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去年以来,兴化市沙沟镇在实行村级财务“四统一、四限额”(统一审计、统一记帐、统一会计档案管理、统一管理集体资金,村招待费、电话费、出差补助费、办公费实行限额使用),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该镇招待费1997年比1996年下降77.2%,其它各类非生产性开支下降68.4%。      一调查中,我们发现沙沟镇村级财务实行“四统一、四限额”的管理制度,截住了伸向村集体经济的手,管住了公款滥吃滥喝的嘴。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开“前门”,堵“后门”。各村招待费,以及村支书、主任、会计的电话补贴费限额使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各地查处了一批“村官”违纪违法案件。通过剖析其中的部分案件,可以发现当前一些地方的村级财务中非生产性支出的管理存在不少漏洞。一是支出不当。招待费、通信费、办公费、差旅费等非生产性支出在一些村成了“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筐”。如,某村从1999年到2002年8月,村级财务报支的招待费竟然高达75.98万元,平均每天近600元。二是管理不善。目前,各乡(镇)对村级财务中非生产性开支尚无统一、规范的管理措施,普遍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以致少数行政村非生产性支出长期居高不下。如,有的村财务单据中,经常出现几百、上千元以“办公用品…  相似文献   

3.
有人称公款吃喝是难以治愈的顽症,但这个老大难问题却在山东省沂南县辛集镇得到解决。他们用6年时间,使村级招待费由多到少,由少到“无”实现了“零”。1990年,镇党委、政府组织人员对村级招待费进行了一次全面审查,结果发现,当年全镇村级招待费支出达29.6万元,占全镇本级收入的16%,而当时全镇人均纯收入只有684元。镇党委、政府决定,将村级帐款收归镇“双代管”,所有收入及时上缴,不准坐收坐支;所有支出一概由镇上审批;修缮镇机关食堂;解决干部就餐问题,给镇机关工作人员每月补贴生活费30元、交通费25元…  相似文献   

4.
1995年仲秋的一个清晨,安徽省舒城县纪委书记蔡圣云的办公室来了两位农民,他们反映村里财务混乱、村干部浑水摸鱼侵占公款的问题。提出他们村有10年没做帐,两年时间吃喝招待用去近9万元,请求组织上严惩“败家子”,给大家一个说法。雪连续下了几天,天气格外寒冷。县纪委、监察局、农经站的几位同志经过20多天夜以继日地苦战,通过对10个村财务的清理,发现目前,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主要表现,一是做帐不及时,某村1986年以来一直没做帐,所有单据用几张报纸包起来,群众戏称为“包会计”;二是开支不合理,某村近年来平…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周口地区电业局在狠刹用公款“吃喝玩乐”歪风中,把落实“报告制度”作为重点,从1995年起,坚持每半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一次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情况,让职工来监督。局领导班子从自身做起,抓好廉洁自律。在业务活动中不奢侈、不攀比、不炫耀、不超标准,当好勤俭持家的公仆。1995年,按规定可提取业务招待费50.36万元,实际支出招待费不到8.7万元。1996年,可提取业务招待费74万元,实际支出13.8万元。两年节约招待费开支101.86万元。周口地区电业局两年节约业务招待费百万元@凡向民@马鸿林  相似文献   

6.
目前,村级财务中非生产性支出的管理还存在不少漏洞。推行村干部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是根治村级财务中非生产性支出方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村级财务中非生产性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1.出不当。招待费、通信费、办公支费、差旅费等非生产性支出在一些行政村成了“一个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筐”。2.管理不善。目前,各乡(镇)对村级财务中非生产性开支尚无统一、规范的管理措施,普遍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以致少数行政村非生产性支出长期居高不下。3.督不力。各乡(镇)对村级财务监中非生产性支出往往事后监督多,事前把关少。有的乡(…  相似文献   

