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问题,直接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是群众利益最直接的载体。构建民生和谐,就是要为民造福,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神农架林区党委政府始终认为民生就是发展,民生就是政治,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绩。  相似文献   

2.
刘军 《理论与当代》2008,(12):46-47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近年来,省委和贵阳市委也多次指示要着力改善民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还动情地指出:“民生就是我们最大的公务”。为此,我们要用真心、动真情、下功夫,努力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研究陈云建国后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实践,归纳了陈云关于民生问题的三条基本经验,即要以“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出发点解决民生问题;“第一是吃饭,第二要建设”;解决民生问题“应该成为重要的国策”。并由此提出关于在当前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民生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的三点启示,即在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民生问题,在解决民生问题时要统筹处理生产与发展、物质与精神、民生与民主的关系问题;要致力于建立健全能够持续而广泛地改善民生并能够获得民众支持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彭勇 《当代贵州》2007,(19):25-30
从省委、省政府的施政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既是实现贵州历史性跨越的重要目标,又是基本前提,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三农”问题是解决民生问题乃至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又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水利建设则是贵州基本的民生之一;贵州有限的财力已经并将继续最大限度投入到解决基本民生问题上。  相似文献   

5.
闫莉  蒋锦洪 《求实》2012,(10):50-53
民生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在影响当代中国社会民生问题的诸多因素中,最直接、最关键的原因是制度问题,我们的具体制度和体制以及在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民生问题的产生。因此,从制度维度去探究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路径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占建荣 《理论导报》2012,(12):31-31
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新年贺辞中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全国“两会”期间,他又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胡锦涛同志的一系列讲话表明,我们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我国,  相似文献   

7.
塔城地区裕民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边境扶贫试点县,经济欠发达,困难群众较多,解决民生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艰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裕民县委县政府围绕“弘扬裕民精神,争当时代先锋,科学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县”活动主题,牢固树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状况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创先争优成为民生建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当前政府必须着手解决的基本民生问题,更是扶助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9.
民生问题,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涉及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影响一个地方的改革发展,影响一个地方的和谐稳定,而且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民生问题,直接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  相似文献   

10.
张春丽 《实践》2011,(4):26-27
“十一五”以来,扎兰屯市紧紧抓住发展和民生两大关键,将民生问题提高到幸福与尊严的层面,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具体、最急需的问题,让困难群体业有所就、病有所医、困有所济、民有所乐,让覆盖更广、惠民更实惠的“大民生”构建起连接群众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11.
论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文海 《学习论坛》2005,21(9):13-16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系统思想,正确运用系统论的原理进行系统分析,抓住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理顺十大关系,着力解决十大热点问题。“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是“重民生、保民生、安民生、强民生、和民生”。  相似文献   

12.
王锋 《奋斗》2011,(4):15-16
孙吴县地处黑龙江省北部、黑河市中部,与俄罗斯康斯坦丁诺夫卡区隔江相望,是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十弱县”之一。近年来,孙吴县委、县政府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基本县情,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牢固树立“改善民生问题是最大公务”的执政理念,始终坚持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相似文献   

13.
民生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这些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固邦宁,民安国泰,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执政党的地位。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4.
孟子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现代社会中,“民为贵”已非执政者对百姓的施舍。“以人为本”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和理念,为民服务更是官员的义务和责任。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孙中山语)。举凡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等问题,都涉及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无不属于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一切文明社会所共同关注的根本性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民生得到了极大改善。然而,经济指标的增长与发展,并不意味着中国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因为前一个时期解决的民生问题,主要是初级阶段的初级民生问题,而现在民生问题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其内涵也在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系统地提出改善民生的政策取向,其力度前所未有,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解决民生问题的新阶段。如何才能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在党报上得到体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民生新闻在报纸中有地位、让民生问题在报纸上有版面。这不只是报纸版面设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党报的办报方针、办报理念这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13,(1):F0004-F0004
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历史反复证明,谁真正解决了老百姓的民生问题,谁就会赢得老百姓的真诚拥护,谁就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民生问题相当尖锐和复杂,既要解决生存领域的问题,还要解决发展领域的问题。民生问题凸显,客观上与当前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改革和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民生问题突出,也与政策、制度和机制方面的失衡有关,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短缺有关。这些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不解决,民生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而如何破解这些民生难题,完善民生建设的政策统筹机制,这是近十年两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是中央决策层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坝坝论坛”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这是合江县尧坝镇在开展“坝坝论坛”后最明显的成效。论坛上党员干部和村民一起畅谈,从新农村建设到产业结构调整,从村务公开到公共服务,从信访制度到各类农村政策,从柴米油盐到民生问题,大家评说、大家裁断、大家解决。通过“问需于民”,全面了解到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不断深化干部宗旨意识,提升干部履职能力,促进干部亲民为民。台账记民情,知群众冷暖 为确保“坝坝论坛”能够实实在在解决群众的问题,尧坝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带着民情日记,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了解民情,并按照诱因、时间、地点、涉及人数、重点人员等要素逐件进行登记,做到总量清、缘由明、依据实,有针对性地解决民生问题和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20.
严峻的贫困形势决定了我省必须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解决民生问题最突出的任务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