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之"物"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理论和历史背景.历史唯物主义之"物"是指以实践为中介或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建构的社会历史性的物质实体、物质性活动及其功能性的关系、结构、规律等等.历史唯物主义从不否认自然的优先地位,并认为尚未被人的认识和实践达及的外在自然,会随着人的实践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不断地转化为为我的社会历史存在物.  相似文献   

2.
与人的力量发展的“盲目自发”、“局部自由”、“自由自为”的三个阶段和人的能力发展的“原始的丰富”、“畸形的发展”、“全面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相一致,人的素质发展也必然会是历经“盲目自发”。“片面发展”和“全面发展”三种历史形态;与之相对应的人的发展的三个形态是“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与之相对应的人类社会的三个形态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以知识经济为前导的未来社会。  相似文献   

3.
黄浩 《前沿》2011,(11):74-77
对于马克思哲学,从不同视角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论文对学界的“哲学的转向”“哲学的终结”和“哲学的革命”三种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澄清了三种不同视角“看”马克思哲学各自的边界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高宁 《湖湘论坛》2008,21(3):116-118
人类文明的发展,包含着纵向和横向两个发展过程。在这两个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人类文明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相对于其它古文明的相继湮灭中断。中华文明由于其内在的独特优势虽历经磨难而长久不衰,表现出特有的发展轨迹,在历经落后的游牧文明和先进的工业文明的强力冲击后,又一次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5.
张起  程广云 《前沿》2012,(1):45-49
对话的"第一哲学"研究,是指将对话问题置于形而上学高度,从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学的向度进行批判性的反思。通过围绕作为当代对话理论主要代表的马丁.布伯、巴赫金和戴维.伯姆三者的理论,考察对话与主体、话语及思维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系统地阐释对话的存在论、语言学和认识论。  相似文献   

6.
司法独立是现代司法的典型特征,但司法也具有受制性,即要受到社会、政治和情感的制约;司法权是被动、中立的裁判权,但司法也具有服务性,过于强调司法中立、被动的裁判性,而忽视司法的服务性也许不符合我国国情;司法具有职业性,但司法也具有大众性和公民参与性。这是源于法律自治性和法律合法性的悖论。司法要保持开放与自治的适度张力。  相似文献   

7.
李杰 《前沿》2012,(1):57-60
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自由观,为我们提供了科学认识自由的方法论前提。自由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应该对每个人的自由权利给以尊重;人的自由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人与人结成各种社会关系中才能得以实现;人的自由依赖于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的需要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因。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可以把人的自由划分为生存自由和发展自由。按照自由的内容可以将自由划分为经济自由、政治自由、道德自由以及法律自由等。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因素综合影响着人的自由实现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白岩 《前沿》2010,(15):48-53
柏拉图以国家的伦理实体,以利他主义、集体主义的整体普遍性原则为正义的本质,阐释正义就是共性高于个性,个性复归到共性的哲学统一以及社会伦理实践的统一。休谟则从主观经验出发把正义规定是在相互的利益权衡中,以个人的欲望、私利倾向的最后满足为正义的实现。没有国家的利益为最高的范畴。国家、社会就是本质上作为利益的个人根据协议的举措在利益追求最大化的形态中而构造的介质。人道主义的正义社会以公正为基石,以人权为絮矩,在民生民权的人道主义的伦理、精神、本质中实现国家与个人,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人的发展:马克思的视角和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以其特有的视角和方法揭示了人的发展的涵义、途径和动力等。面对当今世界日益突出的人的问题和日益高涨的“人学热”,深刻领会马克思的思想,对于全面正确地认识人、解决人的发展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关于人学思想的许多问题,马克思都进行了探讨。实际上,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人的需要、人的创造性劳动、社会关系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出发的。从人的存在,首要的是人的自然存在出发,马克思主要研究了人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理想 ,不过 ,直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 ,它才有了实现的可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往任何形式的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 ,就在于它是一个自觉的、能动的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可以获得充分的发挥。当然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可能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的障碍 ,克服这些障碍对我们来说是一项艰巨但又必须完成的任务。我们相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一个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将逐步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既表现了人与政治共同体的对立,同时也表现了人与人的利己本质的对立。因此,市民社会是一切秘密的发源地,所谓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无非就是对市民社会中家庭与政治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本质上,政治经济学是为市民社会学——市民社会学即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费尔巴哈在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研究中出现决非偶然。一方面,费尔巴哈哲学宣告了思辨哲学的逻辑学的研究前提是错误的——思辨哲学是从思辨的观念的无限性而非从现存事物的感性的有限性出发。另一方面,费尔巴哈哲学还宣告了唯心哲学的逻辑学的思维路径是错误的——感性的经验世界、经验世界的感性决不是思辨的抽象的现实化,决不是观念的容器。  相似文献   