7.
现在一些地方的村干部钻监督乏力的空子,乘机混水摸鱼,中饱私囊的问题相当严重,农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其不满情绪需要各级领导引起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吃喝玩乐,肆意挥霍。湖南省华容县对373个村(场)近三年招待费统计,总额高达1501万元,村年平均1.34万元。梅田湖长伏村原党支部书记刘某在任期间,10个月就到县里吃喝玩乐开支1.4万元,群众痛恨地称为长伏村的“败家子”。 二是巧取豪夺,中饱私囊。一些村场负责人千方百计钻财务管理疏漏的空子,化公为私。华容县近三年共查出村场干部贪污侵占公…  相似文献   

8.
最近,基层有关部门通过对一些群众上访现象较多的行政村的财务及账目进行清理检查时发现,村级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财不民主。据调查,目前相当多的村财务不公开、不透明,财务开支多是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一人说了算,审批实行一支笔管理,民主理财小组大多形同虚设,即使有也是个别人代行民主理财小组职权。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村级目前尚没有一套科学合理、严谨易行的财务管理制度,现行的村财乡管制度,也只是解决了账目管理问题,很多日常财务活动内容乡镇无法掌握,村干部在财务活动中随意性较大,甚至无章可循。…  相似文献   

9.
近日,黎城县审计局在对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发现,有部分领导干部离任前突击花钱。如某县直单位2001年5月曾有万余元财政结余,正常情况下可以维持单位一年的开支。由于主要领导即将离任,当年9月便将这笔资金全部支完,其中招待费、福利费就占总支出的38.7%。再如某企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在机构改革前,把多年积蓄的14万余元突击花完。还有个别单位的领导,在任时该单位的经费年年有结余,一旦要离任,不但把以前的结余全部花光,而且还出现经费赤字或往来欠款。领导干部离任前突击花钱很不妥当,因为它会带来许多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东省莒县城阳镇党委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吃喝风”,探索制定了“核定限额,超支联酬,定期审计,定期公开”的办法,有效地遏制了吃喝风在该镇蔓延。实施该办法4年来,这个镇没有一个村超支招待费,今年1一6月份,又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4年来仅招待费全镇可节约开支50余万元。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制定一个公式,完善三项配套制度。一个公式就是规定各村每年招待费开支最高限额=村基数500元+人口数(每人0.1元×人口数)+村集体经营净收入的1%。三项制度:一是超支联酬制度。规定各村每年招待费实际开支超过限额部分的50%…  相似文献   

11.
法制信息     
职务消费:一年浪费一个三峡长期以来,大吃大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不正之风屡禁不绝,导致各级政府行政费用连年攀升,无限膨胀。 一桌酒饭一头牛一部小车一栋楼湖北省老河口市是一个只有50多万人口的县级市,财政供养人员16224人,除工资外,职务消费支出一年在3500万元以上。到去年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有各类公务用车447辆,剔除车辆折旧费,在当地一辆公车年均消耗近5万元,算下来全市一年公车耗资2000万元左右。 招待费是社会关注的另一大焦点。一些领导干部把吃喝扩大化,节日请,典礼请,来访请,业务请,交谊请,只要能想到吃喝由头,便成一桌酒宴。据老河口市纪委清查,2000年全市招待费1980万  相似文献   

12.
1998年以来,衡阳市连续三年对全市12个县市区及市直48个行政职能部门的公务接待开支情况进行审计检查,发现这60个县处级单位每年公务接待开支总额约3400万元,占单位经费总支出的9.6%。各单位统计报表体现为年均同比下降10%—20%,而事实上约有三分之一的单位公务接待费开支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以每年15%—20%的比例攀升。从重点审计检查的几个权力部门接待费开支状况来看,每年开支最高的达120余万元,最少的也在10万元左右。按所在机关干部职工总数平均分摊,人均开支在2000元至4000元之间。…  相似文献   

