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士博 《学理论》2013,(7):33-34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跳级石,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中的关于人的异化、类存在和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都深深印刻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马克思在此基础上突破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缺陷,在对"人"的认识上,实现了对费尔巴哈视野中"人"的超越,从而奠定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进行全面系统批判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赫斯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渊源人物.国内外学界曾围绕赫斯与马克思在经济异化、货币伦理、共产主义和共同体思想的传承关系上发生争论和探讨.如果说没有哲学与经济学的成功结合,马克思难以创立唯物史观,那么赫斯就是引导马克思从哲学话语置换到经济学话语的关键人物,早年的马克思正是在赫斯等人的基础上推进哲学与经济学的内在联结,并将共产主义的论证逻辑从赫斯的人本主义逻辑转换为历史生成逻辑,从而把人类解放理想奠基在唯物史观和实践辩证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国内学术界通常认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初步确立起来的哲学唯物主义思想就体现在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命题之中。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的仔细解读,可以发现活动的个人,才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点之所在。借助活动的个人这一原则的确立,马克思一方面克服了黑格尔的理性形而上学思想,另一方面直接超越了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思想,并为其后来从实践的角度展开对个人和社会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命题的含义及其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的价值和意义只有在这种个人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孙咏 《理论探讨》2007,42(4):101-104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传承了以卢卡奇为代表的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从青年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理想出发,在东欧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斯大林主义的要害是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实践唯物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从总体上重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主要包含三项内容:一是人的需要理论;二是人的本质理论;三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这一理论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基本前提、理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人学理论,对我们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科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以实践的视域科学地阐发了民生思想,认为民生的本质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民生的实现过程是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争取解放、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说,马克思对民生的关注不是停留在人道主义之上的阐释,而是诉诸于"武器的批判".考察马克思在民生问题上的致思理路,挖掘其思想中的丰富内涵与当代价值,能够为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丰富的内容.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发展贡献甚大.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7)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环境、教育关系的思想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做出了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说明,认为人的发展是受教育的结果,教育不仅是一种实践方式还对人的发展有指导作用。其次,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是实践着的教育,实践是在教育的指导下实践的,以教育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它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内长期以来将"历史唯物主义"定位为"马克思学说的哲学灵魂",这其实是对马克思学说的最大误解,是对"历史唯主义"的"理论时空"的错误定位.所谓的"历史唯物主义",从理论空间角度看,仅仅是揭示"人类社会"的人被"物化"、"异化"方面的客观事实之实证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是从经济领域研究资本剥削使人成为依赖于物的经济动物所形成的总的科学观点,它根本不是马克思的哲学理想.从时间角度看,它所研究的主要是"史前社会"经济形态自然过程中的人被物化、人依赖物的客观事实及由此产生的"唯物"或"物本"理论,并不包含马克思揭示的正态人化事实及创意的人本主义理想哲学.故"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时空"是狭隘的.马克思哲学绝非是"以物化为象"的"历史唯物主义",而只能是"以人化为本"的"实践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思想是以探索人的本质为出发点,通过科学实践观的确立而实现思维方式的自我超越,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说明,最后落脚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马克思始终没有离开对人的关注,通过现实的实践途径关注和改善人类的命运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也是其人本观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