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胡钰 《人民论坛》2020,(6):113-115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治理体系和能力形成挑战,在疫情防控体系中,信息传播体系居于重要位置,舆情应对与病情应对居于同等重要位置。好的舆情信息传播体系为公众提供作为精神必需品的“真相”,以持续滚动、多样视角、不同层次的信息来满足舆论场需求。对舆论场中的谣言要做分类处理,避免过度反应,根据不同类型谣言的特征、危害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特别要注意国际舆论中的攻击性谣言。为了调节疫情期间的社会情绪,要在全社会涵养社会理性,提高社会治理的成熟程度与人文涵养。  相似文献   

2.
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大影响。与2003年"非典"相比,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更快、感染范围更广、防控难度更大,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明显的短期冲击,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的影响。如何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不仅仅经历发展与繁荣,也经历风险与危机。不同的经历对于青年的成长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3年"非典"(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020年"新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及其防控过程就是青年成长中的特殊体验。研究发现,这两场疫情对青年的成长成熟产生较大的影响,锻炼了青年一代的承受力,也提升了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具体体现为:一是青年投身疫情防控,成为参与治理新力量;二是青年理解严格管控,成为配合治理新力量;三是青年辨识抵制谣言,成为网络治理新力量;四是青年踊跃建言献策,成为治理发展新力量;五是青年借助科技防控,成为社区治理新力量;六是青年志愿服务拓展,成为治理合作新力量;七是青年围观社会直播,成为治理监督新力量。经过研究,我们获得几点启示:第一、青年关注是从个人安危到家国情怀;第二、青年体验是从惶恐担忧到临危不惧;第三、青年承担是从接受规则到倡导普及;第四、青年参与是从居家贡献到网络建言;第五、青年贡献是从自觉防控到治理创新;第六、青年成长是从脆弱一代到勇敢一代。  相似文献   

4.
朱力 《人民论坛》2020,(6):94-96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依靠整体性社会动员机制、织密的社会治理网络与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此次疫情暴露了社会治理领域风险防控存在诸多问题。为此,疫情防控需要高度重视各类风险教育,完善重大疫情应急管理体系,着力提升依法防控水平,不断优化干部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5.
潘莹莹  杨雪冬 《探索与争鸣》2022,(11):79-90+178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考验着各国政府的治理韧性。治理的韧性是制度设计力、能动者执行力以及治理对象调适力之间相互增强的结果。基于“压力型体制”分析框架,通过选取武汉、沈阳和石家庄三座大型城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为案例,利用各类资料还原三座城市疫情暴发和防控的展开过程,可以探讨在同样的压力下不同地方的治理调整过程,进而得出治理韧性的生成机理。疫情有效防控中的治理韧性通过三种机制生成,这三种机制可以概括为“零减压阀”“政府间目标重合”和“制度-能动者”之间的相互赋能。充分发挥后两种机制的作用,尤其是能动者的作用,对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政府是中国行政体制的基本构成,整体治理旨在构建协同合作的整体性治理框架和政府运行模式。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的整体治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透过广州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发现通过统合式的急时体制、复合式的信息集成和堡垒式的联合服务,广州市建构了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下的整体治理模式。案例研究表明,在中国城市政府建制下,注重城市政府在管理体制上的统筹协调、政策制定上的信息集成以及公共服务上的联合行动,有助于推动治理的整体性和效能性,从而促进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7.
汪毅 《群众》2020,(9):19-20
习近平总书记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强调,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引起了公众对“韧性城市”的关注,以“韧性城市”为着眼点静观当前我国城市群的建设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城市群已形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空间形态,城市群之间的人员往来、经济联系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经济联系方式。  相似文献   

8.
佘勇刚  王贤  廖君 《半月谈》2020,(6):48-49
阳春3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仍在继续。危急关头,武汉涌现出的一大批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不惧风险不计回报、各尽所能,像被按下了快进键,形成应急管理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迅速发现和瞄准疫情中多种多样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浙江省苍南县迅速发布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全县95家志愿服务组织一呼百应,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力量。一、积极做好联动宣传的"传达人"。一是网络传播正能量。志愿服务团队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媒体资源,推出疫情防控专题,及时转发相关通知公告、倡议书、温馨提示、防控知识、网络辟谣等,传播社会正能量,构建疫情防控网络宣传矩阵,让百姓足不出户了解防控情况。  相似文献   

