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前,离婚案件为数不少,今年上半年保定地区受理的4,587件一审民事案件,离婚案件就占42%.其中,因一方喜新厌旧或有第三者插足而引起离婚的,占30%.从近几年处理的这类案件的情况看,一般都属于自主结婚的,婚后感情较好,有的一方参加了工作,或考上了大学后地位、条件变了,就看不起原来配偶,另寻新欢;有的因资产阶级思想严重,色衰爱驰,见异思迁,  相似文献   

2.
车流畅 《法制与社会》2010,(28):233-234
在农村民事诉讼中离婚和赡养案件占其诉讼构成的三分之一左右,有的基层法院甚至达到了一半以上,虽然这种诉讼构成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是在农村特殊的二元结构文化背景下,思想观念所构成的价值判断是造成这种情况存在的最主要原因。本文指出分析农村离婚和赡养纠纷的文化诱因有助于找到这一问题的本质和渊源,从而解决离婚与赡养案件与农村民事纠纷案件比例逐年增加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因市场物价上涨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离婚后一方为增加其未成年子女抚育费的诉讼逐渐增多.在审理这类案件中,对如何确定原告,出现了不同的认识,一些办案人员认为,离婚后子女抚育方请求变更抚育费,是离婚双方又一次经济纠纷,抚养方提出诉讼的目的,是要求对方对未成年子女多承担经济抚育义务,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因而,可以把提起诉讼的抚育人列为原告.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与法律相悖的. 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是指因民事权利义务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到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并受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和调解协议约束的利害关系人.请求变更抚育费诉讼的案件,从表象上看,是以抚育人提出诉讼发生的,应诉的是离婚对方,但其实质,是围绕未成年子女抚育问题展开的,诉讼中的利害关系人是未成年子女,而不是抚育人双方.抚育纠纷案件中抚育双方的关系已不同于离婚诉讼时的关系,他们的婚姻关系已经因离婚而结束,双方之间不存在着任何权利义务,有的只是与婚生子女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离婚案件中,夫妻感情本来很好,因有第三者插足而引起的,占一定数量.究其原因主要有:(1)有些人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严重腐蚀,喜新厌旧,见异思迁;(2)由于《刑法》中没有关于通奸罪的规定,极少数人便恣意妄为;(3)有的刊物在开展这一类案件的讨论中以及在有的文艺作品中,公然赞扬、袒护与第三者有不正当关系的人及其行为,使这些人受到怂恿;(4)有的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在处理这一类案件时,软弱无力,对那些本应该辨明是非,区  相似文献   

5.
<正> 离婚是一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由于封建的、资产阶级的传统习惯的影响,或由于实际问题而使感情起了变化,或由于其他变故,远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美满良缘,总有一些夫妻由“有情人”变成“无情人”,因而离婚纠纷仍然是我国当前民事纠纷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而且离婚纠纷有时会闹得十分尖锐,往往一方坚决要求离婚,不离就要砍要杀;而另一方坚决不同  相似文献   

6.
杨蓉芳  刘晶 《当代审判》2003,(10):32-33
所谓离婚案件中的善意第三人,是指对离婚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拥有合法债权的人。由于婚姻双方离婚的法律事实,将会使其债权的实现发生重大影响,有的甚至导致其债权难以得到顺利实现。因此,正确地处理离婚案件中的债权债务关系,对于依法保障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民事法律秩序意义重大。下面,笔者就正确认识保护离婚案件中善  相似文献   

7.
《法学》1991,(4)
一方下落不明,其配偶向法院起诉离婚的案件,有逐年的增多的趋势,为了使人民法院能够正确、合法、及时地审理好这类案件,笔者结合审判实践谈谈审理这类案件在适用程序法和实体法上所存在的问题。一、适用程序法存在的问题1.地域管辖问题一方下落不明,其配偶起诉离婚,是由下落不明一方,即被告失踪前的户籍所在地或居所地法院管辖,还是由其配偶,即原告户籍所在地或居所地  相似文献   

8.
<正> 精神病患者离婚案件,系指夫妻双方中的一方(目前尚未发现双方)是精神病患者,另一方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这种案件,实际上是精神正常的人要求与精神病患者离婚。  相似文献   

