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语精萃     
多想想“你是谁,为了谁?”——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省委书记俞正声给省直机关厅级以上干部讲党课时如是说。摘自2005年2月18日《人民日报》。严格依法行政,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实现从依法治“民”向依法治“官”、依法治“权”的转变。——近日,安徽省省长王金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和制约行政权力。现在的官不好当了!——前不久,成都市出台了《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推荐暂行办法》、《干部考察预告试行办法》等30多项制度,旨在对干部选拔任用实行更科学更严格的考核考察。这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2.
立法要体现人民性 ,体现“依法治官”,决不能变为“以法治民”。因此 ,通过立法 ,规范、制约、监督国家机关的权力 ,一方面要保证其有效地正确行使权力 ,使国家机关能高效顺利运转 ,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滥用权力 ,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目前 ,在地方立法工作中 ,往往不容易掌握好的是两个问题 :一是对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规定得比较具体 ,对应承担的责任规定得比较原则 ,权力与责任不够统一 ;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规定得比较具体 ,对其应享有的权利却规定得比较原则 ,权利和…  相似文献   

3.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它必将推进我国行政许可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 ,推进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整个进程。此点令人兴奋与激动 ,但是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应该看到 ,实施行政许可法 ,肯定会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首先 ,某些“地方利益”、“部门利益”是实施该法的最大“阻力”。我国现行的政府体制弊端可用四句话概括 --政府权力部门化 ,部门权力利益化 ,获利途径审批 (行政许可 )化 ,审批方式复杂化。最终目的就是“收费”。国家权力被异化到某些“地方”、“部门”。由于行政许可法触及到深层利益格局的…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以法制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华  叶国英 《求索》2005,(8):45-47
依法治国必须从严治党,从严治党必须依法治“吏”,依法治“吏”必须以法制权。因此,用法律制约领导干部手中执掌的公共权力,防止和遏制公共权力异化,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也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与新世纪治国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百冶 《桂海论丛》2004,20(2):63-66
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优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等思想,其弊端突出表现为专制主义的“人治”思想、“官本位”思想,并由此造成了官贵民贱的行政环境,宗法血缘、任人为亲的用人方式,崇尚人治、排斥法制的管理机制。贯彻执行新世纪的治国方略必须树立公仆意识,自觉接受人民和法律的监督,防止公仆变为主人,建立权力制约机制,保证人民依法治权。  相似文献   

6.
韩寓群省长签署第195号省政府令,发布《山东省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办法》规定: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设定、实施行政许可,以及不依法履行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损害公共利益和行政许可申请人、被许可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依照本办法追究过错责任;行政许可过错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人员责任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责任;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受到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的,应当追究该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行政许可过错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办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这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后又一部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堪称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何谓行政许可?法律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是一项重要的行政权力,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行政权力与相对人权利的界定和行政权力运作等许多问题。行政许可法第一次明确了在中国设定行政许可的权限划分,彰显了依法行政的法治主题和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全新理念。在行政许可法法制之光的照耀下,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重重难题,都将纳入新的法制框架中重组并予以破解,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坚信,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出台,耗费人力物力心力跑审批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曾经高高在上的政府同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平台上与公民对话。从“行政审批”到“行政许可”,一词之改,却反映了政府在行政管理理念上与时俱进的变化和突破,真正体现了人民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容置疑,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施行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意味着政府正从管制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人...  相似文献   

8.
李微 《当代广西》2005,(11):55-55
教育行政有法可依。为规范教育行政部门行政许可行为,教育部于2005年4月21日颁布《实施教育行政许可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个规定于今年6月1日施行。在《规定》中的第1条,就很明确地指出了制定该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规范教育行政部门行政许可行为,推进依法行政。由此可见,教育部对《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的继承及结合自身实际,推进依法行政的信心和决心。《行政许可法》制约“考试经济”《规定》确保考生利益回顾:《行政许可法》没有赋予国务院部门规章设定行政许可的权力,一些部门  相似文献   

9.
陈德敏:公开,让政府亮起来《行政许可法》要求有关行政许可事项、条件、标准、程序、期限都要事先公开,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也应当公开;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过程要公开、透明,公众可以依法参与。陈德敏认为,这些规定能有效破除地方“保护伞”,使“暗箱操作”失去存在空间,也能促进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全面走向规范化、法制化,进一步保障和扩大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权利。  相似文献   

10.
<正>什么是法治政府?我的理解,有五个基本要求:行政机构依法设立、行政权力依法取得、行政程序依法确定、行政行为依法作出、行政责任依法承担。建设法治政府的目的就在于,让一切行政权力在法律的规范和制约下运行,保证行政权力的运用符合法治精神,防止行政权力的盲目扩张和滥用,依法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1.
付霞 《创造》2002,(4):14-15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难点和核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依法行政的渴望更加迫切,特别是“入世”后,给行政管理的法制含量和法治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要依法治权依法治权是依法行政的基础。行政活动的开展、行政职能的实现总是以行政权力的有效运行为前提。因此,要以依法行政,首先必须依法治权,实现行政职权运行的法制化。第一,要依法设权。行政权力设定是由有权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进行的,其本身具有法定性。但在现实中,一些行政组织、行…  相似文献   

