现较晚,是1953年才有的。在此以前,这片区域一直叫平越。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置平月长官司,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为平越安抚司,十四年(1381年),置平越守御千户所,十五年(1382年)升为平越卫。二十一年(1388年),裁平越安抚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平越军民府,府卫同城。清康熙十年(1671年),裁平越卫,置平越县,为府附郭。二十六年(1687年),平越军民府改为平越府。嘉庆三年(1798年),平越府改为平越直隶州,同时裁平越县。民国3年(1914年)撤州改县。1953年7月,改平越县为福泉县,得名于县城内的福泉山。1996年,撤县建市。  相似文献   

3.
贵定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设置有新添卫(卫所在今县城处).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析新贵县的平伐司、定番州的丹平司、龙里卫的把平司及大平伐司等地设置新县,县名取新贵县的"贵"、定番州的"定",合称贵定县.县治在今贵定旧治.贵定县与新添卫两个行政区并存,辖地各有所属.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新添卫,贵定县治移至卫城(今县城).1952年,贵阳专区改为贵定专区,专员公署移至贵定县城,直至1956年撤销贵定专区.  相似文献   

4.
《当代贵州》2012,(36):20-21
朝廷颁旨赐名。战国时为夜郎辖地,秦代开始置吏,蜀汉设汉兴县,东晋南北朝设南兴县,唐设附唐县,宋属宋杞国,元属云南行省普安路总管府,明代改隶四川布政司,永乐十一年始隶贵州,嘉庆二年(1797年),朝廷颁旨改南笼府为兴义府,次年裁普安州判,置兴义县治,属兴义府,民国时期属兴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12月解放,先后属兴仁和兴义地区,1990年建市。  相似文献   

5.
刘兴海 《当代贵州》2013,(14):54-54
认识贵定,要从贵定的县名开始。作为全省唯一在县名中带有"贵"字的县,这片热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堆锦集秀的生态旅游资源。贵定历史厚重,人杰地灵。殷商时属鬼方,西周时属牂牁,春秋战国时为夜郎、且兰国地,隋置宾化县,唐置多乐县,宋筑"麦新城",为贵定建城之始。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拆新贵县之"贵"、定番州之"定",合称贵定县,县名由此  相似文献   

6.
安龙县位于贵州省西南边境,与兴义、兴仁、贞丰、册亨相连,面积2231平方公里,居住有布依、苗、汉等民族。 今县境东晋时置义成县。隋时为爨蛮所据。唐时属羁縻茂龙州。宋属绍庆府。元属普安路。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安笼守御千户所,属普安卫,始建城池。明弘治十一年(1498),普安夷妇米鲁叛,广西安隆土官岑轼助兵讨平,因割安笼所之阿能等18寨赏其功,划属广西。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复以18寨还属贵州。清顺治九年(1652),因南明永历帝小朝廷驻此而改称安龙府,意为安  相似文献   

7.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附近,唐时属安西都护府).李白5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25岁时离川漫游各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令李白任供奉翰林一年余.后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流放夜郎(今贵州六盘水...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05,(18):55
在遵义地区属县中,余庆名入"边塞",而且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趋于"稳定",归入遵义建制.今余庆县境地,始置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2),但其历史则更早于此.唐乾符三年(876),以牂州属白泥、余庆两土司为校尉(其地即今县地);宋为绍庆府属羁縻小州;元置余庆州、白泥州,属播州宣抚司,"余庆"始作正式行政区划名称出现;明洪武十七年改余庆州为余庆长官司,属播州宣慰司,万历中置县后属平越直隶州而归贵州版图.  相似文献   

9.
息烽县位贵州省中部,乌江南岸,与遵义、金沙、修文、开阳4县毗邻,面积1036平方公里。居住有汉、苗、布依等民族。今县境在元代属湖广行省。明洪武五年(1372)改隶四川行省。永乐十一年(1413)改属贵州布政司。崇祯三年(1630)改扎佐长官司置敷勇卫,又置四守御千户所;以青山长官司改置者日于襄;以贵州前卫故绝六屯并割底寨长官司地置者日诘戎。后因土著彝族首领安位献地投降使当地社会的战乱平息, 崇祯帝下诏更诘戎为息烽,故名。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罢敷勇卫所属于襄、息烽、修文,濯灵4所,改置修文县,属贵阳府。民国3年(1914)7月,移贵筑县治于息烽城,改名息烽县, 属黔中道。民国9年(1920)裁道,直隶于省。民国24年(1935) 后,先后隶属第一行政督察专署、第二绥靖区、第三绥靖区。解放后划归安顺地区,1992年改属贵阳市。  相似文献   

