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意义重大。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是量变质变规律的客观要求;必须保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为此,一是必须坚持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形式,二是必须改进教育和监督形式,三是必须创造联系群众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2.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党实行正确领导的前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新时代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必须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情感上贴近群众、行动上造福群众。  相似文献   

3.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而脱离群众则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深化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是我们党继续获得人民群众支持,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胜利的重要保证。联系群众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4.
构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当前的紧要任务是理清其面临的现实困境、明晰其现实路径选择。构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认知性困境、转型性困境、公权与公众博弈性困境、群众工作惯性困境等。由此入手,构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动力机制,应着力围绕着"培育联系群众的思想自觉、培养联系群众的动力源、用好用足工作开展的公众渠道、推动直接联系群众常态化、借鉴他山之石"等基本面作出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密切联系群众与实践“三个代表”都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三个代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密切联系群众则是根本的外在表现,二者相辅相成。要实践“三个代表”,就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而“三个代表”的贯彻落实,则会进一步增强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6.
"三会一课"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三会一课"是广大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提高对密切联系群众重要性的认识的重要平台;是广大党员提升密切联系群众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广大党员交流和检验密切联系群众成效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卫东刚 《传承》2015,(3):24-25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延安时期,我们党依靠和人民群众之间形成的血肉联系,赢得了千百万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通过走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克服了革命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了中国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光辉的业绩。今天,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对于探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典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在于密切联系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 ,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 ,诚心诚意地做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要想更好地密切联系群众,必须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实现机制。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载体机制,实现密切联系群众有抓手;二是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协调机制,实现密切联系群众有主体;三是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文化支撑机制,实现密切联系群众有氛围;四是构建密切联系群众的评价机制,实现密切联系群众有评价。通过四大机制的协调运转,使我们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永不脱离群众,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党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它必然要在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中体现和反映人民的意愿和要求。人大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和保证人民享有国家权力的根本制度,它既是权力机关,也是民意机关,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中有着天然的、法定权威性的和相对超脱的优势。党与人大联系群众在本质上是和谐一致、互相促进、互相渗透的。一、党与人大联系群众的动机、对象和目标墨同一和一致的。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  相似文献   

11.
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当前,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过程中,出现了党群关系在目标指向上的偏差、部分群众被弱势化、少数党政干部官僚腐败问题严重、基层组织凝聚力下降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党的威信,破坏了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必须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刘振华 《前进》2001,(12):4-7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这是我们党为更有效地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这里,我就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一、从党的作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改进工作作风,就要把一切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密切联系群众上,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我们的工作作风才能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六中全会指出:“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论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使广大党员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使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家超 《政策》2010,(2):49-5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共产党人执政的政治优势。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主动规避脱离群众的政治风险,是当前党的作风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路线。参加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感到切实提高了对群众路线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的认识,进一步牢固树立了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革命党到执政党,都与坚持群众路线息息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党的历史就是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历史;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  相似文献   

16.
潘春华 《前进》2014,(10):59-60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当前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进企业、社区、村组,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交朋友,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深受群众欢迎和赞誉。然而,联系群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应该端正作风,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因此,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切忌五种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7.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切实保持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规避党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在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之下,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键是要着力健全联系群众制度、不断创新联系群众方式。根据近年来各地的实践探索,创新党联系群众的方式在其路向选择上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柴干 《天津人大》2014,(2):30-31
人大代表是党和国家机关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才能切实了解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了解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好地履职尽责。和平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密切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19.
党群关系问题历来是党的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建党90年来,我们党在密切与群众关系的历程中,不断探索、实践,经历了初步探索、达成共识、积累经验、与时俱进等几个阶段。90年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在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群众路线、建立健全联系群众制度等方面为新时期党群关系的构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总结历史,吸收经验,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新的密切联系群众体制机制,为构建新时期的和谐党群关系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0.
程立双 《政协天地》2014,(12):53-54
党群关系是党执政能力的基石,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人民政协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和组织构成看,新时期人民政协可从以下六个路径密切联系群众。理想信念路径人民政协密切联系群众的理想信念路径就是通过对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和实践应用,去引导、提升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