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蕴藏着丰富的和合思想资源,体现了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殊价值和精髓,也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表现形式.和合文化是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思维渊源,和平发展战略是传统和合文化的当代选择.传统和合文化的现代性转换,以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为终极意义,这也是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
叶福林 《岭南学刊》2008,(4):113-116,128
中国传统和合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和精髓。和合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尊重多样性、正视差异性、体现包容性、确立主导性的显著特征,对于今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有益文明成果、建立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社会思潮以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孙彤 《湖北社会科学》2012,(4):178-180,19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应该体现五个方面的实践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价值观,以公平正义为前提的利益观,以人文精神为根本的发展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道德观,以和合文化为依托的社会观.用这五个实践原则去规范个人品德建设,是个人品德建设的内在本质和逻辑需求.  相似文献   

4.
礼乐文化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礼乐文化蕴含着超越时代的、具有永恒价值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仁爱、和合、敬重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发扬了礼乐文化精神,与中国古代社会以礼乐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在探究礼乐文化精神之所以深入人心并影响深远的基础上,提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安 《前沿》2005,(2):100-102
“和合”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民族的理论独创, 提倡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是一种系统分析问题的观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便是一种整体发展的思想, 是对中华和合文化整体观的一种体现, 因此理性地用和合精神推动“三个文明”的建设,三者必能更加协调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尚和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崇尚和合。和合,是古代中国人的一项基本价值观,也是他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合精神不仅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突出,在今天也非常重要,值得我们有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7.
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体系中,包含着内容广博、意蕴深远的关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文化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了文化熔铸对于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价值及相关实施措施。文化熔铸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实践途径的整合、内化和外化的联结以及社会整合与建构功能的发挥。通过建构制度、优化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措施加强先进文化熔铸,推进文化创新,是有效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恒亮  尉天骄 《前沿》2011,(7):13-16
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按照现代社会的要求对其实行现代转化既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现代转化关键是要处理好传统和合文化和中国当代文化的关系,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与西方文化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和合为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国内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政策关注、价值诉求与应对国外价值观挑战等因素作用下,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渐成为国内学界的热点,也是学界的难点,至今还没有凝练出普遍认同和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以致于有学者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世纪性”、“世界性”价值难题.学界就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主要涉及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解读与辨析;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原则、多重路径及相关尝试等方面.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注重历史实践、文化建设实践有助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产生的文化根源和哲学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价值理念.因此,充分发挥和合文化的基础价值作用,对构建和谐的党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物质因素不足以对一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做出解释时,观念变量能够提供说明政策结果的路径.作为中国人共有观念的“和合”文化,生成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实践互动中,不仅建构了中国社会的认同体系和行为规范,而且贯穿于中国外交的历史轨迹中,并对当代中国选择“和平”崛起战略起着路线图的作用.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制定充分证明:“和合”文化的规范性影响以及历史上大国武力崛起的经验教训,与中国选择认同国际体系、实现体系内和平崛起具有潜在的逻辑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周珊珊  徐锋 《求索》2011,(12):141-143
西汉在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种财富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构建,而且体现在对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措施的选择上。西汉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主要通过“礼”的实施、选官制度和宣传教育三种途径进行,充分发挥了各种措施在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上的合力,取得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良好成效,形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认真梳理和系统总结西汉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措施,在方法上探寻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般规律,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无疑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长壮大的沃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当代国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深刻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价值资源,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转化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和合"精神是中华文明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交汇点,在中华各派宗教的教义中包含了大量的和合精神.由于道德与宗教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一种互渗互补的特殊关系,宗教对于社会伦理体系的构建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作为社会现象将长期存在,和合精神对增强社会凝聚力的积极作用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十八大报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决定因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一、精神文明——怎样的精神才是文明的精神为人所专有:“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在有机物中产生出思维着的精神”就成了人。中国文化中相当于这种“思维着的精神”的概念,在古代就是“义”,在当代就是“主义”,“义”或“主义”的实质就是人的价值——人有什么用、对谁有用——关于人的价值的认识就是核心价值观。人能够思想,能够表达思想,能够理解别人的思想;人对于己有用的事物喜爱,对于己无关的事物漠然,对于已有碍的事物厌恶,人也因为自己有用而自豪;  相似文献   

16.
从地域因素讲,河洛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以河洛文化为中心的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历久弥坚的"大一统"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意识;强劲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多元一体的和合精神。认识这些特征,对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燕 《观察与思考》2012,(12):62-63
“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作为当代的浙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系的重要体现,是新型的浙江人文精神.志愿精神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资源,所体现出来的“以志愿谋求公益”精神,不仅体现着公民积极自救和互救,更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篇目试图解构浙江共同价值观在志愿服务进程中的价值指导机制,以探寻志愿服务中制约因素的破解之道,寻找志愿服务发展中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8.
两汉是中华民族对春秋战国所创建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历史检验与主流文化的初步创设时期,也是对国家统一之核心价值观求索与确立的时期.自汉代确立以儒学为正统的统治思想之后,儒家核心价值观便开始在我国传统社会深入人心,逐渐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代代相传,成为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价值共识和文化传统.积极探讨两汉构建核心价值观及其教化普及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并结合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予以改造创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及其推进大众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中轴力量,不仅能够为文化建设凝聚青春力量,还能够为文化建设提供价值规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即有助于为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环境,也有助于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根本保障,还有助于为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根本方向提供动力引擎.因此,要着重从顶层设计、思想领域、实践平台、具体举措四个方面入手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即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吴成军 《人民论坛》2014,(5):166-168
萃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大一统思想主张以“一”为主、“一”中有“多”,将其发扬光大,就要做到“一”与“多”的统一。“一”和“多”的统一就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