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人民之所以对这场血与火的战争刻骨铭心,永志不忘,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给中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人民所蒙受的损失和痛苦世所罕见;而在另一方面战争又唤醒了亿万中国人民,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前赴后继地开展斗争,人民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以抗日战争胜利为重要契机,中国人民渴望民主、自由与光明,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汇成了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从而促成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促进了战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由于世…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时代价值和国际价值。该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参与国际治理的历史自觉、国际视野和世界关怀,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世界人民的幸福紧紧连接在一起的国际主义精神,为中国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关于“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强调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相互依存关系,倡导通过合作对话方式化解相互之间的矛盾,符合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意愿,是中国外交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方针和决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当今时代、当今世界两个重大问题——"中国强大了,中国要往哪里去""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集中解答。理念的提出,源于历史使命驱动、时代发展推动、文化基因能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放眼世界发展与人类未来,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提供中国方案,为人类未来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谱写和平的音符,为中国人民的复兴梦想与世界人民的幸福梦想架起相通相融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鲜明的理论特色:在反思过去、立足现实与展望未来相贯通中形成了深邃的历史眼光;在坚守中国发展道路与放眼世界发展大势相融通中展现了宽广的世界视野;在统筹兼顾的系统性与突出问题的针对性相统一中突出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相契合中彰显了赤诚的人民情怀。其中,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世界视野、强烈的问题意识均交织融合于赤诚的人民情怀之中,落脚于人民这一价值主体。  相似文献   

6.
杨绍琼 《工会论坛》2008,14(1):148-149
周恩来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表现在外交方面,周恩来坚持以人为本,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外交思想。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对于中国以人为本外交理念的确立及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对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治理智慧为支撑,以人民至上的国家情怀为旨归,以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形成了疫情防治的中国模式。中国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世界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向世界展现了我国在疫情防控中的大国担当,具有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伟大政治创造,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探索民主道路的正确选择。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仅汲取了政党政治的精华,而且创造性地赋予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从而呈现出新型制度模式、新型党际关系和新型执政方式。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造福中国人民的同时,也为推动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制度安排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如何践行"政党责任"给出了"中国范本",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从而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反贫困斗争,不仅创造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中国奇迹,还独创了一条中国特色优势显著的减贫道路,在党百年贫困治理实践中升华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交出了一份中国答卷.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1921-1949...  相似文献   

10.
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正名中国抗战历史。"十四年抗战"是尊重和敬畏历史的必然选择;"十四年抗战"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十四年抗战"更能准确反映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有利于世界人民重新审视和尊重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的重大牺牲和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所在。在新赶考路下如何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发展是必须回应好的时代之问。在解决社会矛盾中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在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担当。这不仅使中国人民享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丰硕果实,也使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爱精神,持续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了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现代化潮流的后来者,也是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积极追赶者和勇敢创新者。通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迅速而全面地推进现代化进程,大踏步地赶上时代潮流,实现了从追赶世界到融入世界进而影响世界的历史性跨越。在追赶世界现代化步伐的进程中,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为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做了三件大事,中国改革者通过探索拓展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领导中国人民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道路,并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6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10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强调,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习近平强调,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相似文献   

15.
声音·数字     
《人事天地》2013,(7):4-5
正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思想,追求的是用和平、文明的方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之梦、和谐之梦。这与中国与东南亚人民的共同梦想是相通的,既能造福中国人民,也将为东南亚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抗日战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开始就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整个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毛泽东早在1936年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和世界事务”的谈话中就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是中国的敌人,同时也是要求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的敌人.特别是和太平洋有利害关系的各国,即美、英、法、苏等国人民的敌人.日本的大陆政策和海洋政策不仅指向中国,而且也指向这些国家”.同时,揭露和批判了英美法等西方国家把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主义割裂开来的孤立主义观点和利己主义政策,反复阐述了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一项伟大的政治创造,它植根于中国文化,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精髓,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它锻造于政治实践,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救亡图存道路上不断实践的结果;同世界其他政党制度相比,它显示出了强有力的制度优势,为世界政党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是世界近现代发展的主题,但不同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道路应当各不相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尽艰辛探索并最终选择的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它的成功探索,不仅向世人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元素,有力回击了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各种错误思潮的挑战,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为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回顾这条道路的探索历程、揭示其重大意义,对当前和今后更加坚定地坚持完善这条道路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与西方现代化截然不同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它创造性地超越了资本中心化,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本位逻辑;创造性地超越了西方的虚假民主,开创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创造性地超越了唯我独尊的强权思维,坚持了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创造性地超越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坚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突出优势与中国特色,对推动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冠疫情被公认为是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灾难事件,是对人类卫生健康及世界和平发展构成最紧迫和最严峻的挑战.在这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前,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斗争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尊重和支持的同时,中国抗“疫”彰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体现出的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给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为抗击疫情国际合作提供了坚强力量、注入了强大动力,在世界面前全面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