12.
行政是国家政务的管理活动。依法行政要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那些不适应依法行政要求的传统观念。“治吏”是“吏治”的基础。“吏治”与“治吏”是依法行政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且后者更为重要。治国之本在于治官,只有通过“治吏”,才能使“吏治”保持人民政府的本色,充满生机、活力和效率。“治吏”的根本是“法治”。依法行政首先是依法治官,用法律规范国家公务员的行为。加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公务员的依法监督,同时,公务员要树立公仆意识和法治观念,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自觉在法…  相似文献   

13.
《陕西政报》2022,(18):3-7
<正>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35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委托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已经2022年6月27日省人民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省长赵一德2022年6月29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22〕2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将省级行政机关50项行政许可事项依法委托给市、县级行政机关。省级行政机关将部分行政许可权限委托给市、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本刊特约记者从宪法和行政法的角度专访了我国著名行政法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常务委员朱维究教授。什么是“依法治国”?朱教授认为,在中国,人民是法治最高的主体,“依法治国”中的“国”是客体,即治理的对象,其中首要的是指国家机器。可以说,“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治理或制约国家权力,“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依法治权、治吏(官)。尤其应避免将“依法治国”仅仅理解为“政府以法治  相似文献   

15.
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应当解决 (一)“一把手”腐败的表现形式在法治已经成为社会主题的当今时代,党和国家正在为建设一个法治社会积极努力,在探索党的依法执政、国家依法治理中,值得重视的是,目前有两个不经意的“强调”,却往往使一些地方步入了实实在在的误区:我们强调加强党的领导,一些地方的党委书记便以个人替代党委而逐渐走向了个人权力不断强化的误区:我们强调行政首长负责制,一些地方的行政首长则以“组阁老板”身份逐渐走向了个人权力日益增加的误区;“一把手”大权在握,而个人素质不高、制度不全,就使一些“一把手”逐渐走向错误之路甚至犯罪之路,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6.
5日省长卫留成在海口会见中信集团董事长王军。6日省长卫留成主持召开四届省政府第83次常务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等事项。常务副省长吴昌元,副省长于迅、符桂花、刘琦、林方略、陈成,省政府秘书长许俊出席会议。同日副省长刘琦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研究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问题。7日省委书记汪啸风主持召开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会议,省领导卫留成、蔡长松等出席会议。同日常务副省长吴昌元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分别研究省工商系统和城镇退役士兵有关上访问题,副省长于迅、符  相似文献   

17.
行政权力制约,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现实问题。行政权力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行政权力既可以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决策,又可以对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协调。从当今世界法治国家的实际状况来看,行政法律规范的比例都占到了80%以上,用“面广量大”来形容行政权力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中最需要控制的权力,这是由行政权的特点所决定的。一、制约行政权力的基本原则 1、以权力制约行政权力的原则。行政权力制约,就是指对行政权力的运用进行一些必要的、合理的限制约束,使行政权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山西政报》2008,(1):11-18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环境,按照国务院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省人民政府第113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取消29项行政许可和1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见附件1),另调整22项行政许可项目(见附件2),依法新增49项行政许可和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见附件3)。现将此批取消和调整、新增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予以公布,请依法认真组织实施。省直各有关部门对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不得再行审批,对调整和新增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全部纳入“窗口”集中办理。各地要认真及时做好对接清理工作,确保我省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实施。  相似文献   

19.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行政许可服务中心”“、行政许可服务大厅”等。看似细节的变化,实则是行政理念的变化。办个证、交个费、领个执照……生活中谁都免不了为这些琐事犯愁。相信不少人都碰到过这样的尴尬局面:办事摸不着门,吃闭门羹、找不着人,或者冷面推托、吃拿卡要……如何革除这一“陋习”“?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对外。一次告知、限时办结……从“管理型”到“服务型”,政府职能部门正在变革。执法者不再拥有“怎么方便就怎么管”的特权,他们的权力将受到制约。“细微之处见精神”,从行政许可服务中心,我们看到了政府的行政理念和行为模式的转型。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服务型政府很简单,就是时时处处能够得到关切,办事不再“过五关、斩六将”。近期,记者走访了几个服务中心,看到了正在发生着的真实变化。  相似文献   

20.
古书中有“官管官”之说,“官者,管也”,还把官分为“管官的官”和“官管的官”,说明官是要管的。管是权力的象征。不管,权力就会越轨,就会膨胀而导致腐败。 我们的领导工作中。选“官”任“官”已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然而对于管“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却不大被人重视,更谈不上管好管严,管出成效来。由于只任不管,或管而不严,往往勤的变懒,廉的变贪,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