10.
黄楚新 《人民论坛》2020,(6):110-112
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政府采取了“饱和式”应对策略,主要体现在政府、企业及机构、社会民众等多元主体联动打造出全域防控体系。从其正面效应来看,全民监督提升了疫情防控实效性,自发自觉抗疫增进了民族凝聚力,传播暖心故事有效化解了社会焦虑感;从其负面影响来看,“饱和式”应对易引发恐慌情绪,导致网络谣言滋生,从而招致负面攻击。要实现对疫情舆情风险的有效防控,可通过主动发声实现信息公开透明、及时解疑答惑消除外界质疑、建立健全舆情联防联控系统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早已超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畴,而是一个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的公共管理学术命题。以国内公共管理核心期刊相关论文为例,通过扎根理论可以分析出国内公共管理学界对于新冠肺炎研究的趋势、成果与不足。现实中,学界研究以“疫情中的社会”为核心关注,开展了针对纵向政策研究、治理实践和国家治理理论多个治理层次和横向决策、物质与信息、技术与思维等多种治理资源的研究,同时出现了对公共管理关联学科的关注和探索。同时,学界研究存在着微观个体研究不足、基础理论反思不深、前瞻性不够等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索。  相似文献   

12.
罗哲 《人民论坛》2020,(12):27-29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的蔓延给国家治理带来了挑战,也给有限的应急资源储备造成了压力。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高效的资源配置体系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加强抗疫前线的物资保障,是化解风险和战胜疫情的重要基础。资源的集中统筹具有中国特色,通过分析资源高效配置的背景和过程,能够总结中国经验,为公共危机的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网格化管理在很多社会治理领域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并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体现了较大的价值。作为一种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网格化管理具有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与直观的实践逻辑。帕森斯的行动系统理论即AGIL功能模式与新冠疫情防控逻辑具有十分紧密的契合性,借鉴AGIL功能模式对网格化管理在流动人口疫情防控中的四个方面进行审视可见,网格化管理存在着适应(A)方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欠缺、目标达成(G)方面的治理共同体建设欠缺、整合(I)方面的顶层设计欠缺以及潜在模式维持(L)的服务理念欠缺等不足。为使网格化管理在流动人口疫情防控中发挥更大的价值,需要从加大卫生服务资源、共建治理共同体、完善顶层设计、回归服务理念等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常非凡  林坤 《人民论坛》2020,(14):104-105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社会治理体系等领域的一次突击大考。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和症结,应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实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的转变;应优化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疾控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物医药应急研发以及快速生产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5.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外网络舆情空前活跃,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并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是考验此次攻坚克难中实践网络舆论引导力的重要一环。信息协同高效渗透、社会情绪稳步调适、辟谣平台高效建设,都体现出我国舆论引导力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全局性。同时,面对不足仍需进一步反思,以增强在重大公共事件中信息治理、审时度势的综合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开云  李倩  蓝忻怡 《岭南学刊》2020,(4):105-109,115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冲击,也对脱贫攻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研究借鉴国际流行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通过构建疫情环境下贫困户可持续生计风险分析框架和风险传导机制,并基于该框架系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扶贫产业的发展及贫困户的生产发展、外出就业、稳定增收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为贫困家庭生计风险(主要包括物质资产风险、社会资产风险和人力资产风险)不同程度的强化,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两不愁三保障"的就业基础、产业支撑和经济基础,增大了脱贫难度,加大了贫困家庭生计风险和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为此,必须综合施策,精确瞄准主要风险点,通过制度调整与政策创设,夯实贫困户的生计资本,增强贫困家庭的风险应对能力,从而防止返贫,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王义桅 《人民论坛》2020,(12):36-39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在打好本国抗疫阻击战时,还积极坚持多边主义,开展国际合作,团结一致共抗疫情;积极开展卫生援助,分享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国经验;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外交,及时抵消各种抹黑中国的言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展示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抗击疫情的负责任行为体现了三重逻辑:立己达人;既以为人己愈有;休戚与共。  相似文献   

18.
《人民论坛》2020,(8):10-11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当前,疫情及其带来的焦虑情绪在世界多国蔓延,其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疫情不仅检验着各个国家的治理能力,也展现出人心人性和思想观念的较量。这既是一场对新冠病毒的阻击战、整体战,也是一场舆论战、思想战。  相似文献   

19.
从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到社会全面开放,标志着我国抗疫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已进入“后疫情时代”。但新冠病毒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仍为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带来全新挑战。国际体育安全中心建立的SSI(Security, Safety&Integrity)模型将安保定义为8个步骤,即调查、战略、计划、实施、测试、执行、结束、遗产,启发我国重大活动安保工作从赛前顶层设计、赛中运行管理和赛后遗产反馈三个方面提升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谭衷 《半月谈》2020,(4):8-9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2月1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就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