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是这次“三讲”教育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可是,当领导机关在向群众征求意见时,一些人总是说“没意见”。真的没意见吗?笔者不以为然。在这里,笔者对这些所谓的“没意见”倒有一些意见,心里感到不吐不快。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犯错误,一种是死人,另一种是不干工作的人。”每个人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既然这样,当我们向群众征求意见的时候,群众为什么会说“没意见”呢?这不由使我想起了历史上《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邹忌当…  相似文献   

2.
村主任去县农业局开一个扶贫工作会议,因为“工作需要”,买了一包11元的黄果树香烟,另外花7块钱吃了一顿饭,去的车费没要求报销,打算报一张10元的返程车票。有村民代表质疑说,“买香烟这个事情说不清楚”,不同意报销。村主任一气愤,顺手就把票撕毁了。  相似文献   

3.
“一年没回来,村里变化真大.简直和城市里一样了!”春节从广州回家过年的庆城县白马铺乡太乐村贾亮亮高兴地说,“村里不仅修了水泥路、建了高档小区、安装了路灯、新建了广场,过年还组织群众打鼓扭秧歌唱秦腔,乡亲们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太乐村的变化仅仅是近年来庆城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9):112-114
替你谋划 【一个年轻人的诉说】大学毕业后,我在社会、在职场没少碰壁。有人说我傻,有人说我楞,有人说我不会做人、不会办事。想想当初刚刚走出校门时那种意得志满的样儿,真是幼稚可笑,没想到人在社会上行走是那么的难。但,我不死心,我不认栽,我还年轻,可以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我需要朋友的帮助、家人的支持,还需要“三T公司”的出谋划策。现在就请你们传授我一些做人的道理吧!  相似文献   

5.
“快来买啊,皮薄馅多的小笼包子……”每天清晨,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能听到这样的“椒盐普通话”。如果有人问他们是哪里人时,他们会说:“我们是重庆开县人。”  相似文献   

6.
今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2010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其中第17发工作。但是,笔者最近随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的宣传督导组到过一些地方,发现地方扶贫机构弱化、人员减少、手段缺乏的现象日趋突出。某些地方的干部沾沾自喜于总体的发展成就,而不愿直面仍然存在的扶贫问题,甚至有的扶贫人不无感慨地说:“搞了多年扶贫,还没见过贫困户!”  相似文献   

7.
官话指南     
朱铁志 《唯实》2000,(6):68-69
有人佩服官话,认为那是水平和境界的外化;有人讨厌官话,以为那是大话、空话、套话、废话的同义语;有人当了官不说官话,只说群众喜闻乐见的实在话,被群众视为眼中有百姓、心中有事业的好干部;也有人没当官时学说官话,当官以后满嘴官话,除了官话差不多已经不会说话。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说官话更容易的事了!不会说哲学语言,没什么,因为它毕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概念、判断、推理系统,有独特的话语方式,没受过专业训练的朋友,到底不容易随口说出。不会说文学语言也没什么,因为文学要用形象说话,没有一点艺术感觉,没有对人对…  相似文献   

8.
近期有两则关于读书的传闻。 一则是某公司到一高校招聘员工,面试研究生时问最近在读什么书,学生坦然回答:“没读什么书,因为没时间。”另一则是某宣传部门去地方调查优秀读物的学习落实情况,随机问两名机关干部:“这些书你们买了、读了吗?”一位回答说:“我们单位好像没买。”另一位说:“买过,只是没有时间读。”  相似文献   

9.
一个资产上亿元的企业老板选择到偏僻、贫困的农村当“村官”.用企业的经营理念在农村主事。他不是农民,经营的企业与“三农”也不沾边,有人说他是“钱多了没处花”.也有人说他是“跟自己过不去”——刘树生担任村党委书记半年多来.个人垫资300多万元,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条件。他带去资金、市场等资源,还带去新的观念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最近,全国特等民兵英雄、宁武县席麻洼村党支部书记邢四娃,在带领村民修公路、盖学校时,资金不足,有人主张不足资金可通过向群众摊派来解决,但他坚决不同意,毅然拿出多年来积蓄的离休金2万元,作为实施工程的费用,在老邢的影响带动下,群众自觉集资20多万元,圆满完成了工程。这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当有人问他这样做是不是觉得吃亏时,他却落地有声地说:“我是老党员,吃点亏为百姓办事,是应该的。”他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道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必要时就要心甘情愿地去“吃亏”。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  相似文献   