13.
经济危机的本质内容和具体形式应当区别开来,不同发展道路和不同经济体制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没有过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于其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自身限制.商人资本和信用制度是加剧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但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只是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危机对于市场经济形式来说并不是纯消极的.当前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关系极度扭曲、金融制度和货币体系严重畸变的结果:国际社会在以扩张性经济政策摆脱当前困境的同时,必须解决经济关系和制度本身的问题.我国陷入经济危机有其特殊的经济原因,必须实行经济体制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4.
200多年前的拉美独立战争摧毁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但是却未能使这一地区摆脱贫困和落后.其主要原因为战争并未改变当时的社会结构,而是保留了大庄园制,听任考迪罗主义猖獗,并横遭美国的侵略.近年来拉美劲吹变革之风,左翼和中左翼政府纷纷上台执政,对内推行各种改革,努力改善民生;对外则倡导加强合作,抵制美国的欺凌,共同提高拉美在国际上的地位.拉美的面貌为之一新,标志着它走向历史的拐点,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论政治文明的质、量、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何一种政治文明都是质和量的内在统一。政治文明的质 ,是指其阶级属性 ;政治文明的量 ,是指政治文明实际发展的程度和水平。政治文明的度是质与量的统一 ,是保持政治文明特定质的量的限度。把握政治文明的质、量、度 ,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并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本质上挖掘出了黑格尔体系中所隐藏的"思辨的秘密"及其所造成的后果,并且通过瓦解思辨的"秘密",摆脱了思辨唯心主义所造成的人与世界在观念当中的抽象化。马克思通过批判和超越唯心主义,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前提和出发点,将哲学从意识所设想的"彼岸世界"拉回到现实的人的"此岸世界",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世界观理论,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紧紧围绕“四风”问题,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四风”问题找准、找透,不能“走神”,不能“散光”。这样,就能避免放“空炮”、“哑炮”和“礼炮”,就能避免批评与自我批评走过场  相似文献   

18.
人性论是人类从哲学的角度进行自我认识的理论 ,讨论对于人的存在具有根本性意义的问题 ,对于作为人类精神反思的哲学也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唯物史观的人学理论是在对传统人性论的批判和比较中产生和发展的 ,其中费尔巴哈的人性论直接启发了唯物史观人学理论。对人的爱的情感的关注是费尔巴哈和孔子人性论的共同特点 ,借唯物史观的视角评点两家人性论的同异 ,对唯物史观人学理论自身的完善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问题——兼驳"文化全球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奔 《探索与争鸣》2006,46(9):19-22
关于“文化全球化”的争论关系到我们能否正确地制定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全球化”论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文化的本质、文化和商品经济的关系等问题的一些观点,均有可质疑之处,需要进一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赵金鹏 《青年论坛》2007,1(1):15-17
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与党的理论水平高低是一致的;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不是表现在党员个人的理论水平高低上,而是主要体现在每一个党员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素质、能力和实际行动上。党员的先进性与党员的理论水平高低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学习掌握理论的关键在于应用,理论指导行动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