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史记》,是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两代人毕生心血的结晶。这一点,前人早已指出。《隋书·经籍志二》:“至汉武帝时,始置太史公,命司马谈为之,以掌其职。……谈乃据《左氏》、《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旧唐书·经籍志上》:“昔马谈作《史记》,班彪作《汉书》,皆两叶而仅成。”晁公武  相似文献   

2.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设置的十三州部刺史,史学界讨论不多。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只在“分封诸王”制度中讲到“汉武帝又设刺史,按六条考察玫事。第一条考察豪强,其余五条考察郡守。六条外有不成文的一条就是考察国王,有罪状便奏闻。”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也只作了简短一般的叙述:“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  相似文献   

3.
《西门豹治邺》一文,见于《史记·滑稽列传》附录。作者褚少孙,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他是元帝、成帝(前48——前7年)时著名的儒家大师。早年被选为博士弟子后,又以“治春秋,高第为郎”,在宫殿中担任宿卫工作十多年。其后成为博士。他酷爱《史记》,又“好读外家传语(野史、杂记等书)”。此外,他还广泛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八十一年,即汉昭帝始元六年,西汉朝廷召开了一次盐铁会议。这是专擅朝政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精心策划、幕后操纵的妄图改变汉武帝政治路线的一次会议。会议期间,展开了激烈的儒法大论战,奴隶主残余势力和地方诸侯王割据势力的思想代表“贤良”、“文学”在会上捣乱。他们繁征博引,称尧舜,颂孔孟,讲道德,说仁义,反对中央集权制、盐铁官营政策和北抗匈奴的抗战路线。同时,还恶毒攻击秦始皇和吴起、商鞅、李斯等历史上的法家。御史大夫、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桑弘羊(公元前一五二——公元前八○年)站在法  相似文献   

5.
汉初,礼、法是两张皮,不过是主观上视礼为法,真正将这两张皮合二为一的是西汉中后期在司法领域的春秋决狱。而儒道之说融入法律,仅仅是个别,但也毕竟开始结合了。自武帝以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的阴阳五行学说成为官方哲学,它笼罩统治汉代数百年,弥漫在几乎全部意识形态领域。儒学最初对法制的影响,正是以这样一个道、法、阴阳兼收并蓄的花脸形象呈现在礼、律混杂的汉代法制之中的。公元前69年,汉宣帝受儒学影响,颁有“首匿”诏称:“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虽有患祸(罪行),犹蒙(冒)死而存(隐匿保护)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  相似文献   

6.
自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后,儒家思想就作为我国唯一的正统的文化思想。同时,在司法领域董仲舒为了将儒家的思想文化彻底地贯彻于社会之中,在审判制度上,还采取了"春秋决狱"审判制度。但后来的人们在学术上的研究对该制度褒贬不一,本文试从其促进对判例法发展的一个侧面来审视"春秋决狱"对中国法制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佚名 《政府法制》2012,(15):51-51
“东道主”一词我们经常挂在嘴边。朋友相聚,来了客人,主人常自称是“东道主”,客人说主人“你是东道主”等。人们经常使用,但许多人还不知道这个词的来历。这个词出于《左传·僖公三十年》。春秋早期,晋国发生内讧,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难流亡各国。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途经郑国受辱。后重耳当上晋国国君后,请秦国帮助,攻打郑国,以报复郑国当年无礼之举。  相似文献   

8.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和关于教与学的一些思想和方法一直为人们所称颂。《论语》是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通过《论语》,可以发现并学习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建的卓有成效的关于教育、学习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说苑·至公》篇记载:“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子文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遂刑其族人。(楚)成王(公元前671—626年在位)闻之,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国人闻之曰:‘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萌,方正公平”。这则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子文的亲属犯罪被拘捕了以后,廷理听说是令尹的亲属就释放了。子文不仅没有感谢廷理(相当于最高法官),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十二表法》颁布的时间 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的高校法学教材《外国法制史》说:“公元前149年颁布的《十二表法》体现了平民对贵族的巨大胜利”(该教材第50页)。说《十二表法》颁布于公元前449年并不确切。古代罗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公元前  相似文献   

