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第一类是俄罗斯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快速私有化原则的推进下,最重要的改革是国有企业私有化。国有小企业私有化方式是"逐个地出售"。国有大企业私有化方式是"先把国有企业转变为国家拥有全部股  相似文献   

2.
“休克疗法”与俄罗斯私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克疗法」与俄罗斯私有化张养志自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剧变以来,各国在经济转轨的方式上,一开始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选择:激进方式(即“休克疗法”)和渐进方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2年选择了“休克疗法”,并在这一改革方式的指导下,大规模急速推进私有化,并...  相似文献   

3.
东欧各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有组织犯罪、金融诈骗、赃毒、洗钱等犯罪活动巨幅增长,并且和政府官员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认为,有组织的洗钱犯罪活动及犯罪集团对合法经济的渗透是对东欧国家合法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一种威胁,民主化和私有化改革将因此而可能出现倒退。  相似文献   

4.
以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为政策导向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广引发了地区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动荡,理性认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本质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只有跨越金融的绝对自由化、全面私有化、全面市场化和全球一体化的新自由主义陷阱,才能保证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东欧民族主义是影响战后东欧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东欧国家与苏联关系的一个重大变量。笔者认为,东欧国家的民族主义对东欧剧变的影响十分巨大,同时也影响着东欧国家的转型和未来前景。本文主要论述战后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民族主义倾向的来由、发展以及对东欧剧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创造》1994,(5)
私有化不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趋势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王忠禹最近指出: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私有化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国有经济也不可能被其他经济成份所代替式出现重大格局的变化。企业改革将始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王忠禹说,...  相似文献   

7.
[“大众私有化”变了颜色]苏联人民经过74年的艰苦奋斗,使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强大的工业国,跃身为世界第二超级大国。苏联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1990年,国家所有制经济占90%以上。1992年1月俄罗斯开始实行大规模快速私有化,俄的私有化,实质是对全体人民70多年劳动积累的巨额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  相似文献   

8.
(一)澄清“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就是搞私有化”的模糊认识。 社会上有些人认为我们发展私营经济,尤其是引进外资,其实就是在悄悄地进行私有化。这种认识是把发展多种经济成份与私有化等同了。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存在和发展,这既符合我国现阶段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又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但是我们允许私有经济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决不是说可以允许私有经  相似文献   

9.
《研究与交流》2001,(1):41-41
与私有化的倡导者们不同,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在经济绩效方面,公有企业与私有企业不分轩轾;并且,公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而私有企业不可能带来这样的效果。英国的两位学者史卓顿和奥查德在《公共物品、公有企业和公共选择》一书中,从理论和经验证据相结合的角度对“公有企业无效率”、“公有企业的出路在于私有化”的观点提出质疑。该书从以下几方面论证了公有企业的经济绩效,并对私有化的观点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国企改制不存在私有化问题国家体改委有关人士最近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制不存在私有化问题。——我们的改革不是要改变公有制的性质,而是要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具体形式,改革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必然涉及到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和国有资本经营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有些人极力鼓吹中国搞私有化,曹思源先生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4月11日,他在湖北一所党校讲演,极力鼓吹他在境外出版的那本《人间正道私有化》的观点。他说,私有化是民办社会主义,实现私有化的方式是卖,把在竞争性、赢利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卖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民办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化,社会主义资本化,两化的结果,世界大同。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讲政治》中指出:“领导干部在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要注意分清一些基本界限。比如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问题上正进行着激烈的讨论,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一方面表现为,在东欧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后的经济改革到90年代的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忽视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照搬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为其国家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表现为,在东欧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东欧改革经济学对其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成为经济学本土化的一个范例。这说明,本土化的研究更有助于抽象出事物发展的一般特征,从而总结其中所蕴含的一般规律,准确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若干问题□黄铸(一)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下,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依法管理,使它们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不是实行私有化,不会破坏社会主义经济。首先...  相似文献   

14.
<正> 70年代末期以来,从英国保守党政府上台开始,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所谓的“私有化浪潮”。一时间,不管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竞相推行国有资产私有化,理论界和宣传舆论机构也大肆渲染。在香港和海外,不少人认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唯一出路就  相似文献   

15.
资本外逃,主要指国内资本出于投机动机或者其他目的,逃避正常的监管制度,以各种非正常的方式将财富转移到国外。俄罗斯私有化十几年,被侵吞的国有资产通过各种方式大量流失到国外。俄全球化问题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米哈伊尔&#183;杰利亚金透露,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自1994年俄官方开始统计资本外逃量以来,共有1639亿美元从俄非法流失。而根据该所学者的计算,15年来俄资本外逃总量约为4000亿美元。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表示,在俄罗斯,通过私有化攫取了大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国有企业私有化情况崔启明所有制改造是近年来俄罗斯体制转型的一项根本任务。其根本目标是形成“私有制、国家所有制、地方所有制或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多层所有制体系。①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对国营企业进行私有化,它是俄一项重要经济改革政策。但私有化在俄...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牛保平,何翠凤前苏联东欧国家包括民主德国、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到1989年之间,这些国家都是以共产党(工人党)为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在政权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从1992年~1996年基本完成了国有经济的私有化。俄罗斯经济私有化纲领与计划出台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政治背景,其私有化受挫的原因是违反经济规律、盲目照搬西方的经济模式,结果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贫富悬殊加剧、权钱交易泛滥、暴力犯罪猛增,其教训是值得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我国警醒的。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苏联东欧国家为了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如何进行党的建设,已经成为苏联东欧国家在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下面就苏联东欧五国关于党的领导和党政关系问題的若干理论作一些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东欧剧变之后,一些成功实现了民主化转型的东欧国家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都经历了一系列的重要变化。正因为有了民主制度的保障,这些国家才得以成功实现了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经济改革,进而融入欧盟经济体,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同时,民主制度也理顺了东欧国家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使得政府能够切实地对选民负责。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正是因为选择了民主政治的道路,这些东欧国家才得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当年"社会主义"曾许诺过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