13.
从1997年开始,江苏省兴化市对全市1409个行政村1994年至1996年的财务,逐村进行了清理,查出781人有经济问题,违纪金额189.2万元。清财结束后,工作组张榜公布清财核查情况。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村务公开活动的意见》,明确要求把财务清理、民主监督、强化管理作为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要求各乡镇财务清理检查验收合格后即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到今年2月底,兴化市已有318个村实行了村务公开制度。兴化市村务公开先清理财务$兴化市纪委监察局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上半年,湖南省安仁县禾市乡通过设立“村级财务管理中心”,实行乡管帐、村管钱、民管官的财务管理模式,强化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管,全乡13个村没有发现一起违规违纪开支和多收、乱收费现象。为解决各村巧立名目乱收费、乱摊派、乱开支的问题,年初,乡党委、乡政府在全面清理整顿村级财务的基础上,建立了“村级财务管理中心”,并按照“统一记帐、统一票据、统一标准”的原则,取消了村会计,村里只设出纳,村出纳每月到乡里报帐一次,乡里每季度对各村财务支出审计一次,同时还聘请了60多名农民代表担任财务监督员,加强了对村财…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们在调查一起经济案件时发现,企业在基础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有一个公司资产仅为3271152.57元,而负债却高达2652682.27元,企业陷于绝境。就企业的基础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如下表现:1、招待费用严重超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年销售净增在1500万元以下的企业,招待费不超过销售额的千分之五。据此,该公司1996年的招待费仅有24000元左右,而实际上公司业务招待费却高达248447.60元,是企业规定招待费的10倍以上。2.原始凭证传递不到位。由…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乱花胡支招待费一直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当前查处的一些党员干部经济违纪违法案件看,招待费已不仅仅是出现“喝坏党风吃坏胃”的问题,还是一块容易诱发和滋生经济违纪违法的土壤。有些人利用管理上的漏洞,在招待费的使用上上大做手脚,乱搞“猫腻”。一是无中生有。有的单位本未发生招待事项,但有人却开具招待费票据报销。某镇常务副镇长与机关食堂管理人员串通,一年中多次虚开招待费票据,侵吞公款达2万余元。某垦殖场党委书记兼场长,在餐馆虚开招待费票据,谎称在县城招待有关人员,拿到下属企业报销,侵吞公款4千元…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监察厅针对一部分干部、职工拖欠公款数额大、时间长、用途不正当等严重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开展了检查。云南省各级监察机关在对6631个单位、391197人的重点检查中发现,干部、职工拖欠公款问题相当严重,涉及单位1854个,金额高达4163万余元。其中涉及地厅级干部14人,县处级干部148人。在欠款人员中,最高金额56万余元,最长时间达20多年。真正因天灾人祸、生活困难拖欠公款的只有347人,金额247万余元,而用于购房建房、搞经营活动、购物存物的达3084人,2403万余元。其中有35人甚至用公款私存,金额高达8.71万余元。由此造成党政…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一些乡镇的一把手常常手中掌握着数万元甚至于十几万元的公款,由自己支配。这部分资金完全脱离乡镇财务的监督,就是乡镇的副手一般也不知情。往往在数年后或一把手离任时,由一把手拿出各种拼凑的单据一次性抵顶现金或冲帐了事。 乡镇一把手手中的现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向外单位借的款;二是乡镇变卖固定资产收入;三是一部分收回来的外债。 其开支范围十分繁杂。从乡镇办公的日常开支,到招待费、修车费,从乡镇基建到对外送礼等等,少则几十元钱,多则数千或上万元,林林总总,应有尽有。而这些款的支出有的地…  相似文献   

19.
从1995年起,江西省泰和县在全县国有企业中严格执行《关于国有企业实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的规定》(以下简称“报告制度”),坚持“每月一结一通报,半年向职代会一报告”,将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比例、开支范围、主要流向及原因向职代会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同时,建立“用餐卡”制度、对口接待制度、厂长(经理)一支笔审批制度,规定接待标准,实行招待费宏观总量限额控制,以减少招待费的支出。由于制度健全,监督得力,各企业业务招待费均被控制在规定的限额之内,部分企业的业务招待费有…  相似文献   

20.
1996年,福建省平和县企业业务招待费比1995年下降33.9%,节省开支483万元。该县除要求全县国有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外,还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减少业务招待费的支出。如,各企业实行的“定期张榜公布制”,要求企业每月在企业食堂的指定位置,将当月的招待费情况张榜公布,讲明招待对象,接受干部职工的监督。企业主要领导,每半年向职代会报告一次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情况,职工代表提出询问,企业领导一一给予答复。县经委还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对企业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