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只有深度的阅读、有思想意义的人文阅读才会使我们不忘却历史的记忆,使我们的心灵永远充满诗意,使我们的思考中丰沛着智慧和哲理,永远坚守我们的文化感受性、道德同情心和对人类终极精神价值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7,(5)
正我们很高兴生活在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源远流长;积淀了浩瀚的文化经典,那一册册光辉的篇章,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犹如蕴涵丰富的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又如璀璨炫目的繁星,在人类文化的星河中闪烁华光。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电子阅读兴起、阅读方式多元化,公众阅读"去经典化"的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书香城市、推进全民阅读,是当前各级文化与教育部门重点抓的一项工作,而弘扬优良传统、实施家庭阅读以及亲子阅读工程,则是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举措。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梁启超先生(号任公)及其家族,实在是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辉煌篇章"。在梁一位文化大师的家庭阅读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化、快餐文化改变了人民传统阅读的习惯,随着媒体多元化和信息数字化,我们跑步进入了“后阅读时代”。  相似文献   

5.
尹传芳 《人民论坛》2012,(8):118-119
经典阅读可以也应该在建设文化强国进程中有所作为。加强经典阅读,可以接引文化脉络,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可以提高阅读者的人文素养,助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阅读经典,应该以稳健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选择经典,以发展的眼光、严肃的态度阐释经典,并按不同的年龄、文化层次和培养目标在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方面分出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6.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当下,历史的书写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热潮,那么,我们今天应当怎样阅读历史?我们希望在历史中寻求什么?在当下的历史写作和阅读中,又存在什么样的误区?本期文化专题,将溯源探流,追踪探讨历史热的兴起过程和它的内在原因,以期与大家一起寻找到进入历史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7.
牟尼 《小康》2007,(7):82-84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当下,历史的书写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热潮,那么,我们今天应当怎样阅读历史?我们希望在历史中寻求什么?在当下的写作和阅读中,又存在什么样的误区?本期文化专题,将溯源探流,追踪探讨历史热的兴起过程和它的内在原因,以期与大家一起寻找到进入历史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为什么要推崇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告诉我们,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朗读手册》一书中讲道,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在我们昂首迈入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语言表达和高度的文化理解在化解和避免敏感性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和文化交流,特别是提升沿线国家人民对该倡议的认同对助推战略的实施具有与经贸合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语言通、文化通才能民心通,才能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沿线民众中扎根。我们应秉持语言文化多元的理念,充分利用沿线国家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加强我们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建设,深化对外语言教育和文化交流,提升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助推"一带一路"倡议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0.
潘平 《重庆行政》2010,12(5):83-83
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书呢?就是经典!世界各民族都产生过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的思想文化经典,这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阅读、应该了解、应该掌握,并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提高欣赏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才干。  相似文献   

11.
范璐  李遇 《今日山西》2004,(5):24-25
《西厢记》剧组在创作中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比如取消了不适合用舞蹈来表现情感的“崔老夫人”这一角色,我们认为这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历史文化,才能让更多的历史文化为我所用,为我们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西厢记》被选中参加中国艺术展,相信一定会为山西的歌舞再现辉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信息文化语境下,大话文化、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等的流行强烈冲击着民族学生对经典文化的认知,影响着民族学生文化精神的理性建构。加强民族学生的经典阅读,促进民族学生文化认知空间建设,增强语文素养,丰富文化底蕴,涵养人文品格,在经典诵读中拓展新知,在传承经典中实践责任,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民族学生的经典阅读。  相似文献   

13.
杨绪春 《政策》2013,(7):71-72
近年来,襄阳市在推进"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进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入开展"书香溢襄阳"全民阅读活动。通过领导垂范、全民参与、品牌吸引、媒体造势,引导市民在阅读中感受快乐、汲取智慧、锤炼品格,激扬动力。目前,全民阅读活动已覆盖襄阳,浓郁的书香弥漫在古城。"书香襄阳"建设已成为惠及民生的文化工程,成为建设文化强市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7,(17)
正盐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崇文重教、诗书传家的优秀传统。在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如何使盐城得到源源不断的书香沐浴、启智增慧的文化熏陶、承继传统的文化润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命题。近年来,我们盐城从"文化兴市"战略的高度,强力推进书香盐城建设,将书香盐城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列入民生工程、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将全民阅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市阅读阵地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化、终身学习的氛围。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精神境界,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定是美丽的精神家园。如今,有多少人在坚持阅读?当今社会人们的浅阅读、碎片式阅读乃至很少阅读的现象值得警醒。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于提升公民综合素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1,(22):34-35
中国文化在世界被极大地认可,需要更多像两面针一样的企业、需要更多人的共同努力。当我们真正建立中国自己的文化自信,才能赢得世界的青睐和信任,也才能获取更多的企业价值和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但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更是落实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自觉建构文化软实力,才能确保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才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文化软实力建构与中国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不但是中国步入全球化发展时代的紧迫任务,更是落实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我们只有自觉建构文化软实力,才能确保未来中国改革的方向,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文化需求,才能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只有在文化资源的不断再生中才能得到实现,这应当成为我们的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新文化发展观和中国电影的新文化大片观  相似文献   

20.
论语言技能教育与语言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 ,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才能抓住语言的本质。所以外语教育中 ,我们不仅要掌握这套不同于母语的符号系统———重视语言技能的教育 ,更要注意语言文化内涵的修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外语 ,精通外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