11.
一“智者”又叫“诡辩学派”,希腊文为,意为“智慧的人”,公元前五世纪至四世纪间产生和存在于希腊社会。他们以巡回教育为业,教人辩论和修辞,以便参加政治活动。由于他们自称“人民的教师”、“智者”,因此得名。著名的早期“智者”有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公元前四百八十一——四百一十一年)、希比亚(Hippias,约公元前五世纪)、普罗迪科(Prodikos,约公元前四世纪下半叶)、高尔吉亚  相似文献   

12.
管子(公元前723-公元前645),名夷吾,字仲,春秋初年齐国政治家。当今学术界有人称他是“杰出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法家的先驱、管仲学派的创始人。”《管子》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首次提出了“以法治国”思想,并对立法、执法和守法进行了系统阐述。本文仅对《管子》的立法思想进行梳理,并对立法思想进行探讨,发掘其历史价值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诺 《政府法制》2012,(29):28-28
秦孝公“焚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据《韩非子·和氏》记载:“商君教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但商鞅的“燔《诗》、《书》”主张,在实际上并没有认真执行,因而对古代文化没有什么大的破坏性。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序 只要追溯中国法思想的历史背景,就知道她的确源远流长。中华法系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法系之一。远在尧舜时代(约公元前2333——2000年)就有皋陶造律的传说。在战国时代(约公元前300——221年)“诸子百家”的“百家争鸣”中,法家思想曾经盛极一时。秦始皇帝(约公元前221年)非常喜欢法家“严刑峻法”的学说,并把它作为统治工具,君临天下,统一了当时的中国。可是,因为那种手段太专制苛酷,因而招至  相似文献   

15.
【说明】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一带)人。他是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法家王叔文一派的政治革新家。《非国语》是柳宗元被贬为水州司马时期的体现他尊法反儒思想的一部杰作。《国语》,相传是鲁史官左丘明根据孔丘那本变天账——《春秋》的精神所编写的史书,其目的是为复辟奴隶制造舆论。柳宗元指出:《国语》之书,“其言本儒术”,“推天引神”,“不顾事实”,是一部“其道舛逆”的毒书,由于人们惑于它浮华的文彩,吹捧它,因此,正象“用文锦覆  相似文献   

16.
《诗经》原名为《诗》,或称《诗三百》。汉代尊称之为《诗经》,现在只是沿用它作为书名而已。《诗经》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一部诗歌集子;也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集子。其中某些诗篇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中国诗歌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诗经》所反映的历史时代,为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也即自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共五百年。《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传统分法为《风》、(十五国国风)  相似文献   

17.
盐铁会议,是公元前81年(西汉昭帝贻元六年)由西汉朝廷召开的一次重要政策争辩会。会上,御史大夫桑弘羊与得到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支持的贤良文学,对汉武帝时期施行的方针政策行行了激烈的争辩。“四人帮”的御用舆论工具把盐铁会议上这场争辩,说成是“奴隶  相似文献   

18.
重要文件卫生部关于印发《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1 .4)本刊特稿理顺卫生监督体制推进依法行政—张文康部长在200()年全国_l里生厅局长会议上谈n生法制···一“··一本刊记者(2.4)专稿加强卫生法制建设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二谈卫生监督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周定王八年(公元前599年),也就是鲁宣公十年,周定王派卿士(执政大臣)刘康公出使于鲁国,赠礼于鲁大夫。刘康公注意观察了鲁国大夫们的情况,他看到季文子、孟献子两家生活较为俭朴,叔孙宣子、东门子两家则生活奢侈。关于季文子的俭朴,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左传·襄公五年》中,曾经叙述季文子的俭朴事迹,说季文子在位时,“无衣帛(绸缎)之妾(侍女),无食粟(粮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在叙事的同时,还有一个评价说:“君子以是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史记·鲁周公世家》中,特别扼要地载入了这段话。所以,季…  相似文献   

20.
2015年5月20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第100期出刊。自1998年创刊至今,已经过去了十七个春秋。在十七个寒来暑往之间,何勤华校长作为第一任主编(1998年创刊—2003年第4期),徐永康(1998年创刊—2000年第2期)、施贵康(1998年创刊—2000年第2期)、殷啸虎(1999年第1期—2000年第2期,2000年第3期—2003年第4期常务)、徐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