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任远 《传承》2011,(2):66-68
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主要城市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老龄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可以从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中学习应对的经验.同时,不同国家和不同城市又各有其具体的、富有特殊性的老龄化问题.中国老龄化的当下基本背景是相对于人均经济收入水平较低而具有更高的老龄化水平,相对于老龄化水平具有更低的社会保障水平,中国正同时经历着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城市化,与此同时,中国是在城乡二元结构限制着人口城市化的背景下出现的人口老龄化.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社会保障税作为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而征收的一种目的税,其税收收入专门用于社会福利、保障等支出。目前世界上社会保障的筹资模式日趋倾向于缴税制,尽管征收形式不尽相同,但现代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推动经济发展的共同性使各国社会保障税的做法可以相互借鉴。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资金压力越来越大。本文通过比较借鉴国外社保税征收经验,在分析我国社保费征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社会保障税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景鳌 《小康》2004,(12):60-61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快的国家。然而,中国薄弱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足以支 撑迅速庞大的老龄化社会。从儿女赡养到社会养老这一步跨得非常艰难。 反按揭作为一种金融手段将成为解决老人赡养问题的有效方式。它让老人有固定的 收入保障,让子女轻松,让社会减轻了养老负担  相似文献   

4.
周培 《理论月刊》2010,(2):137-139
德国从社会福利的意义上去诠释社会保障法,其社会保障法的建立正是为了完善对基本法中对社会福利政策实施的保障。作为世界上最早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德国在20世纪初已建立了当时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德国社会保障法是一部覆盖面极其广泛、内容十分细致的法典。德国社会保障法典发展至今共有十二卷。德国拥有种类丰富、涵盖面广、体系完备、法律健全、运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其法律传统与中国相似,故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及立法技术对中国的社会保障立法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梁秀峰 《创造》2013,(8):24
自德国首相俾斯麦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体系,现收现付的德国模式被很多国家模仿。这种制度曾抵御过通货膨胀,但二战后欧美各国的老龄化加剧,在职员工无力支付越老越多的退休人员养老金,颓势尽显。很多国家只能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税、延迟退休年龄等手段维持养老金账户继续运转。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优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崔晨 《北京观察》2013,(6):10-15
老龄化问题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对于刚刚经历了30余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老龄化可以说是不期而至。参照国际标准,我国从1999年开始就已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每八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而北京市的老龄化情况还要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特点是:基数大,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户籍老年人口为262.9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0.3%;增长快,  相似文献   

8.
董幼鸿 《新东方》2002,(3):10-14
在现代工业和农业经济并存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里,尽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然任重道远,特别是作为农村特殊弱势群体的老年人,他们的养老保障问题更加突出。目前中国农村老年人数量多于城市,农村老龄化速度快于城市,农村老年人无固定的养老收入,生活风险和困难程度要甚于城市老年人。当前有利的法制和政策环境、传统的家庭文化及现实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在21世纪建构农村养老保障新体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按联合国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周岁的老年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即为老龄化社会。在2005年,中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1.44亿,占总人口的11%,早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据医疗卫生部门统计,威胁中国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是三大疾病,即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在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万宝瑞:我对人口老龄化的总体看法是这样:一个国家随着经济、社会深入发展,逐渐步入老龄化是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快速老龄化时期已经来临,在农村,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应对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的一次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在整体上已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次大会主题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如何在国家层面上应对老龄化问题,这非常重要,值得认真讨论和研究,也是这次大会的意义所在。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养老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少国家层面上的统筹。政策不配  相似文献   

12.
<正>这次论坛以人口老龄化为主题,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注,今天举行的论坛非常重要和及时,我对人口老龄化的总体看法是这样:一个国家随着经济、社会深入发展,逐渐步入老龄化是必然趋势,发达国家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快速老龄化时期已经来临,在农村,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程度排名前十位的国家。2019年末,中国大陆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亿,占总人口的18%;其中60~65岁的老年人口约7800万。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深,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快速老龄化和超大规模老年人口等并存,将是我国长时期的重要国情,"养老"面临更多现实考验。  相似文献   

14.
<正>人口结构的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银发浪潮"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情况就更显突出。目前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53亿,老龄化率为11.6%。未来形成一个孩子赡养6位老人的倒金字塔结构已是必然,这将直接透支我国未来的发展潜力,极大影响我国的人  相似文献   

15.
在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家,并使这个社会主义的国家不断取得新的发展,社会保障历来是困扰该国领导人的重要问题。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两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他们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注重对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学习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6,(6):60-61
今年9月21日,全国老龄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中国老龄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相似文献   

17.
王楠  徐占春 《桂海论丛》2010,26(5):112-115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了保护器、安全阀和调节器的作用,并且成为现代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它却面临着财政危机、工作伦理危机和家庭危机等困境,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危机也成为与之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调整。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老龄化的进程正在加速,2013年的现状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比重是14.9%,人数是2.02亿人。按照联合国的说法,6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10—20%是轻度老龄化,20—30%是中度老龄化;30%以上才是重度老龄化。因此,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老龄化程度是在从轻度老龄化走向中度老龄化的过程中,还远远没到只能"病急乱投医"的程度。当前的关键是政府的公共政策或社会政策必须当机立断地回到正确的路子上来。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传统的以家庭和土地为中心的农村保障形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保障功能弱化,不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现要求。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还非常困难,目前应当有选择地建立个别保障项目,如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保障已全面进入到"制度优化"的新阶段。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中,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的目标被定位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在制度优化路径的选择上还存在着许多争论。本文从"优化目标——优化路径"这一整体性分析视角出发,对我国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筹资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关键制度进行优化分析,从而提出"四位一体"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