9.
千万别服毒     
过去,人们的观念还比较守旧,离婚案件的被告方当事人,尤其是女当事人,常常因为想不开而自寻短见。有的当事人虽然没有动真格的,但当原告一方起诉之后,总是拿“不想活了”来给法院施加压力,从而达到不离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离婚自由和男女婚姻以感情为基础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判实践中,关于反对资产阶级思想或封建残余思想破坏婚姻关系的斗争,有着很多成功的经验,但其中也有些问题,至今未获解决,例如某些男女在结婚之后而又离婚,原因很多,根本原因是双方感情的恶化,或者感情完全消失,以致不能继续维持夫妻的关系.根据我们的婚姻政策和婚姻规定的离婚自由的实质,对于离婚事件的处理,我们并不是采取放任的态度,决不轻率准予离婚,否则,就会造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和普法教育深入人心,经济纠纷案件大幅度上升.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故在司法实践中,对有些案件的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在此就两个问题,谈些看法. 第一,当一方当事人未提出某项诉讼请求时,法院亦应追究另一方实际所存在的过错责任.当事人的一方在调解协商过程中自愿放弃追究对方的过  相似文献   

12.
离婚案件的调解书和判决书,应注意写好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要正确确定案件当事人。由于离婚案件是夫妻双方解除婚姻关系的诉讼,因此案件的原告、被告,只能是夫妻双方。如果一方当事人是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则应当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离婚案件终结诉讼的裁定书,不能将死亡的一方再列为当事人。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庭受理的离婚案件中,出现一些因生女孩而提出离婚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并非婚姻基础不好,更谈不上夫妻感情破裂,只因生了女孩,男方就一反常态,以种种借口,到法院提出离婚。有的女方生了女孩之后,由于男方父母不满,从中挑拨、指使、纵容儿子离婚;有的女方因生女孩后,不堪男方的虐待及其家庭的冷遇,被迫提出或同意离婚,等等。但是,不管哪种情况,问题都来自男方及其家庭。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有些人受“重男轻女”、“传宗接代”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我们在实践中,对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离婚案件当事人串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的规定,理解不够一致。有的认为一方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就应不公开审理;有的认为,这里所指的当事人,是双方,不是一方,如果接受了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反对意见,法院不好解释。对这个问题应如何理解,请予解答。  相似文献   

15.
“要离婚,商量办,千万别去找法院”,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到法院离婚为什么会成为当事人生畏的事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离婚已不再是“掉价”的事了,人民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正逐年上升。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起诉到法院的离婚案件多出现“一推、  相似文献   

16.
离婚案件中会出现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或无法送达文书的情况,法院通常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送达法律文书并通过缺席审理的方式结案.本文试从分析在离婚案件适用公告送达存在的不规范现象入手,阐述了完善离婚案件中公告送达方式的措施,并提出在离婚案件中要严格审查公告送达的适用条件,规范公告程序,并慎重适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离婚案件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施暴现象比较突出。沂南法院辛集法庭1995年1至10月所受理的42件离婚案件中,有38件存在婚姻暴力现象。一、离婚案内婚姻暴力的特点1、隐蔽性强。婚姻暴力发生在夫妻之间。受封建思想影响,“家丑不外扬”,迫使遭受暴力的一方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离婚案件急剧增加,以上海市来说,一九八一年上半年批准离婚的比一九八○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七十八.其中由于喜新厌旧、一方或双方有外遇而引起的离婚案件占有较大的比重,据××、××等区法院的剖析统计,一般高达三分之一左右.由此造成夫妻感情恶化,家庭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19.
不少人复婚时不去民政部门进行复婚登记。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1)这些当事人不懂法,不知道复婚须到民政部门登记。(2)有些人怕被别人笑话,认为两人过去本来就是夫妻,离了婚再去复婚登记会被别人嘲笑,不如再悄悄结合在一起。(3)由于法院在调解或判决当事人离婚的过程中,没有收缴他们的结婚证,给他们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原来的结婚证在他们复婚后仍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0.
所谓离婚案件中转移财产的问题,一般是指离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在法院自立案后到作出裁决前的诉讼活动过程中,擅自将家中财产转匿它处的行为。这类案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婚姻案件中比较普遍。据我市不完全统计,80%离婚案件中都存在转移财产问题。 二是规模在不断扩大。原来大多是离婚案件中的一方当事人,继而是双方当事人的互相攀比,竞相转移财产,现在某些案件中已出现双方当事人各自招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