11.
统计的闹剧     
《理论与当代》2013,(6):58-59
岑嵘在第8期的《青年博览》上撰文指出:在我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开展“我们跑步去北京”活动,每个班级学生每天上报晨跑距离数目,看看哪个班级先跑到伟大首都。一开始大家还守规矩,可是很快,这就成了一个闹剧。今天有人报4公里,明天就有人报8公里,后天还有人报10公里,照这个速度,不要说北京了,北非、北极也快到了。  相似文献   

12.
通胀来袭     
民生关注 如果你在超市结账时发现钱包里只有45块钱,恐怕第一反应就是“今天没带够钱,要刷卡了”。最近的菜价一天一变,有人戏称买菜就像买股票,菜市场应该改名为“蔬菜副食品交易所”。45块钱,在一年前,足够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为一家三口准备三餐,而现在,却难以买齐一桌好饭菜的原料。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魔术     
语言这东西,大概是世界上最复杂最深奥的一门学问。我们天天说话,也天天都在听人说话,可对“语言的魔术”却懂得很少。往往是不经意间,就被人糊弄过去,有时甚至不明白是自己糊涂、别人糊涂、还是那事情本来糊涂。  比如说,你去买皮鞋,旁边有人对你说:“这皮鞋样式虽然一般,但是皮子好嘛!”你就觉得这皮鞋是可以买的。如果旁边又有人向你说:“这皮鞋皮子虽然好,但样式太一般了!”你就觉得这皮鞋似乎不该买。如果你打不定主意,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两个人的话有啥不同时,你会发现他们说的都是合乎实际的,只不过那“虽然”、“但是…  相似文献   

14.
喻丹 《当代贵州》2005,(18):61-62
脱贫,不仅表现为一组数据的增长,还表现为一种精神状态的良性变化——摆省人从排队要粮食到排队买种子,摆省的孩子从赤脚到骑着自行车上学;摆省的群众从看见乡干部就躲到不吃饭不给走;摆省的男人从喝酒、玩画眉度日到忙学技术、忙下地生产——罢省人的囤满了,锅里的内容丰富了;摆省人喂起了猪、包里有了钱;摆省人脸上有了笑……摆省的乡干部由衷地说:“3年来扶贫队带来的变化,超过了摆省自然发展50年。”  相似文献   

15.
姜昆有一段相声,说的是看电影时.前排一对青年男女把头越靠越近,最后“合拢”,使后面的人什么也看不见。后来,这个人想了个办法,坐到了第一排,心想这下再不怕“合扰”了,谁知,偏偏又遇上后排有人叽叽喳喳大声说笑.弄得什么也听不见,结果电影没看好,倒生了一肚子气。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德国人“死板”.有人监督没人监督,都一样“钻死胡同”较真儿。哪怕是夜深人静没人没车的红灯下.驾车人也一定会坚持等到绿灯亮了才走。对此,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却认为做得很对。只有形成一个好习惯,才能表现出高尚的社会公德,让人觉得是那样有素质。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期间,在兰考县为民服务中心的墙上,看到“还没上班,谁叫你来这么早”“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等“服务忌语”时,他停下脚步说,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就会说“忌语”,把老百姓看成父母、  相似文献   

18.
年画     
我小的时候还兴贴木版印刷的年画,买年画要到很远的集上去。说很远,主要是没交通工具,所以起得很早,上路时天还黑黑的。打开自家的门,就听狗叫从不同的门洞子里传出来,然后就是开门的声音。去赶集是头天约好了的,那时家家户户也没闹钟,反正只要有一个人走上街来,就会有狗叫,狗一叫也等于给那还在熟睡的人叫醒了。去的路上,有妇女,也有孩子,人们说着话,渐渐就拉开了距离,妇女一伙,边走边叽叽喳喳的,还不时发出爆笑声。  相似文献   

19.
“当初看到村里的人都加入陇塬农牧产业专业合作社,我没入,没想到,人家人社后,不仅定期有农业专家指导,买农药、化肥、种子价格便宜,还能够分红。2010年,我加入了陇塬农牧产业合作社,一入社就分了5100元红利,去年分了5400元……”正宁县榆林子镇中巷二组农民师永录感慨地说。中巷村600多农户正是依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走出了一条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20.
拍案惊奇     
顾建清是重庆市九龙坡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一名门卫,在这里上班已经11年,单位却一直没给他买社保。照理说他应该“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却一直投诉无门:“过去找劳动局询问,说是该社保局买。找到社保局,又说是劳动局买。他们互相推脱,我的保险一直没落实。现在机构合并了,却也还一直拖着。”顾建清称,其他门卫跟他一样,他们都面临着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和最低工资这3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