10.
绥阳县位于贵州黔北腹地大娄山脉中段,占地2566平方公里,人口53万.诗乡文化历史悠久,上古时代为禹贡梁州之域,泰为夜郎且兰地.隋朝大业七年.(6111年)置县,属阳明郡.1977年遵义撤地建市后,属遵义市,成为遵义市的卫星声调,距遵义市不过35公里,处长江经济带和重庆经济辐射区,到重庆不足250公里.  相似文献   

11.
路桥乡位于中国蛋鸡之乡馆陶县北部,东与山东省隔河相望,全乡总人口3.2万人,耕地6.4万亩,辖39个行政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分临清县,南部置永济县,县城在张桥店(今陈路桥村路桥乡驻地),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09,(18):M0003-M0003
绥阳县位于贵州黔北腹地大娄山脉中段,占地2566平方公里,人口53万。诗乡文化历史悠久,上古时代为禹贡梁州之域,秦为夜郎且兰地。隋朝大业七年(611年)置县,属阳明郡。1997年遵义撤地建市后,属遵义市,成为遵义市的卫星城市,距遵义市不过35公里,处长江经济带和重庆经济辐射区,到重庆不足250公里。  相似文献   

13.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苗岭山脉之中,隶属安顺市管辖。 镇宁县历史上曾属(?)(?)、夜郎领地。宋代为和武州,元初改和宏州。元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改和宏州为镇宁州,"镇宁"之名始于此,至于"镇宁"二字因何而来则无从查考。明宏武十五年(1382)从镇宁、永宁二州划出部分地方设置纳吉堡于今镇宁县城。洪武二十三年(1390)五月于纳吉堡置安庄  相似文献   

14.
<正>一、基于SWOT分析法的普定"村企合一"扶贫开发模式分析(一)普定"村企合一"扶贫开发模式的内部优势分析(Strength)1.普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普定县交通十分发达,高速路、铁路均通过普定,县乡村公路实现全部连接,通组路、连户路已基本解决。农村电改工程、通信设施与饮用水工程也基本达到全覆盖。黄幺物流园建设的启动、梓涵冷链物流公司大型冷链物流基地的建立,为"黔货出山"以及村  相似文献   

15.
普定县是全省生态建设重点县,“国家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县,生态重建是这个县“九五”以来的三大工程之一。1979年,普定县委、县政府曾组织印余名科技人员,历时1年零9个月,对全县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等进行细线条调查,揭示了普定“人增—耕进—林退—土地石化—贫困”的不良演变趋势。由此决定要建设石灰岩山区  相似文献   

16.
一、遵义地区历史悠久 遵义地区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遵义地区曾是巴、蜀、夜郎等国的领地。西汉时期,在这里设置犍为郡,郡治在(?)县,即今遵义市西北。唐代贞观十三年建播州,十六年(642)年,改播州所辖罗蒙县为遵义县。这是遵义得名之始。从唐末历五代、宋、元、明代计  相似文献   

17.
遵义地区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时期,遵义地区曾是巴、蜀、夜郎等国的领地。西汉时期,在这里设置犍为郡,郡治在邑县,即今遵义市西北。唐代贞观十三年建播州,十六年(642)年,改播州所辖罗蒙县为遵义县:这是遵义得名之始。从唐未历五代、宋、元、明代计725年,播州为杨氏土司世袭统治。  相似文献   

18.
晴隆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与关岭,兴仁,普安,六盘水市毗邻。面积1325平方公里。居住有布依、汉、苗等民族。年均降雨量1564.7毫米,为全省最多。 今县境在唐时称来南县。宋属绍庆府。元置安那州,隶普安路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普安卫。二十一年(1388),置尾洒堡。二十三年(1390)十二月,改置安南卫,隶贵州都司。二十五年(1392),迁卫治于尾洒堡,  相似文献   

19.
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是贵州省设市最早的城市。 秦以前,贵阳属夜郎、且兰国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通西南夷置牂牁郡,为郡地。从两晋末年起直到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贵阳地区成为几个豪姓与历代王朝统治者反复争夺之地。贵阳郡在历代反复争夺中形成发展起来,成为黔中政治、军事重镇。 西晋建兴元年(公元313年),贵阳地置晋乐县。牂牁郡析为牂州和矩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于晋乐县地置矩州。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更矩州为贵州,置贵州经略安  相似文献   

20.
普定在变,因为文化的驱动,把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脱贫致富的目标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紧密相结合,大胆提出"小县要办大文化"和"文化扶贫"的战略思路。普定在文化春天里,正向"全国文化先进县"目标奋进。普定,一块神奇秀美的高原土地。这里蕴藏厚重的历史文化、绚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民风。夜郎湖风光旖旎、云中大草原蔚为壮观、重阴山杜鹃红如火、莲花古洞千奇百怪、西路花灯争奇斗艳、屯堡风情古朴浓郁、朵贝贡茶闻名遐迩、梭筛鲜桃惹人垂涎……普定,一颗璀璨绚丽的夜郎明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