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5 毫秒
1.
过去的三年里,白塘镇两委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动员和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围绕奔小康目标,群策群力,全镇经济得到了新的发展: 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可达3.84亿元,为建镇初的7.3倍;工农业总产值达6.9亿元,为建镇初的6.5倍;乡镇企业产值9.2亿元,为建镇初的9.1倍;出口供货总值达3.25亿元,为建镇初的4.1倍;预算内财政收入730万元,预算外财政收入132万  相似文献   

2.
这里,万商云集,被称为“商贾的麦加”;这里,小小1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涌动着上百亿的民间资金;这里,私有经济比重占到90%左右;这里,从一个农村小集镇一跃成为省辖县级市,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服装及原辅材料集散地。对,这就是福建石狮,享有“民办小特区”之称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全国、全世界所瞩目。 1988年9月30日,石狮市委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几年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石狮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了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翻开“成绩册”,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从1988年的3.35亿元、2.65亿元、2627万元跃升至1993年的45亿元、31亿元、2.53亿元,1988年至1993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灵武市抓住煤炭及石油天然气、羊绒、红枣三大特色资源优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44.2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24369万元。据第七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评价结果,灵武市从上届第123位跃升至84位,成为宁夏第二个跻身西部百强的县(市)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的百强县(市)。  相似文献   

4.
正天柱县始终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六个"新突破"。风雨兼程、砥砺奋进,天柱县始终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六个"新突破"。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新突破。综合实力不断提升,GDP从2011年的32.77亿元增至78.28亿元,财政总收入从3.34亿元增至8.56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8亿元。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项目建设和民生事业投入,有效管控政府债务,财政运行状况优良,经济发展快速健康。社会事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至2020年,平安集团驻黔机构纳税总额达34.5亿元,累计为贵州提供就业岗位超5.67万个,投入87.8亿元支持贵州重大项目建设,为贵州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5.25万亿元的风险保障。近年来,平安银行贵阳分行积极推进落实总行各项战略举措,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不遗余力落实"六稳""六保",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对制造业、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支持实体经济持续转型升级,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出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6.
郭广福 《奋斗》2011,(10):27-28
年初以来,汤原县按照省市“产业项目攻坚年”的有关要求,把产业项目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三轮驱动战略,进一步培育壮大“四个产业”.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1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0.81亿元,同比增长3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04亿元。同比增长19.9%;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3亿元,同比增长3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924万元,同比增长30.8%。  相似文献   

7.
张金柱 《江淮》2012,(7):31-32
近年来,霍山县不断加快"三化"发展,为霍山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亿元,增长20.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超16亿元,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超5800元,增长近两成。2011年,霍山县坚持"工业强县"核心战略不动摇,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19亿元、增长近五成,实现利税21.3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82个,工业经济对县域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6.1%。  相似文献   

8.
据报载,某经济欠发达地级市,政府财政不但不能顾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反而从人民医院提取500万元给政府公务员发工资;某经济发达市,也从一家大医院提取1000万元用来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9.
8年前,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还是一个工业经济几乎为零的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多年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单一的经济结构模式阻碍着法库的发展。法库全县区域面积2320平方公里,人口45万。2000年,法库地区生产总值18.4亿元,财政收入仅为3851万元。如何让法库县驶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使人民尽快富起来,这是摆在45万法库人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经济增速决定着经济行进的步伐,决定着经济规模增加的幅度,对经济的各个方面有着全局性的影响。把控住经济增速,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分重要。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放慢趋势的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湖北的经济增速,湖北的经济增速是否需要底线以及如何把控住湖北经济的增速等,这都是实现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不能回避的重大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十二师各级工会围绕十二师强力推进"三化"建设的发展机遇,依托乌鲁木齐的地缘优势,引导广大职工发展多元自营经济,调整结构、拓展职工增收致富的渠道,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合力推进,使职工自营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多轮驱动的良好局面。自营经济实现总产值59082万元,较上年增长42%;总收入53710万元,增长31.8%;纯收入16394万元,增长28%。职工户均纯收入7967.86元,增长16%;人均纯收入2446.19元,增长14%。自营经济成为各团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实现职工多元增收的重要渠道。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政策驱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实践》2011,(6):47-47
近年来,武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部署,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加大支农信贷投放力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力地促进了"三农"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截止2010年12月末,武川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为8.9亿元,较上年增加1.8亿元;  相似文献   

13.
“形象工程”变“撂荒广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同前 《廉政瞭望》2006,(3):F0002-F0002
湖北省黄冈市是革命老区,财力薄弱,但市政府为提高城市品位而建设的“建设发展龙头经济的形象工程”东方广场,仅一期工程就侵占安居工程用地100多亩,挪用公路国债资金1167万元。  相似文献   

14.
《江淮》2007,(9)
近年来,合肥市大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优先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今年前7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783.4亿元,同比净增206.9亿元;实现增加值246.1亿元,增长27.6%。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0.41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全国省会城市第三。  相似文献   

15.
白玉 《实践》2010,(6):29-29
阿荣旗新发朝鲜族乡是自治区唯一的朝鲜族民族乡。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该乡结合乡情,找准发展定位,在重实践、求实效上下功夫,努力发展区域经济、路域经济、城郊经济和民族经济,推动全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8年前,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还是一个工业经济几乎为零的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多年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单一的经济结构模式阻碍着法库的发展。法库全县区域面积2320平方公里,人口45万。2000年,法库地区生产总值18.4亿元,财政收入仅为3851万元。如何让法库县驶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使人民尽快富起来,这是摆在45万法库人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岳振 《当代贵州》2015,(9):20-21
<正>贵州既要"赶"又要"转"各项事业发展都正在"破障闯关"需要奋发有为开创新局面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呈现新亮点2014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7大新亮点: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开局;开放型经济站在新起点;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新兴产业培育迈出新步伐;交通运输发展进入新时代;"三农"面貌发生新变化。  相似文献   

18.
曾帅 《当代贵州》2020,(19):44-45
站在"新基建"政策红利的风口,贵州抢抓战略机遇、发挥先行优势,加快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不仅是立足当前应对疫情影响稳投资、扩内需、促增长的重要抓手,更是着眼长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美丽的祁连素有“天境祁连”、“牧区江南”之美称。近年来,祁连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十五”末,全县完成农牧业生产总值15494万元,年均增长9.4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339.2元,年均增长8.55%。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447万元,年均增长17.44%。农牧区道路交通、人畜饮水、草原围栏、养羊暖棚、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祁连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初露曙光.但还需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发展的问题.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农三师五十团七连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作为一项主题工程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连的自营经济已形成规模。据统计,2001年全连职工自用地种植业收入22.8万元,户均收入2130.8元。全连职工养殖业年终共创养畜产值45万元,户均收入4205.6元。全连年创自营经济产值73.3万元;户均收入6850.4元,人均收入1865.13元。连队认真落实团党委自营经济优惠政策,在2001年为职工划足了自用地和养畜大户饲草地,还投资购回一台粉碎机,专为职工服务。连长赵学臣率先发展自营经济,以实际行动带动职工脱贫致富。其他住在连队的领导干部每家每户都有养殖业。在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