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文明,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它既是不断从较低级的文明阶段走向更高级的文明阶段的过程,又是从片面发展的社会逐步向全面发展的社会推进的过程,表现为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共同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8,(11)
人类文明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从较低阶段不断走向较高阶段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从片面的、畸形的、封闭的状态不断走向能力全面提升、社会关系全面丰富、人与自然愈加和谐、人的需求愈加多样性的过程。社会文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这种不断全面发展的需求。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自由联合体"的最高追求,同时是顺应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面对历史与现实的不断发展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前进的历程中秉持完善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理想目标。鞭策着历代共产党人砥砺自我、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社会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最高理想之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一个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在当今时代创建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重要主题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实质叶广文文明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也是文明的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因此,文明的发展同历史的进步是并行不悖的。从概念上讲,文明是指国家、社会面貌的开化、文彩光明的意思,用以表示国家、社会的...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精神文明体现在思想意识、道德风尚、科学文化和法制教育等方面。这些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它们像一个个琴键,在不同的时代弹奏出不同的曲调。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精神文明突出的是道德文明。新中国初期的精神文明,则以思想意识文明为主。现在社会发展进入市场经济与法制化阶段,这种形势要求提高以往法制文明弱势地位,用法制建设保证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物质文明的建设。下面对社会精神文明与法制文明的关系和法制文明的有关内容试加以论析。一、古代的精神文明与法治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被称为文明古国、礼…  相似文献   

6.
论制度文明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是社会的开化和进步状态。社会的开化和进步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同时它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五彩缤纷的极为丰富多样的图画。因此,文明的结构不仅可以从横截面来研究,也可以从纵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研究。从纵的方面看,文明与人类社会俱生。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在“人猿相揖别”的时候,人类文明就产生了。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理论,我们可把文明划分为原始社会文明、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从横的方面看,每个历史时代有不同性质和层次的文明。目前,普遍的看法是把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有一种意见是把文明看成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三维结  相似文献   

7.
李新富  韦广雄 《学理论》2009,(14):35-37
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本身也就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是同步的,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以生态文明发展为前提。因此,和谐广西的建设需要在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在建设生态文明广西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注重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从人类历史深处洞察社会发展规律,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把握时代前行方向,运用深厚的历史思维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同时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面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庄严历史责任。立足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坚持鉴古知今的历史思维,把握历史规律,校准前行方向,从历史深处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历史自觉担当使命和责任,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创新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体现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其特定的时代内涵,它与社会发展是两个相互促进、永无止境的过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建设"四个文明"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现、技术创新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科学技术只有造福人类才能成就文明。文明升级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全面进化的现代化过程。人类走过从马车到汽车、从油灯到电灯、从算盘到电脑、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一系列科学技术进步过程,是现代化和现代文明不断推进的过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定不移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我国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科学发明、技术创新厚植肥沃的文化土壤,使新型举国科学技术体制释放出更大活力、创新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迭代创新、颠覆性式发展,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科学技术基础,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1.
城乡一体化旨在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农民、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进而推进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与自然的整体平衡协调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就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在农村的具体化,其实质就是农村的生态性"城市文明化"发展,使农民共享城市文明的实惠,它既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实现路径就是以农民为主体、城乡结合、上下一体、顶层设计、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2.
节约型社会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敬秋 《理论探索》2006,(6):103-10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为此,必须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理性消费、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肩负的三大历史重任。这三大重任也是对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巨大丰富和发展。小康社会的内涵具有动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未来十年的历史重任,这一历史重任来源于邓小平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步发展战略,十六大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十七大、十八大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的小康社会思想;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21世纪的历史重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结果,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则是贯穿其间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世世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重任,没有科学的参照系,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认识就不可能科学和准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即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真正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得到充分展现、人对物的全面占有以及对自己的本质的全面占有的阶段。这是马克思主义描绘的人的发展的最高阶段和最终目的,实现它的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它的实现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与制度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新 《理论探讨》2007,1(5):50-53
制度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是在批判市民社会中提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与制度文明具有内在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应该从制度的设计、安排、运行和变迁着手,从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角度来整合社会各细胞的活力,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是有层次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它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包括若干发展阶段的历史过程,是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再到高度完善这样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各个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所显示的优越性程度是不同的。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将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  相似文献   

17.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从学术思想的层面、从历史纵深感的层面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三个不同的视角。从"新法家"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古代中国的法家、现代中国的新法家,都有内在的联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吸纳了法家与新法家的思想;从"新宪政"的视角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内容,这个内容可以支撑一种新的中国式宪政;从"新中国"的视角看,"新中国"是一种文明秩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是对"新中国"作为一种文明秩序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文明观深刻揭示了主体解放的过程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是辩证统一的,阐明了主体解放的历史发展进路:文明思维方式变革中自我意识主体向市民社会主体的转变、资本主义异化文明批判中个体主体向资本主体的转变、共产主义文明实践中阶级主体向人类主体的转变等环节。在主体解放思想的转变过程中,马克思始终把推动文明的进步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突出彰显了人在文明发展进程中应有的价值。深入把握马克思文明观中的主体解放思想,有助于为当今中国和世界文明中个体主体、社会主体、人类主体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建立在对历史和时代的科学分析基础上的重要论断,是对当代中国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中国道路的成长,是党和国家领导全国人民在接续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实现的。探索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生态绿化和环境保护理念、战略的提出与实践;生态"协调"理念、战略的提出与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战略的提出与实践;"绿色"发展理念、战略的提出与实践。这一历程蕴含着思维逻辑、价值逻辑和认识逻辑等多重逻辑变革,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为奋进新时代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之镜:生态文明只能走自己的路;生态文明应从社会形态上把握,从战略全局上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路径;要注重生态文化的培育和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